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丁凯 《政策与管理》2008,(20):18-21
“问题奶粉”事件发展的苗头开始从深陷风波中的企业转向企业家个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突发事件之后,中国企业家群体此次不再选择集体静默,而是在深入反思民营企业经营历程中的积弊、重新考量企业成长道路,以及企业家精神的重塑。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企业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如何发挥企业家价值创造的能力”等方面,但是企业家不是“神”而是“人”,超负荷盍的这些精英们的健康问题同样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07,(10):59-60
企业家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历练来获得的。成功企业家具有种种特别的品质和能力,从设想成为企业家,到如何成为企业家,以及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所要面临的挑战很多。对中国企业家来说,从来没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创业时机,中国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企业家。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呢?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应有的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毕业于鹿儿岛大学的工学部,对企业经营是一无所知。27岁时我创建了京瓷公司,只有28名职工,一开张需要解决的事情堆积如山。员工一个接一个找我,而我不懂得什么是经营。想找个人商量也找不到,十分苦闷。后来我想,既然看书对经营一无所知,不如行动考虑一下“作为一个人什么是正确的”、“作为一个人什么是不正确的”,以此作为一切的起点和根本,去判断各种种样的问题。我就以“作为一个人什么是正确的”这样一个基本点开始了自己的企业经营。以伦理观和道德律作为根本去推进经营。正是这一点,带来了今天的成功。比如说,如果我当时多少学了一点经营管理的知识,多少有一点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的话,大概就不会去考虑“做人什么是正确的”,而是以“能不能赚钱”为基准去判断问题;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只知拼命地工作,而是会去学着怎样搞妥协、拉关系,怎样想办法让自己过得轻松一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为国内外高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生代企业家是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力的人才,他们有的选择自主创业、有的从父辈手中接过家族企业的管理权,新生代企业家们在走过“成长的烦恼”之后,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我国非公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和企业家活动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发动机。本文对企业家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企业家不是一种身份,一般来说也不是.一种持久的状态,本质是一种“实现新组合”活动的人。其次,从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视角,笔者回顾了企业家活动理论,并展望了企业家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现在有些人不认为,企业国有的不如集体的,集体的不如个体的。少数人以明晰产权为名,要求把国有资产无偿或低价量化到个人名下。有的企业在经营困难时,不是在强化管理上下功夫,而是想搞企业所有制,或以企业改组、分立为名,搞“大船搁浅,舢板逃生”,逃避债务,转嫁负担,损害国家所有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曾著书写道:“中国商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而建立一支工业的或经营企业的独立力量”,“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  相似文献   

9.
“内企业家”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的创新形式。在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内,有不少酷爱发明创造、不畏风险的科技新秀。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他们自发地团结志同道合的人,组成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开发与推广的“地下科研小组”。之所以称它为“地下”,因它没有被公司领导承认,而且从事创新活动风险大,又要占用公司的物资、设备和工时,需要一定程度的“保密”。这些隐藏在组织内部的科技新秀并无自己的公司,也不脱离原工作单位去办企业,所以称为“内企业家”。由此引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让内企业家放手搞创新。内部创业适用于各类公司,但大公司尤其需要内部创业者,以此来保持公司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江雪 《乡镇企业导报》2010,(3):29-29,34
企业家必须做学习型人。为什么?首先是企业要创新,企业家思想必须创新。正如在近日举办的“企业家学习论坛”上,学习型中国促进会顾问孙晓华所说:一说创新,创造不绝于耳。实际上要做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记住,为什么叫智慧盛宴?人的任何行为、实践与你的思想有关系,与你的境界有关系,与你的思路有关系。如果说你有好的思路,有一种很好的开拓精神,就应该更要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稀缺资源。由于他们现在大部分是采用任命的方式而不是以竞争的方式产生,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手段,造成经营者的价格和价值背离,机会不公,人才选聘指标误导,甚至容易滋长不良风气。所以,强化企业家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让市场选择企业家已迫在眉@!如何改变现有状况,形成市场选择和评价企业家的机制?一、变革用人机*。目前的干部制度,基本上是“伯乐识马”,而伯乐的选人视角存在着障碍,这种体制容易产生听命于上级担门的“官员”而不是国资经营的…  相似文献   

12.
看了《中国企业家》25周年特辑,向你们致敬。特刊开头是一个新物种的起源,我以前说过,改革开放30年产生了两个新的物种,一个是企业家,另一个是农民工,实际就是新兴产业大军、现代意义的产业工人。新兴产业工人其实改革前就有,毛主席过去搞大炼钢铁也一样是从农村召来农民,变成工人,但企业家阶层的确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新物种。现在政府首脑出访带的不是将军,而是企业家,一国政治家跟另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末,在“2002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艾丰会长就中国企业家的健康成长谈了几个观点。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干了五千年,干到了1949年我们干出了什么最近我天马行空地思考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之后,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在神州大地上干了五千年,干到了1949年我们干出了什么?毛泽东同志有一个概括“一穷二白”。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设想的问题,因为如果中国人不是勤劳的而是懒惰的,不是勇敢的而是懦弱的,不是智慧而是愚笨的,这个结果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4.
记者: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企业家?现在人们已达成共识,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称呼,而是由多种优良的专业素养集成的人,专业素养的核心又反映在精神素养上。那么,能称得上是企业家的人,他的精神素养又反映在哪些方面?汪丁丁:从理论上简单地说,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发展有赖于企业家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发展有赖于企业家的崛起贺阳一、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和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西方经济学家曾有过许多论述;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进程,这一作用在中国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按照厉以宁教授的说法,企业家是指那种"有眼光,有...  相似文献   

16.
当前需要“企业家市场”这里说的不是企业家转变市场观念,而是说,企业家像商品一样进入市场,随行就市,向求“购”者展示自己的才能,由有关企业“采购”。当前许多企业对各岗位员工实行“优化组合”,但许多举措仍然是“高台蜡烛──照低不照高”,不少厂长,经理只要...  相似文献   

17.
李树芳 《公司》2001,(5):13-14
组织部门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树立科学先进的人才观,建立市场经济的用人机制,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一批优秀人才。选拔中应克服三种偏向。 一、克服简单地搞年龄层层递减的偏向 积极地推行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及我们的事业代代相传的重大问题,过去的那种论资排辈思想刚刚得到克服,可是在一些地方、部门,不是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培养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而是简单地搞年龄层层递减,以年龄定格,出现了有的青年人刚刚提拔上来就发现有重大问题,既没有真正起用到优秀的年轻干部,又没有注意调动各…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以后怎么办?这是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最近,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民营企业家——劲牌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少勋,他对企业不是“一改了之”,而是创造了“三做、三不做”的可贵经验,用企业高速发展的铁的事实较好地回答了社会各界关注的这个重大问题。吴少勋究竟特殊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家抱怨要拼命跟政府搞好关系之类的问题。很多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变迁,随着新一代的人和新观念的出现而慢慢变好,所以不要害怕去直面现在的问题,企业家还是要对未来有信心。”  相似文献   

20.
首先要界定一下,这里所谓“元老”指的不是创业的企业家本人.而是指他创业之初的主要合作者或追随者。企业的元老问题.我们己关注很久了。任何企业的创业元老都应是这个企业的宝贵财富,因为没有他们就不可能有这个企业。那么,作为宝责财富的元老为什么会突然成为“问题”,甚至要被当作一“关”来过、一“劫”来闯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