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外企业文化》2006,(10):38-42
企业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最经济的战略资源。在保险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式下,保险公司如何更好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打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保险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特别邀请了深圳市保监局局长孟龙先生,中国平安人寿天津分公司总经理谭宁先生,泰康人寿深圳分公司总经理方伟华先生,分别就保险公司的诫信问题,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期望给读者以启发,建立保险公司优秀的企业公民形象和杰出的企业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同样,成功企业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最大程度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并用人性化的经营,调动企业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活力。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强调“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也有些企业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诺基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广告上说:“科技以人为本”。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文化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由此可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性。那么,保险公司应该如何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体系,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昵?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新华保险吉林分公司总经理范国举,民生人寿湖南分公司总经理汪明芳两位嘉宾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不可或缺的灵魄它是指引企业朝着健康、持续方向发展的指南针。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税而且有利于企业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全员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等多种功能,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个企业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那它就好比是一个人不重视维护自己的声誉,久而久之,人们对他的信任感就会逐渐地消失。况且,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了文化的支持,那么,它也就不会赢得顾客的长期认同。同样,要想锻造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如果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那愿望只能是海市蜃楼。 因为保险产品的特殊性,所以保险业是最需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如何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标语、口号变成不折不扣的真实行动?如何让企业文化“落地生根”,这是整个保险行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平安人寿辽宁分公司总经理马晓红,新华人寿甘肃分公司总经理王东明,两位嘉宾就“企业文化怎样落地生根”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显著效果,最主要是使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并转化成自觉行为。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应有意识地宣扬企业的文化,让客户认知本公司的文化,只有产生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才能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文化的效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就中国保险业的现状而言,在执行过程中,它往往面临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这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有决心和信心,坚定不移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 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栏目特别邀请了中国平安集团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先生,天安保险大连分公司总经理查亚清先生,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关海涛先生,分别就保险文化在企业的作用、保险文化建设的重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给保险业的各位管理者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企业形象是企业整体实力的象征,是企业有形形象和无形形象的统一。随着外国资本纷纷登陆我国市场,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在技术、管理、人才、产品、价格和企业形象等方面已经硝烟四起。在消费者日趋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今天,企业形象和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对消费者的冲击力日益彰显。毋庸置疑的道理是,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一流的企业形象有利于营业额的扩大,而营业额的上升又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企业形象和营业额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这一点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入世若干年后,中国的保险市场呈现出全新的态势,竞争更加剧烈,大量国际知名的外资保险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各大保险主体和保险品牌都在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同时密切关注市场份额的变化,敏锐地发现市场变化并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用以增加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已成为推动保险企业发展的一种动力.因此,保险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建设是关系其生存和发展的百年大计。那么,保险企业应该如何建设其个性鲜明、健康向上的企业形象?本期“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三位访谈嘉宾,他们分别是:新华保险河北分公司总经理王立群,民生人寿河南分公司总经理马保胜,太平人寿江西分公司个险分管总经理黄居望,三位嘉宾针对此话题展开探讨,各有真知灼见,希望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各位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文化》2008,(8):40-44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这样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指的是做大学问大事业所要经历的境界,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上,也有学者研究指出,同样要经过三个境界。保险公司要成就属于自己的优秀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重境界可分为价值观的提炼(写在纸上)、价值观的宣导(刻在心里)和价值观的实践(行在脚下)三个阶段。完善和改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的重视度和参与度,使文化渗透到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邀请了中华保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刘世联、太平人寿广西分公司总经理朱光两位嘉宾,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7.
保险文化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风险管理是一种文化”,风险控制文化是任何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不可忽视的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诚信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诚信不仅要对客户,在保险公司内部更要内外上下一致。 再大的市场,也能细分出属于自己企业能够掌控的客户群,这就是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所以,保险公司应该确定和厘清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把服务某一个群体的客户作为企业终期一生的使命。企业文化能够助力开创保险“蓝海”;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核心价值观是根本,确定了就要坚定不移的守卫。[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企业文化是行业的精神脊梁和旗帜,保险企业文化则是保险行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是在保险业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被企业员工至少为大多数人员共同认知并遵循的极具个性意识及内涵的物质形态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保险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员工个人成长进步的精神纽带。要搞好保险企业文化建设,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8,(3):44-49
价值观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指导行为规范的价值取向,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基本概念和信仰,反映了企业统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及是非优劣的评判标准,体现了企业的最高目标和宗旨,它贯穿于人的整个活动的始终,也贯穿于企业整个活动的始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 优秀的企业文化深层内容实质就是精神文化,主要是培植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 《孙子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对企业来说,领导是点,组织是线,员工是面,应该以价值观为纽带,建立由领导、组织、员工为实现共同价值而组成的共同体。 保险公司是最重视企业价值观建设的。因为保险公司招募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进行的是一件目标一致的工作。那么,保险公司要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建设共同的企业价值观?本期《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两位访谈嘉宾,他们分别是:阳光财险总裁助理兼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李更,新华保险广西分公司总经理喻春晖,两位嘉宾针对此话题展开探讨,各有真知灼见,希望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各位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企业文化》2009,(3):50-53
当今企业与员工的维系组带远远不是一纸合同那么简单。现在欧美国家的一些中小公司乃至大公司,企业与员工维系的纽带更多的是靠“心灵契约”。比如,北欧的很多国家的小企业可能与员工之间并没有合同,也没有一定要说明你该如何上班、如何获得保险等福利、何时发薪。因为大家都会按照一个企业应该给员工的福利给,不用担心苛扣。如果一个员工已经对老板心存疑虑,离开是迟早的事,一纸合同是束缚不位的。逸时,企业与员工维系的纽带更多的是一种软性的、心灵层次的,东西。 对此,作为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的老总,他们站在企业文化实践的前沿,有什么体会跟我们分享?本期“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生命人寿河南分公司总经理范中刚、长城人寿河北分公司总经理范少国、国华人寿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牛兴源三位嘉宾,就此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WTO以后,保险业进入了深度开放阶段,保险公司既要应对实力强大的外资的强烈冲击,又要与国内新崛起的保险公司进行份额相争,因此,各个保险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已从以前的产品竞争、服务竞争逐步进入了竞争的最高层次,即文化竞争时代。为了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取胜,对企业现有文化进行变革,导入新型的企业文化对每个保险企业来说已势在必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新疆设计分公司的特色企业文化,是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企业理念为指导,结合分公司特点,努力形成较科学完整的体系,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通过43年的工作实践,新疆设计分公司不断总结升华的特色企业文化,为企业的跨跃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推动分公司发展的持续动力,促进广大员工形成合力,发扬企业精神,为企业和谐发展稳定继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文化》2008,(1):52-56
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忠诚度”业已成为今管理者身心疲惫的“攻关”难题。 毋庸置疑,保险业是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保险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保费规模上、经营利润上,还体现在人才竞争上。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说知识代表着资源,那么知识型人才就特代表着企业的资本。企业也正是围绕着“资本”展开了激烈争夺,也许恰恰是因为企业对“秀木”的渴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员工离职、跳槽的频率尤如雨后春笋般的节节攀高。面对跳槽率的居高不下,使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问题越来越赤裸裸地摆在企业面前,同时员工如何培养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成了其职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打破这种相互制约,达到企业与员工协调发展呢? 有专家指出:切实了解员工的期望和需求,发展新型的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引导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建立“忠诚”理念,是企业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期《保险文化大家谈》栏目邀请了三位访谈嘉宾,他们分别是:平安人寿江西分公司总经理成冰冰,新华人寿福建分公司总经理刘军,太平人寿陕西分公司总经理赵可,三位嘉宾对此问题陈述了各自的看法。希望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对各位读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到底对保险公司的发展起着什么作用?如何构建一种实战性的企业文化?作为一本以“文化”立身的刊物,“保险文化”一直努力探究看这个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新疆设计分公司的特色企业文化,是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企业理念为指导,结合分公司特点,努力形成较科学完整的体系,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核心价值和经营理念。通过43年的工作实践,新疆设计分公司不断总结升华的特色企业文化,为企业的跨跃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推动分公司发展的持续动力,促进广大员工形成合力,发扬企业精神,为企业和谐发展稳定继续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笑妍 《活力》2010,(6):47-47
一、风险管控是保险企业发展的重重动力 风险管控是是现代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具体说来,它是企业和员工在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微观上层建筑,它包括经营理念,工作目标,行为规范,管理制度,是通过风险管理体系来实现企业管控的要求。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保险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加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建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国有建筑企业中的作用,深度发掘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国有建筑企业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和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保险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保险企业文化的关系,提出我国保险企业要想扎根于中国的现代文明社会,就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保险企业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9.
王永君 《活力》2011,(8):177-177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在的、为广大员工共同认可并恪守的价值观念、经营观念、思维方式、工作准则和道德规范综合。它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激励约束员工行为等方面有突出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精神风貌和企业形象的充分体现,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推动着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的文化直接影响着它的运作与成功。综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优质的产品;二是精明的销售;三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质的产品和精明的销售或服务理念又都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如下重要作用:1.凝聚作用。企业文化犹如一根纽带,可以把员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初创期和企业处于危难之际更显示出巨大力量。2.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人个,相信每个人,凡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为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员工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