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如今,不少代理人认为:好开发的客户都已经开发好了,难开发的客户几乎对保险营销有了免疫力,是块难啃的骨头了。其实不然,很多有钱的高端客户之所以“难啃”,是因为对“谁在啃,从何处啃,啃什么”还没做好定位。  相似文献   

2.
我在与一位保险代理人聊天的时候,她谈到她的一位客户。有一次,她与这个客户谈到保险,这位客户说:“我交了保费购买了保险,出了事可得到赔款当然好,但是如果平安无事,这钱可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这岂不是太便宜保险公司了?”  相似文献   

3.
深圳是一个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母梓睿身边也有很多保险代理人,然而他似乎并没有受到保险氛围的影响,在代理人眼中,他是属于那种难攻的“顽固派”。他为什么一直没有给自己买份保险呢?他到底是如何看待保险呢?从他的谈话来看,他对保险并不是完全排斥的。  相似文献   

4.
职场如战场,“战场”不同,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本刊曾陆续请进医生、律师、教师、管理者等来谈过他们对保险的看法,但成文后“散落”于各栏目中,不具系统性。为了让保险代理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各行从业者,“客户会客厅”从本期开始,将更全面、更系统地分析各个行业的职业特征、保险需求等,帮助代理人们找到攻克他们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在保险业务员刚刚入行的时候,主管、同事会告诉你保险行业中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趋利避害”,也就是讲解可能吸引客户的条款。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在展业的时候总不能对客户说保险对他没有任何意义。然而,这种“趋利避害”的做法并非是推销保险的万全之策,留下的后遗症将让保险代理人在客户心中的诚信度大打折扣。本期“拍案叫绝”栏目让我们听听某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的陈书珍讲述他的经历。[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中外企业文化》2008,(6):77-80
核心问题:业务员如何将有潜力可挖的小客户变成大客户? 当事人档案:太平人寿福建分公司 李琴 你好!我曾经在贵刊读过《挖小客户的“金矿”》,这篇文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小客户的重要性。大客户固然是“香饽饽”,如果每个保险代理人专门盯着大客户,忽视小客户,小客户的保险需求由谁来满足呢?  相似文献   

7.
不妨做个“职业经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经纪人 根据中国与世贸组织签订的WTO协议,中国“入世”后,将在两年逐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对国外众多保险机构而言,中国十几亿人口是其“向往已久”的大市场。目前已进入中国从事保险业务的,仅是全球保险业中的少数,相当多的国外保险公司正急切地想进入中国保险市场这块阵地。据保险业行家预测,“入世”后,国内所需保险专业人员至少是目前的10倍,其中需求最多的就是保险经纪人。在此背景下,保险经纪人这一职业的黄金时期即将来临。 保险经纪人这一新型职业不同于保险代理人职业。保险代理人是代表保险公司,直接与客户打…  相似文献   

8.
现在有许多代理人困惑不已,每当给客户送去计划书时,客户不仅讲得头头是道,还对其他公司的产品了如指掌,甚至一些保险资讯,代理人还是从客户那里听来的。  相似文献   

9.
《中外企业文化》2009,(3):78-80
核心问题:代理人应该通过哪些方法探知客户需求? 当事人档案:葛云,新华人寿永州支公司保险代理人,加入保险行业三个月。 在保险销售市场,代理人不了解客户的需求,就无法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就难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最终会影响到业绩的提升。然而,客户的经济状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客户的需求干差万别,我很难把握客户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10.
谭启永说做保险要有经营理念,保险营销员就是批发零售商人。他说:“我是代理人,我代理的产品称为保险。保险公司批发给我,我零售给我的客户。”他能成功,是因为他有三条基本的营销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外企业文化》2009,(9):78-80
核心问题:如何听懂客户话语中的深层含义?如何揣摩客户的心理活动? 当事人档案:徐姗,泰康人寿山西分公司保险代理人,入行半年。 听懂客户话语中暗含的深意才能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使保险营销顺利地进行下去。然而,并不是所有客户都“直言不讳”,要想真正听懂客户的所表达的深意还需要技巧,有哪些听懂“弦外之音”的技巧呢?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客户的外在表现,揣摩客户的心理活动?如何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核心问题:客户对保险有抱怨,我们应该如何说服客户? 当事人档案:陈耀华泰康人寿河北分公司保险代理人,进入保险行业半年。  相似文献   

13.
“70后”,社会赋予了这个年龄段众多的含义。他们是颇具时代烙印的一代,他们承载了父辈们的踌躇远志,他们经历了社会的巨大变迁,他们正承受着高度的竞争压力;他们大多已拥有了家庭、事业和固定的收入,无论是仕途或商途,都一路攀升,这群人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大多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和经济支配权力,因此,保险代理人把这群人作为主攻对象。本期客户会客厅,我们走近已入“而立之年”的客户,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消费习惯,帮助代理人更好地与这群客户沟通。本期我们请来的嘉宾为生于1970年的于志霞,听昕“70后”对保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保险代理人是连接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重要媒介,其能力直接影响保险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保险代理人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存在不足,进而提出了保险代理人制度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个体户”这个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新社会群体,曾经被视为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希望。个体商户从总体来说,买保险“不差钱”,缺少的只是对保险的认识。保险代理人应该如何培养个体户们的保险意识,如何向他们推销保险呢?本期客户会客厅,我们请来做服装生意的刘千谈谈他对保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核心问题:春节期间,保险代理人如何巧做营销? 当事人档案:孙勇,泰康人寿河北分公司保险代理人,进入保险行业半年。我进入保险行业已有半年,听老员工说,春节是收集客户信息、强化保险理念、推销保险产品的大好时机,我希望能把握这个机会。但是我进入保险行业时间不长,还没有节假日营销经验。我应该如何抓住佳节时机,把我们的保险理念、产品送到客户身边呢?“凡事预则立”,我想学习一些春节展业技巧,让我的业绩有个“开门红”。  相似文献   

17.
核心问题:保险代理人需要塑造个人品牌吗?如何让客户认同我们的个人品牌呢? 当事人档案:杨云峰,太平人寿惠州支公司保险代理人,加入保险行业一年。  相似文献   

18.
拥有雄厚经济实力的企业主是每个代理人都希望接触到的优质客户,本期客户会客厅采访的两位客记都拥有自己的企业,奔忙于战场般的商场,在他们的眼中,是如何看待“保险”这个话题的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节礼四送     
春节是保险代理人发挥自己“送礼”才智的好时候,“礼”要怎样送才有新意,“礼”要怎样送才恰到好处,我们不妨看看下面的章。  相似文献   

20.
勿庸置疑,自从我国保险行业引进代理人营销机制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个人代理保险渠道已经成为维系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成为各大保险公司创费创利的生存之本。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个人代理人队伍的组织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增员难、留存难”正日益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心头大患,不少保险公司正陷入“突击增员流失快,日常增员速度慢”的增员“瓶颈”,特别严重的是营销主管增员的主动性和耐心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