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政府会计及其会计基础 1.政府会计的内涵。依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政府会计是指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政府和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活动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会计体系。我国将政府会计界定为是一门用于确认、计量、记录政府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情况,报告政府公共财务资源管理的业绩及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专门会计。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国情,研究政府会计文化建设问题.政府会计文化与国家文化紧密联系,因而中国政府会计文化蕴含与体现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的总特征.在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政府会计文化发展逻辑的基础上,阐明中国特色政府会计文化的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以及共享性的新时代特征,提出以"创新"增强政府会计文化发展动力、以"协调"促进政府会计文化发展平衡、以"绿色"提升政府会计文化发展品质、以"开放"推动政府会计文化发展融合、以"共享"引领政府会计文化发展方向的发展路径.文章从政府角度提供了会计文化研究的增量文献,也为会计行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5年发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里程碑事件,而一个完善的政府会计体系需要具体准则体系的支撑。在对发达经济体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和政府间差异进行整体比较的基础上,对中国与美国的政府会计体系分别从政府财务资源的分类、财务资源披露的完整性与绩效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比较分析,以期为制定中国政府会计具体准则体系提供一个较具启示性的参照系。研究认为,改革过程要注意对预算会计体系的改进、重视对专项财政资金的财务披露以及促进与绩效预算改革的支撑互补。  相似文献   

4.
推动政府会计改革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面临着政府财务理论上的缺陷、政府财务法律制度上缺陷和政府审计法律制度方面的缺陷。认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并实现政府会计改革与政府审计改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政府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会计是一门用于确认、计量、记录政府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国家资源、国有资产的情况,报告政府公共财务资源管理的业绩及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专门会计。  相似文献   

6.
黎四龙 《河北财会》2002,(3):30-30,26
环境会计是一门会计学与环境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已制定了包括《环境保护法》在内的一系列的国家法律和政府法规,并于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这客观上要求我国开展环境会计,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在我国存在诸多难题,阻碍着环境会计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预算会计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财政、会计理论界还没有完全形成对政府会计概念的正确认识,因而就没能形成全面反映政府经济资源、现时义务和业务活动的政府会计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既有的框架内清楚界定政府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基本框架,并据此对我国目前的公共会计体系做出重新安排,进而加强财政管理。  相似文献   

8.
政府会计作为现代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政府效能、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我国古代也积累了不少政府会计的经验,但总体来说是比较零星和滞后的,认真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会计,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介绍美国和加拿大在政府会计方面的模式及经验. 美国联邦政府会计掠影  相似文献   

9.
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是政府组织管理的两个独立系统,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发挥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目前还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经济资源、现时义务和业务活动全貌的政府会计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职能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以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的预算会计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之需要,并存在着一些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根据我国当前的政府会计环境,构建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应该是势在必行的。但政府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不是政府会计的基本准则,它是政府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制定、理解和应用政府会计准则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理论基础。因此,对政府会计概念的框架进行研究,对于丰富政府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准则的制定、与国际政府会计接轨等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与权责发生制预算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新发布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对现行政府会计确认与计量基础提出了挑战。尽管现行的完全收付实现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鉴于权责发生制改革可能诱发自由裁量权的非规范性扩张,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等因素,现在实行完全的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计量原则的条件还不成熟。本文认为,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是可行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鹿玲玲 《价值工程》2007,26(7):145-147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作为协调经济发展重要手段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很不完善,距离公共财政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调整财政资源在地区间的不均衡,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田雪峰  赵文保 《价值工程》2010,29(26):55-5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政府贪污腐败问题也日益突出。公共部门贪污腐败问题的日益严重,与我国公共财务管理不善有着直接关系。改善我国公共财务管理的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现在实行的政府会计体系在会计准则和具体核算等多方面出现了很严重的与现实脱节的状况,存在着大量棘手的问题。我国的公共财务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公共财务管理学和政府会计学为基本理论,进行了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理论分析,接着详尽地指出我国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问题,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增强地方政府的财力,满足其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对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二者是双向因果关系。以上结论意味着转移支付有利于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和财政纵向均衡目标的实现等含义。最后,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素清 《价值工程》2008,27(1):166-168
主要研究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政府会计基础。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完善,政府与社会的监督机制不发达以及我国公民对政府财务信息的要求不高等制约因素的限制,最大程度发挥现金制在合规性管理上的优势仍是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的主要目标。而应计制在强化政府的机会成本意识,加强对政府资产的全面管理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因此,现阶段我国政府会计基础的改革方向是以现金制为主体,适度的引入应计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公共财政管理与政府会计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公共财政管理后,企业采用的管理工具、信息技术、决策方式、业绩评价、会计程序和会计系统等方面的创新逐步引入到公共部门,并呈加速的趋势。政府预算、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改革已经成为促进公共管理改革的关键。本文认为,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应当在以政府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指导下进行,政府会计的目标在于政府会计要服从于政府整体受托责任的实现,并服务于政府整体受托责任的全面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自然—社会—人“这一全生态系统和谐社会,促进政府改进管理公共资源的能力,需要加强公共资源审计监督。本文从公共资源及公共资源审计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公共资源审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资源审计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改进我国公共资源审计理论体系和实现公共资源审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会计是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在会计领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以及政府管理绩效要求的提高,政府会计也必将发生变化。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完善政府会计提出建议,以期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We examine the role played by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in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quantity of public debt in a heterogeneous agent economy with incomplete insurance markets. Calibrating our model to the key aggregate and distributional moments of the U.S. economy for the period 1990–2015, we show that (i) the inclus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ii) transitional dynamics between stationary states critically affect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ptimal level of public deb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clusion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in the model specification implies a lower optimal debt level relative to the specification without infrastructure, both when comparing stationary equilibria and when accounting for transitional dynamics. When welfare comparisons are made by comparing stationary equilibria, we find that it is optimal for the government to accumulate assets (public surplus). However, once transitional dynamics are accounted for, accumulating debt becomes optimal, with the optimal share implied by our model being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public debt-GDP ratio for the U.S. observed during our sample period.  相似文献   

20.
从计划经济时期起至今,我国政府会计并不重视会计假设与前提。这其中的原因与我国政府产权关系、财政类型及宪政水平有着密切的关联。我国政府产权关系的变迁、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及宪政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人们对政府会计假设与前提的关注。我国政府会计应引入规范性的假设与前提,并从政府会计制度安排上充分重视会计假设与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