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金融已经蓬勃发展起来,然而中国银行业在碳金融业务方面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和单一.本文在研究国外金融业如何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基础上探索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发展模式,进而提出推动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机制创新.由大量碳基能源的消耗而引发的温室效应、环境恶化和全球生态系统的持续性退化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这种形势下国际碳金融市场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因此认真研究探索碳金融这一新兴事物及国外碳金融发展的成熟经验,不仅有助于我国的碳金融理论构建,同时也具有实践指导价值.本文首先对国际碳金融的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国可借鉴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以参与碳金融的方式服务低碳经济发展成为当前金融创新的主要领域.作为环境资本的核准减排量的数量和价格波动对碳金融风险具有显著影响,在碳金融风险度量时加入环境要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Copula理论对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中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整合时,将环境资本的相关变量加入到模型中,建立基于环境要素的碳金融全面风险度量模型.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挑战方面,金融领域的绿色转型已成为一条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对环境会计所产生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兴模式,绿色金融将环境因素纳入金融决策和投资过程中,为环境会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首先,本文回顾和整理了以往学者在绿色金融和环境会计领域的相关文献,并从绿色金融与碳中和目标的关系、绿色金融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其次,通过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绿色金融对环境会计之间产生的影响,得出了绿色金融的发展为环境会计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来源和资金支持的结论。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碳金融业务已由早期的基于碳交易所的业务向碳银行业务等方向拓展,以迎合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碳金融业务的拓展使其正在向更具有操作性和流动性的碳金融衍生品发展,如碳货币证券化及碳套利工具的开发是基于产业链角度及生态链角度对碳金融业务的拓展,也是对碳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延伸。由于我国碳金融发展较缓慢,通过对国外碳金融业务发展的考察,可以为我国开展碳金融业务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所兴起的碳金融取得了很大发展,研究我国的碳金融发展现状,剖析碳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发展我国碳金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屈晓静  徐娜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0):158-160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人们对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研究,随着碳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作为市场投资者之一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在对低碳经济和碳金融进行概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的状况,通过对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这一新领域发展中的不足,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的问题日益加重促使了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与此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领域的支撑。低碳经济背景下,围绕着碳排放权展开的碳金融的概念和投融资活动应运而生。随着金融行业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碳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活动,逐渐受到业内的重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碳金融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对碳金融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当下关于碳金融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张雪 《商》2012,(14):80-81
碳金融作为新兴的一个金融领域,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借助碳金融可以为我国低碳经济项目融资,得到国际先进技术的支持,弥补项目资金的需求缺口,并且有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碳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尚处萌芽阶段,发展环境并不成熟,且国内没有具体的发展规划战略,碳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对当前我国碳金融发展环境进行研究分析,从宏观角度找到发展方向和突破制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产品等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起步较早,有着先进的经验。本文以中国绿色金融最新实践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绿色金融工具发展中的问题,得出我国应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碳市场定价机制、完善资本市场环境、完善中国绿色金融标准并推动其国际化。  相似文献   

11.
内外贸易的开放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机制的发挥,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经过多项实证研究发现,内外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之间相互影响,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本文根据国外、国内的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得出内外贸易、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长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常小鹏 《中国市场》2014,(12):129-130
"碳金融"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山西省现有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甚至阻碍碳金融的发展,因此构建健全的碳金融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解释金融体系的基本概念与构成,总结并简析了构建碳金融体系对山西碳金融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意义,并参考省外金融体系研究的经验与教训,最后提出了山西如何构建碳金融体系框架的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物流、供应链等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利用CitespaceⅡ软件对CSSCI数据库1998~2012年收录的以供应链管理为主题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供应链管理相关研究文献处于平稳发展状态,未来一段时间物流供应链等相关领域仍将是研究的热点;供应链管理研究机构多为高校经济及管理相关院系,其他组织或群体相对较少;从高被引作者分布来看,马士华等人在供应链管理相关领域影响很大,且国内研究引用国外相关学术成果的较多,形成了研究国际化的趋势;从高影响力期刊来看,国外供应链管理研究领域顶级期刊对我国相关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国内较为权威的期刊杂志也受到了研究者们高度的关注;博弈论、动态模型、全球化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绿色供应链、响应机制等领域都是供应链管理研究的热点;企业管理、逆向物流、博弈论、信息共享、绿色供应链、知识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方向是供应链管理的前沿.  相似文献   

14.
碳金融市场作为一种新兴能源交易市场,它将环境保护理念和经济发展协调起来,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金融市场.但对于碳金融这一全新的概念,目前学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对碳金融的了解还不充分.本文以碳金融的起源为基础,系统分析了碳金融市场形成的制度安排,以期增加国内对碳金融的系统了解.最后,给出了我国发展碳金融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文靖 《商业时代》2012,(7):108-109
碳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新兴市场,发达国家碳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我国则处于起步阶段,立法严重缺失.我国应抓住机遇,在国际层面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制度,在国内层面通过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监管领域的立法,构建全方位、立体的碳金融法律体系,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因而与之相关的碳金融发展也尤为重要。碳金融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先机的关键。银行业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主力军,应在促进碳金融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银行业如何促进其发展展开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7.
马子甲 《商业科技》2014,(6):130-130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是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即研究金融市场和中介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对国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梳理,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并指出经济发展方向,对于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实际情况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相比于国外众多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深度参与,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明显存在着发展不足的问题。而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约束:一是我国现行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约束;二是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三是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四是缺乏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交易的激励机制。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积极性,扩大碳金融交易的广度与深度,要在政府、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为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后将面临国外同行的激烈竞争,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竞争.本文分别从TC指数、RCA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的角度对中美两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低,且波动较大,而美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强,且处于稳定状态.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20.
对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发展碳金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需要发展碳金融来实现减排的突破,然而,节能减排工作的最大难点在于企业节能减排技改能力不足、技改成本高昂。建立碳金融市场,为国际买家与我国企业交易搭建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力量参与我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有利于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利用。政府部门应制定碳金融的宏观政策,加快碳金融创新步伐,培养碳金融专门人才,组建碳金融业务机构和团队,加强碳金融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发展变化,从而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