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为了我童真的梦想,为了我未来的希望,我的梦…中国梦,百姓的小康梦(即中产梦)。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梦……为了我未来的希望,为了我童真的梦想,中国梦,百姓的小康梦(即中产梦)。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梦,百姓的小康梦(即中产梦)。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他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  相似文献   

4.
《商》2015,(17)
2012年11月,初冬时节,寒意慢慢席卷神州大地,但此时的国家博物馆却热闹非凡,中国新一届的领导人们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总书记又深刻的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至此,这一将深刻影响中国今后几年几十年甚至百年的伟大构想正式诞生。"会计梦"——"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同千万个梦相交织,共同勾勒出波澜壮阔的"中国梦"。也许是因为"复兴"的内核,或者是因为文化的传承,"会计梦"和"中国梦"有着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5.
《商》2016,(9)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对这一梦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梦想一直都是中国人民最崇高的理想,也是无数中华儿女奋斗的力量源泉。这不仅在革命战争时期得以体现,更彰显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因此对"中国梦"的研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主要探讨下"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及其特征,以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王德龙 《商》2013,(21):97-97
“中国梦”日益成为凝聚国家和民族前行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民族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可以从英法两国兴衰中借鉴何种经验?本文通过分析英国、法国崛起与衰落的原因,给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天启 《商场现代化》2014,(11):46-50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百多年来衰贫积弱的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的伟大梦想,是当今国人共同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三大内涵之一。民族复兴、文化先行。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进而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复兴的目标、口号已经提出,梦想共识已趋形成。然而,复兴的战略方案、路径选择、体制机制、政策举措何在?迄今仍无系统研制。今天举办"纪念哥白尼日心说创立500周年暨  相似文献   

8.
李焕力 《商》2013,(16):322-322
习主席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郭书记提出了谋跨越求堀起,建小康富人民。兴河南强中原的中原梦,中原梦是中国梦在河南的具体目标,是一亿河南人民的中原梦,也是我省农信社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奋斗方向。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加深入的迈进,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梦想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实现。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思想价值共同目标,更是对于自我价值的重新定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都要在中国梦的现实语境下得以展开。本文对中国梦现实语境下的思想价值内核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为我国思想政治建设的全面开展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它不仅体现了中央的政治目标和智慧,而且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社会发展与科学观念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为了实现中国梦和适应中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帮助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提出五个方面,即发展动力、发展广度、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和发展的目的。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梦"的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助力。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主题和奋斗目标。国家富强、社会和谐、民族复兴、个体发展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企业文化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动力,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但是梦不同,圆梦的道路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王海龙 《商》2014,(5):276-276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梦。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其中国梦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实现。而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中,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创新、动手能力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倡导“自由竞争、锐意进取、积极行动、注重实效”的实干精神,对大学生实现个人的青年梦,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2)
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开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就是是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不可忽视的坚实基础,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保障!而要具体深入了解中国梦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必须从真理观、价值观、认识论三方面全面把握两者关系。  相似文献   

15.
祁艳杰  赵宇新 《商》2016,(5):40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出时,提出“中国梦”的理念。中国梦是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是几代人共同的夙愿,体现了中国人民为主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以及人民幸福的强烈愿望[1]。中国梦是合作、发展、和平及共赢的梦,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重要思想,"中国梦"说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国家的复兴,大学生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作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中国梦"教育进行探讨,以期构建思政类课程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现阶段的中国梦。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宏伟目标。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人出彩的梦。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而良好健全的工作机制是高职学生党建工作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在中国梦视野下加强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直飞 《品牌》2014,(5):12-12
"屌丝"心态近年来在社会中蔓延,显示了人们对当前社会不公平的无奈,而与此同时,"中国梦"提出要人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的实现,是由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而成的,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消除"屌丝"群体的无奈,创造更为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只有"屌丝"的"中国梦"实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是全面贯穿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将开启新的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向往,实现中国梦当前面临难得的机遇、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条件。我们一定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13亿中国人民顽强拼搏,把这一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网络时代,当前,中华民族正在谋求自身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不断奋斗。而文化自信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客观、辩证地分析中华文化价值自信构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寻求一条网络时代构建中华文化价值自信的新途径,对树立中华文化价值自信,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