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意味着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技术的创新,同时也意味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人类社会解决当前全球气候恶化与能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笔者认为,在发展低碳经济中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变革、创新,必须融入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的内涵,使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管理目标融为一体,实现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环境目标,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暖,实现各国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对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文章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这既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也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面对将出现的一些不利条件应该迎难而上,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技术体系、消费模式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高碳"向"低碳"社会的转变跨越.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河北省作为钢铁、化工强省,对发展低碳经济拥有最大的潜力市场,空间极其巨大。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最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绿色经济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广义的绿色经济既涵盖低碳经济也涵盖了气候问题和温室气体问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实现低碳绿色增长,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各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低碳低碳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低碳理念下会计计量研究中的环境考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业闻名、工业闻名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其根本目的是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正大力要求企业转变生产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环境保护为考量,以低碳发展为取向,实现绿色发展模式,并且在会计计量上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9.
一、低碳经济的由来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导致了全球严重的气候问题。2003年在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一词,当时并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确切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界定方法和标准。后来,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和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0.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也是河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目前,河南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障碍,主要包括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产业分工仍处于低端位置等。河南省应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大力调整优化结构,以发展低碳产业促转型;提高公民整体环保意识,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完善低碳立法,以法律政策促转型,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曾经吸引全球无数眼球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早已落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进步,也成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承担国际责任,正努力实现由传统的高消费、高排放、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低碳经济的转变。但是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确保低碳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低耗能低碳排放的"低碳"城市化发展是减碳的关键.本文从发展低碳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基本的城市规划基础做起,阐述了几种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提高能效.发展替代能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同时应用各种减排技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相分离,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当前,要解决好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只能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为蚌埠市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了一系列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是引起全球的共同关注.伴随着全球气候的改变,人们越来越重视能源的使用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以重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热点经济模式——低碳经济,也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次重要进步.低碳房地产的提出,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然而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确保低碳房地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低碳经济的定义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的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建立途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要向"低碳"方向转变本文从我国居民生活入手,探讨低碳方式融入平常百姓家的途径,以期对建立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正下大力气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温室气体排放量超标、锁定效应和黑猫模式的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等方面的挑战。我国应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鼓励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加强对公众消费理念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是指以低污染、低能耗以及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模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低碳经济要求能量利用从低效到高效转变、生活从高碳转向低炭,本文详细阐述了低碳经济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世界前列,但人均排放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一步;发展先进技术、采用物联网是走向绿色发展的突破点;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是建设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创造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