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当产菇旺季,眼看着一筐筐鲜菇卖不出好价钱甚至烂掉,你说多急人。怎么办?光找政府、靠别人不行,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咱菇农的市场参与意识,挺起腰板闯市场。要把握好三条:一是种菇前要精心策划,力戒盲目性,做到"三思而后种"。一思我选择的栽培品种,能在市场上走俏吗?如果重蹈"号召种啥就种啥,别人种啥我种啥,以往种啥还种啥"的复辙,必然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思我预测的栽培产量,有销售途径吗?切实做到以销定产;三思我安排的种菇季节,能创造最佳效益吗?力争做到"别人无时我有,别人有时我优,别人多时我  相似文献   

2.
《农民科技培训》2005,(6):38-38
刘庆良是山东省兖州市新克镇付楼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他从1992年开始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10多年来,在市蔬菜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不仅把两个大棚和几亩露地菜种出了新花样,而且种啥啥好。种啥啥挣钱。去年他种植的一个越冬温室、一个塑料拱棚和3亩多露地菜,纯收入超过4万元。刘庆良种菜赚钱多的经验有三条:  相似文献   

3.
笑话     
吃果皮医生对患者说:"最重要的是你要多吃水果,尤其是果皮,含有各种丰富的营养和维生素。噢,你最爱吃什么水果?"患者苦着脸说:"椰子。"  相似文献   

4.
风筝的梦想     
《农民科技培训》2014,(1):52-52
<正>一个小沙弥志向远大,总对大师谈他的梦想,说他想做最好的僧人,将来能成为通晓古今、博学多识的圣僧。这一天,小沙弥正在放风筝,大师来到他的身边,小沙弥急忙施礼。大师笑着问小沙弥:"徒儿,你喜欢风筝?"小沙弥兴奋地点点头:"是的,师傅,我喜欢风筝。""你喜欢风筝什么呢?"大师又问。小沙弥仰望蓝天,看着风  相似文献   

5.
酒是陈的好,旧闻也醇香。1999年夏天,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访华,他问一位七岁的西安女孩:"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做什么的吗?"女孩回答:"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的。"克林顿沉思后,认真地说:"应该说是美国人管美国总统。"随后,克林顿卸任,为"美国人管美国总统"作了最好的注解。  相似文献   

6.
情牵两代人     
<正>20年前,金融系统发生一件大事:1994年,国务院国发25号文件宣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就在这一年,我的父亲从农行调至农发行工作。那年父亲40岁,我13岁。我问父亲:"农发行是干啥的?"老爸摸摸我的头,亲切地说:"就像你舅,忙乎了一年,种的粮食有了好收成,卖给粮所,不收白条,直接拿到钱,就可以去给你舅妈买衣服、给你表哥表姐交学费了,这,就是农发行的任务。"我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大舅卖了粮食,拿到现钱的喜悦场景,对农发行的第一印象也由此定格。  相似文献   

7.
父亲到小菜畦转悠了一会,回来说菜上虫很多,再不浇药水,小菜就要被虫吃光了,让我去买2盒“敌杀死”。我以为听错了:“就巴掌大一块地,能有多少虫,要2盒药水?”父亲瞪了我一眼:你懂个啥!春季虫多,你光灭自家菜地里的虫,不灭旁边人家的几块菜畦,前灭后进,哪年长出个菜来?小菜虫也会乱地跑,我倒没有想  相似文献   

8.
报载,山东省昌乐县瓜农根据现代家庭人口少、口味新的需求,开发出每个仅一公斤左右的"袖珍西瓜",平均每公斤10元以上还供不应求。而普通西瓜,每公斤一般只卖到1元左右。时下经常听到一些农民抱怨,现在种啥啥多,养啥啥不赚钱。问题在哪里呢?缺乏对市场的分析把握是主要原因。如有的农民安排生产时,往往是凭经验、凭感觉,而  相似文献   

9.
农家乐园     
<正>幽默笑话一双胞胎聊天一双胞胎聊天,哥哥说:"我是妈妈生的。"弟弟听了就赶紧问:"哥哥,那我是从哪儿来的?"哥哥回复道:"接生的医生说妈妈中奖了,你是再来一个,送的。"我帮你做件事晚上,上幼儿园的孙女坐在灯下写作业,她见我在看电视,便歪着脑袋说:"爷爷,我帮你做件事,你也帮我做件事,好吗?"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换届选完举.翌日午后.芝丽拾掇完碗筷,坐炕,要歇会儿.门帘"吧啦"一响,进来个人.芝丽一瞧,敢情是娘舅.娘舅名叫况涛,常年走南闯北,在村里威望很高. 见是娘舅来了,芝丽忙下炕,热情说:"舅,快坐." "甭,你婆婆呢?" "刚出去了,有事吗?" "有." "说吧." "听人们议论,你当村嫂没两天,就洋了?" "咋洋了?"芝丽一时莫不着头脑. "咋洋了,"况涛显得很生气,"头选干部时,人们说选你丈夫习清当‘村长’.你说,选上了,给大伙买糖.结果真的选上了.人家要你买糖,你却说,不光不给你们买,你们还得给我买!有这回事吗?" 芝丽听着、听着,"噗呲"乐了:"哦,这回事啊,跟她们逗着玩的." "你以为是逗着玩的,"况涛一本正经地说,"糖给人家买了吗?" 芝丽的脸红了.  相似文献   

11.
幽默笑话     
<正>狂你儿子一女人带狗去看兽医。医生说:"您这只贵宾犬……""对不起"女人打断医生的话:"请你不要叫他‘犬’,它是我的宝贝儿子。""请问你儿子多大了?""9个月。""请问你儿子哪儿不舒服?""它最近心情不好,总喜欢乱咬人。""请问你儿子以前打过‘狂你儿子疫苗’吗?"紧箍咒外甥:"舅舅,你看过《西游记》吗?"我:"舅舅都看了几十遍了,每年寒暑假都放,每个剧情都可倒背如流了!"  相似文献   

12.
开心辞典     
一个吝啬的老板叫仆人去买酒,却没有给他钱。仆人问:"先生,没有钱怎么买酒?"老板说:"用钱去买酒,这是谁都能办到的,但如果不花钱能买到酒,那才是有能耐的人。"一会儿,仆人提着空瓶回来了。老板十分恼火,责骂道:"你让我喝什么?"仆人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从有酒的瓶中喝到酒,这是谁也会的,但如果从空瓶里能喝到酒,那才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相似文献   

13.
农民增收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最近我们在苏北的响水县,走乡串村与农民面对面交谈,了解增收之难,谋划增收之策。种什么赚钱?张木山,47岁,一家四口人,是张集乡张湾村的种粮大户。他说:"我家种了16亩半小麦,种子、化肥、农药、耕耙、脱粒、割、运、晒场,都算下来,种一亩小麦要270元。去年天气不好,小麦一亩收了500斤,平均是三角七一斤,一亩地收入185元,要亏85元。你们问为什么不种别的东西?我哪里晓得种什么赚钱?种小麦不赚钱,也不赔钱。小麦价再低,也有人要。要是种别的,市场不好,卖不出去,又不能吃,更要亏本。"小尖镇葛庄村农民葛胜勇,39岁,种了8亩多水稻,算下来,每亩能赚37元多一点。问他为什么不算算种什么赚钱,他说:"有什么算头,人家种什么我  相似文献   

14.
眼下,在农村,干部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求农民"调整结构";而农民最头疼的是如何"调整结构"。调整结构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这本是好事,农民为什么会头痛呢?因为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他们对究竟应该种什么、养什么,心中无数。地方政府若任农民盲目的"赶行情"、"跟大户",结果是"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如果地方政府对市场也很生疏又代替农民拿主意,"让你调你就调",往往造成"增产不增收",或新的"产品卖难"。这两种结局都会让农民提起"调整结构"就心有余悸。因此,在中国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面临两个矛盾:一是市场主体与政府的矛盾;二是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所谓市场主体与政府的矛盾,就是农民、农业产业化企业与政府决策如何相互调适的问题;所谓市场主体之间的矛盾则是生产者、加工企业、销售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两个矛盾分别对政府提出两个问题:一、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应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二、在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服务上,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微天下     
<正>环球人物杂志【思考·为什么成功的不是你】有人问农夫:"种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是自然不过的事。  相似文献   

16.
更名不改姓     
靠山屯的王老蔫一边平整场院,一边偷着乐,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乐啥呢,老蔫?"李大明白背着手走过来,问道。"这不,刚听说信用社要变成商业银行啦……""信用社变银行,对咱老百姓未必是好事!"李大明白打断老蔫的话,"你想呀,银行那是讲经济效益的,还能像以前那样帮衬咱们  相似文献   

17.
拦车考孔子孔夫子周游列国,来到燕国,进城门不远,见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方。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子,你遇到什么难题了?"项方回道:"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说:"江河湖海,什么水果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难于开花。"项方晃着脑袋直喊:"不对!"接着说出四物。孔夫子感慨地说:"后生可畏!"你知道项方说得是哪四物吗?  相似文献   

18.
一天,小和尚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搬一块大石头,拿到山下的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然后你把石头抱回来,师父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抱块大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来来往往的人看到,都觉得很好奇。一名家庭主妇走过来问:"石头多少钱卖呀?"小  相似文献   

19.
幽默笑话     
顺流 《农家之友》2014,(7):41-41
<正>爱情和友情女儿问爸爸:"什么是爱情?"爸爸说:"爱情就是爸爸什么都没有,妈妈依然嫁给了爸爸。"女儿又问:"那什么是亲情呢?"爸爸说:"亲情就是妈妈绝不会让你嫁给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结构调整,说起来轻松,就是“市场啥赚钱就种养啥”。虽然种养什么农民自己说了算,但能否赚钱却是市场说了算。如今的江苏农村,处处洋溢着透着泥土芳香的时代气息,更多的农民已经自觉地融入到农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以新观念新思维改变传统种养业,一场由市场经济引发的种养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