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毛满长  刘燕华 《经济问题》2008,(11):63-65,126
“政府包揽、社区包办”是我国传统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其缺陷导致一种困境:社区居民公共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与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将政府的供给主体职能与居民的协助供给功能相结合,政府与居民合作供给,是解决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论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入结构趋向单一化、运转困难,农村社区财力面临崩盘,农村群体利益进一步分化、公众意愿难以整合,“一事一议”在操作上面临困难,配套改革相对滞后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职能发挥,给原本短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认为必须通过理顺各级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增强乡镇财政和农村社区财力、培育多元供给主体、完善乡村治理结构等措施,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3.
王怡 《生产力研究》2012,(10):104-10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对公共物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已成为我国社区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在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主流下,社区自治这一新的发展理念为社区公共物品供需平衡提供了一个出路。文章尝试对社区公共物品有效自主供给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并为大力提高社区自主供给公共物品的能力,实现由政府供给的主导地位向社区自主供给的主导地位的转变提出了几点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海波 《财经科学》2005,(3):142-147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5.
参与式预算作为一种民主理财方式,是政府将拟订实施的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方案和预算草案向公众公布。由民众代表充分表达民意并决定政府资金的投向,参与式预算的初衷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产品。其内涵与初衷刚好吻合了村民自治和公共选择机制的基本动因。因此,在当前农村村民自治和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出现困境的背景下,研究“参与式”预算在农村社区的村民自治与公共选择中运用,对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走出困境.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财政转移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一事一议"筹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原因在于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供给、社区组织供给功能的"弱化"、监管的"无力"与"缺失"等。因此,需要在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筹资机制、监管等不同层面上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均等化论略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政府为社会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城市偏向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供给成本分担不合理、公共产品收益分享不公平、供给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失衡。因此,必须根据公共财政的要求,实行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庞大的政府部门一度完全掌握和控制了乡村社会经济的命脉,成为乡村公共经济的唯一主体。该主体对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而乡村社会所固有的公共性则基本被吞噬和淹没了。重树乡村社区组织的公共性成为重构乡村公共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统筹城乡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指导下,构建统筹城乡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是建立在六个基本假设前提上的,首先论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一般情况,然后放松几个假设前提,分别论述城市偏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统筹城乡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通过此理论框架分析得出,基于当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大力倡导城市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作为政府公共产品供给向农村倾斜后,尽量不减少城市居民福利的替代选择。而以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政府主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着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休闲是当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人们进行休闲的目的是为了放松、使身心愉悦,所以说,休闲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休闲产品的供给是否有效会直接影响到休闲的质量。文章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去考察了休闲产品的分类及其相应的供给模式,主要观点为:休闲产品可分为私人休闲产品和公共休闲产品;私人休闲产品由市场单一模式供给,而公共产品可由政府、私人企业、社区和第三部门来实现多元模式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