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汽车消费在扩大内需、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与汽车相关税种繁多,税制的合理程度会影响汽车的消费意愿。因此,税收政策必须和汽车消费目标相一致,同时要考虑到节能减排、交通承受力等社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是目前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中最重要的信贷品种之一。随着该项业务的急速扩张和发展,其中所蕴含的风险也日益凸显。在汽车消费贷款的各环节中,涉及借款人、汽车经销商、贷款银行、抵押登记机关等多个主体,使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风险源于诸多因素。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保持该项信贷业务的优质、高速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大荔县汽车消费贷款市场兴衰的调查,研究了银行、保险有关条例、条款的缺陷,分析了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贷户等不同利益主体的责权利,肯定了汽车消费贷款对增加银行收益、刺激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生产和流通的作用,对发展汽车消费贷款市场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汽车消费贷款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和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辖区汽车消费贷款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汽车消费贷款管理,防范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云南省各商业银行积极拓展个人汽车信贷业务,改善和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然而,随着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蓬勃发展,云南省汽车贷款风险隐患渐渐显露出来,为此,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对云南省汽车消费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云南省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风险在逐渐上升,并对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汽车消费已逐步回暖并呈现恢复增长的态势,而汽车金融市场在去年急刹车后,至今未走出低迷,明显滞后于汽车消费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社会信用环境的缺失;二是发展模式存在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是今后汽车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推动两型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不足,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有关的税收政策存在整体税负过重、重购置轻保有等缺陷,应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尽快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汽车消费贷款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和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辖区汽车消费贷款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人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汽车消费贷款管理,防范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以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为主体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在汽车消费贷款收紧、汽车金融公司发展遇阻的情况下,信用卡汽车分期异军突起,抢占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义 《新金融》2004,(8):30-32
汽车金融产业在我国应该还算是比较幼小的产业,一是因为开展汽车金融的业务时间不长,在90年代后半期才出现了汽车消费贷款;另一方面是因为汽车金融在驱动汽车消费方面所占比例太低。在发达国家的汽车销售中,70%是通  相似文献   

11.
据了解,汽车工业每投入1元人民币,就能带动24元-34元人民币的汽车售后消费,汽车养护和美容行业的前景广阔。买车之后给爱车美容、贴膜、安脚垫、换真皮座椅等已成为车主们必有的消费行为。对消费者来说,买车是一时,养车则可能是一世。汽车美容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汽车工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产出,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增加10个百分点的产出。而我国汽车消费中利用贷款购车的比例不足20%,与欧美日等国家60%~80%的车贷相比,我国的车贷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为有效的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力的发展汽车信贷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西南金融》2002,(7):10-13
汽车消费贷款既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又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它对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通过调查分析制约银行扩大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障碍,提出了从源头上培育、满足不同档次消费汽车消费需求、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等拓展汽车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消费税实施后汽车价格变动的分析发现:大排量汽车价格和小排量汽车价格随着消费税率的变动发生了相应调整,但由于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弹性存在差异,新消费税对汽车消费和生产的引导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相关部门应考虑在技术改进、燃油税征收等方面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汽车消费,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抢占市场,推出了多款汽车消费金融产品。贷记卡汽车消费分期付款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具有费率低、业务办理速度快等好处,可优化银行贷记卡客户群体、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本文分析了贷记卡汽车消费分期付款业务面临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要在业务准入、审查审核、有效担保等方面采取防范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我国车贷发展呈快速增长之势,1998年至2002年的五年间,全国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4亿元、29亿元、186亿元、711亿元、1100亿元。几年来,中国汽车信贷市场在经营理念、产品设计、市场拓展、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按照服务主体与客户的关系,我国当前的汽车信贷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汽车消费贷款是促进汽车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些年来,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在经历最初的高速增长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并在2004年6月开始出现负增长,一直持续至今。本文对这一现象从供需两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居民购买能力增强、汽车消费贷款不良率的提高和油价上涨是导致汽车消费贷款负增长的三大主要原因。文章最后对促进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阳  王静  徐竞 《浙江金融》2002,(9):23-24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汽车消费的增长能有效拉动内需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汽车消费信贷则是汽车消费增长的重要助推器.从全球来看,目前私人用车的销售70%是通过信贷等方式融资的,30%是现金购买的.比较而言,我国现已拥有轿车的家庭中,办理过汽车消费贷款的却不到10%,显然中国的汽车信贷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随着入世冲击效应逐渐显露,我国汽车价格明显下降,汽车消费热潮开始涌动.同时,中国承诺入世后开放外资银行和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汽车信贷市场.可以预见,空间巨大的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将成为中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之一.因此,加紧研究国内汽车消费信贷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寻求推动业务发展的有效措施已十分必要.温州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0元,且居民消费观念日趋成熟,选择温州作为分析样本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9.
一、汽车金融业的涵义及职能 汽车金融是指以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联盟组织及其它关联服务组织为经营主体,为消费、汽车生产企业和汽车经销商提供金融服务的市场经营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一、中小城市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现状 1998年,国家推出了汽车消费贷款品种,在北京、广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迅速发展,贷款余额逐年大幅增长,仅北京一地汽车消费贷款余额就已经达到28亿元.但在广大中小城市,这项业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而同样是属于个人消费贷款的个人住房贷款却开展得红红火火.以宜昌市为例,建行三峡分行直到2000年5月份才开始办理汽车消费贷款,到9月份由于保险公司原因暂停,其间共办理11笔,贷款金额90万元.工行三峡分行曾经在1999年为配合市政府出租车换代办理了4000余万元的出租车按揭贷款(实际上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汽车消费贷款),后来一直未办理此项业务,今年年末准备开始办理.其余金融机构基本上没有开展此项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