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联网收费概况广东省联网收费现状广东省公路联网收费工作自2002年下半年正式启动,采用兼容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和人工半自动收费(MTC)的组合式收费技术,先在高速公路实行,再推广到普通公路。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2005年以前分粤东、粤西、粤北、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6个区域实现联网收费,撤并区域内主线收费站,实现粤通卡全省“一卡通行”;第二阶段从2006年开始,进一步撤并主线收费站,全省6个区域合并成3个区域(即粤西、广州区域合并,粤北、珠三角区域合并,粤东、深圳区域合并);第三阶段从2010年开始,三个区域合并为一个区域,ETC成为全省公路收费的主流形式。  相似文献   

2.
业界动态     
沪苏浙皖公路动态信息跨省共享,广东还贷公路收费站2019年全部撤销,江西高速将实现非现金收费,湖北高速公路首套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建成,云南基本建成交通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3.
远程公路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分为收费站监控和道路监控两部分。收费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收费站的车道、收费广场、收费亭的收费情况,对收费车道通过的车辆类型、收费员的操作过程以及收费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特殊事件进行观察和记录,实施有效的监督。道路监控系统主要是对高速公路干线、互通立交、隧道等高速公路重点路段进行监视,掌握高速公路交通状况,及时发现交通阻塞路段、违章车辆,及时给予引导,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  相似文献   

4.
问题的提出 南京机场高速公路于1997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全长28.756公里。交通工程监控、收费、通信三大系统于1997年同期建成。通车近10年来,机场高速公路不仅承担机场航班交通出行需求.而且还承担宁杭高速公路和宁高高速公路过境交通出行需求.经常出现收费排队的交通高峰流。2007年3月1日起.修改后的《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收费站车辆排队到一定数量时.应该免费放行”的要求对收费站收费放行车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机场高速公路交通高峰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省界收费站现状分析 上海市现有的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采用的是人工收费方式,当车辆到达收费车道时,由收费员先进行出口交易;交易完成后收费员代发邻省的入口通行卡从而完成整个收费工作.  相似文献   

6.
业界动态     
江西高速公路年内有望设自动收费通道4月19日,江西省有关部门传出消息,今年年底之前,力争在全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设立自动收费通道,推广公路自动收费系统(ETC)。这是江西省为了缓解日趋紧张的石  相似文献   

7.
6月18日,湖南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ETC)建设开工仪式在长永高速公路星沙收费站举行,标志着湖南高速公路建设又上新台阶。该系统有望今年内在湖南部分高速公路收费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公路目前仍有约三分之一的车辆需要通过人工方式提供交易服务,车道收费特情只能以人工方式进行处理,效率低、易致堵、人工运营成本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高速公路出入口交易与特情处理的智慧收费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通过云与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AI的应用,实现了收费站在无人化、少人化条件下完成日常收费与特情处理工...  相似文献   

9.
过一个收费站,只要两三秒就能完成刷卡收费整个过程。经过3个多月的试运行,沪杭甬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从4月起正式启用。沪杭甬高速公路2007年底开发了与人工收费模式全兼容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并在大云,杭州,绍兴,宁波4个收费站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2月18日,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正式开通。到目前为止,全省联网收费工作运作良好。目前全省已建成通车的45条高速公路中有42条纳入了全省联网收费,撤消了8个主线收费站,建成开通了86条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道,大大提高了全省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交通运输业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正处于大发展阶段,高速公路收费已逐步实现了大规模联网收费模式,这就对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发生大规模病毒爆发或者单个收费站系统崩溃,将影响到整个路网通行费的征收和拆分;另外,基于微软视窗(Windows)系统的收费系统由于操作系统采购成本高、对硬件运行环境要求苛刻、安全性差等弊端已严重影响到收费系统运维与发展。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和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11座公路过江通道之一。研究和开发适用于泰州长江公路大桥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银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银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包括通信系统、收费系统和监控系统三大系统的建设。青银高速公路的管理体制分为二级:管理处——收费站。全路共11个收费站,其中1个主线收费站,10个互通立交收费站,设主线收费站、新河收费站、窦妪收费站3个大站。机电工程于2005年2月25日开工建设,2005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13.
联网收费从本质上说是不同投资主体.不同经营公司的高速公路,通过建立统一的收费网络.联合收费.按实际交通量发生的过路费分账的收费管理模式。避免因分段收费各自建立自己的主线收费站,造成主线收费站过多,违背建设高速公路实现高速高效的运输体系的自身目标,同时通过实施联网收费减少主线收费站也降低了公路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18日,粤通卡伴随着广东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实施而诞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其时尚便捷的电子缴费和自动缴费方式为广大车主所接受和喜爱,发展态势如雨后春笋,一节高过一节。截至今年7月底,粤通卡发行数量已超过16万,发展速率居全国之首。粤通卡单月缴费额达到1.6亿,占全省通行费总额的11.5%。全省56条高速公路有54条可使用粤通卡缴费,东莞开通了6条试点普通公路收费站,在车流量大和重要城市出入口收费站共建成开通了125条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道。粤通卡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与其完善的客服体系分不开。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取消以后,我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运营管理进入了“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的新时代,联网收费体系在路网规模、站点体量、设施数量等方面大幅增长,全网单个省(区、市)、单个系统、单个站点的任何异常都可能对全网收费造成损失。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快速掌握全网收费站和ETC门架的运行状态和收费情况,如何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收费的异常与风险,成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全国联网收费现状和运行监测需求出发,探讨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站运行监测系统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泰州大桥收费系统管理体制分为江苏省高速联网收费管理中心——泰州大桥收费中心——收费站三级。泰州大桥收费中心负责本路收费业务和收费系统的宏观管理,收集各收费站上传的收费数据、交通量信息,以及收费站运行状态信息。收费站主要负责通行IC卡的发放,通行IC卡的回收,并收取通行费。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可实时收集各车道的交通流量、车辆类别、通过时间、车道状态等数据,检测各车道的运行状态,按班次统计、汇总、存储、打印收费及交通量数据,并上传收费中心。泰州大桥收费系统采用半自动收费方式,即入口人工判别车型,自动识别车辆牌照信息,发放通行卡;出口回收通行卡、判别车型、自动核对车牌照(其中货车按载重量分级,实行计重收费),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辅以车辆车辆检测器校核,视频监视及语音监听。该收费系统属于江苏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网内联合收费、统一拆账,拆账计算过程在收费车道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监控视频高清改造已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收费站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扼要介绍系统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及其特点和优势,并在设备布局方面做出了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概述安徽省南网设置9个收费分中心,30个收费站,237条收费车道;北网设置15个收费分中心,65个收费站,599条收费车道。安徽省南、北网均采用封闭式收费制式,收费方式为人工半自动收费,随着安徽省电子支付系统的建设,电  相似文献   

19.
<正>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采用封闭式联网收费制式,按照车型和行驶里程收费,并对货车实行计重收费,对超限超载运输加重收费;通行卡采用非接触式IC卡,在系统中封闭运行,重复、循环使用,并采取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防止车辆交换通行卡逃漏通行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收费系统管理体制分为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管理中心-收费分中心-收费站三级。收费分中心负责本路段收费业务和收费系统的宏观管理,收集各收费站上传的收费数据、交通流量信息,以及收费站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同时向各收费站下传时钟、费率、黑名单等命令。收费站主要负责通行IC卡的发放,通行IC卡的回收,并收取通行费。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可实时收集各车道的交通流量、车辆类别、通过时间、车道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从浙江省交通厅传来消息,该省将启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建设项目。待这一项目建成后,浙江省的高速公路将全部实现不停车收费。浙江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建设项目建设期为3年,总投资4.5亿元。该项目将对浙江省在2008年1月底前建成的高速公路网所有收费站、收费分中心和省联网收费结算中心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