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过去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尤其是WTO脚步的日益临近,整个中国经济呈现出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喜人景象。然而,面对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着更加惨烈的市场竞争,您已经准备好了吗?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的风风雨雨,品味着前进路上的酸甜苦辣,谁能告诉我中国的企业到底应该如何经营?这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无端的困惑,而是摆在我们面前不能不认真对待,又不得不做出认真回答的课题。从战略高度上来看,中国企业的根本出路绝不单单是资金、技术和项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属于我们民族的企业家队伍,她应该是以民族利益为己任,充满着智慧和活力的队伍,这才是我们经济建设的“航空母舰”,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会展》2012,(22):68-69
峰会负责人:道容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师至洁由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华工商时报社联合主办,《学习型中国》杂志、道容国际传媒、道容企业研究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企业家学习峰会将于2012年12月1~3日在北京温都水城宏福饭店举办。中国企业家学习峰会是中国企业界聚焦并服务企业家学习的高端论坛,本届峰会主题旨在聚焦“经济下行时期的困...  相似文献   

3.
《浙商》2005,(1):84-84
日前,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正式入选“美中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首席企业家”,飞跃集团同时入选中国首席企业。这是美中经济合作组织颁发给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最高荣誉。该组织每年邀请中国首席企业家参加在上海、北京、纽约等地举办的中美企业家峰会和中美经济合作洽谈会,安排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和商界领袖会见,重点推荐美国跨国公司进行项目合作洽谈,  相似文献   

4.
预告     
《中国市场》2011,(8):9-9
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 2011年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一届年会于2011年2月15日-17日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十年新思维新力量”。2010年,亚布力论坛走过了第一个十年,这也是新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这十年的跌宕起伏、风云巨变,让人无法忘怀。但我们必须将目光转向未来,探寻下一个十年的种种可能——我们国家的未来会朝向何处发展?每个企业将面临怎样的新机遇?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和不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北京APEC峰会硕果累累,“政治”、“经济”双轮驱动,对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会议结束不久的G20峰会再次彰显了北京APEC峰会的巨大引擎之效。从总体上把握北京APEC峰会的主旨,有助于洞悉未来一段时期,亚太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格局与趋势,全力深化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战略的实施,以引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方向,为世界经济发展做贡献。一、顶层设计思想国际一流水准,以一体化思想奠定亚太合作根基与方向。在11月10日亚太工商界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凸显了本次峰会顶层设计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马宇 《大经贸》2002,(1):52-55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入世申请在卡塔尔多哈获得审议通过.这天上午,TCL集团以"我们准备好了吗"为主题召开高层领导会议,邀请我谈谈"入世对TCL的可能影响".我不是研究学术理论的,也不是研究企业管理的,没有资格给企业出谋划策;并且我一直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聪明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企业家面前都是愚蠢的,谁都不能告诉企业应该如何如何做.但从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人员的角度谈几点看法,或许对TCL研究入世后的企业战略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21世纪是"资本时代"和"知本时代",知识和资本将是下一个世纪的主宰。中国的企业准备好了吗?今年是跨世纪的一年,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上,回望1999近一年来企业界的风云变幻,经理人们的纵横捭阖。他们在向国人证明,无论是运筹帷幄于资本市场,还是放缰驰骋于信息高速公路上,这一年里中国的企业又向成功迈进了一步。我们希望把这些企业成功的点滴编辑成束,逐一点评,和读者共享。在企业家、经济学家和读者的帮助下,我们推出了这一期"’99中国企业10大新星"的专题。我们选择企业的标准基于以下3点:  相似文献   

8.
“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未来20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未来的20年让人激情澎湃”。这个战略机遇期,对于中国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于中国本土的公司来说,这将是一个爆发式的发展过程,一批国际经  相似文献   

9.
《进出口经理人》2005,(8):11-11
继2004年7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004年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后,2005年的峰会继续上演,届时,国内外能源行业及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家、专家、学者将云集首都,就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与投资过程中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大会邀请国家相关部门领导与会并作重要发言,同时邀请了国内外知名能源及相  相似文献   

10.
你和老板的关系,未来将维系在一张有时效的契约上,这不是神话,而是一种逐渐兴起的趋势。现在的职场,不再鼓励上班族“从一而终”,约聘人才仿佛搭上“白领宅急便”,穿梭于办公高楼间,“跳蚤型”的个人工作者会越来越多。你,准备好当一个“契约战士”了吗?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问100名企业家:你的企业有战略吗?相信90%的人都会回答:我们当然有战略,但是如果你让他介绍一下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就会发现其实80%的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他们有的大多是“想法”和“目标”,即我想干什么,想干成什么样,而不是如何干,所以战略这个词就成了一个非常模糊的企业管理概念。那么到底什么才叫战略呢?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条路,始终令人向往,然而又心急无力。这条路叫“品牌”。品牌是王者的雄风,震慑茫茫草原;品牌是艰难的沉浮,逃离时光的磨损;品牌是国家和民族的使命。然而在中国,这条路并不平坦,“行人们”进进退退,“沉舟侧畔千帆过,接踵只闻落水声”。在中国,大企业有想法没方法,小企业有方法没想法;企业家们“品牌不就是注册个商标?”“品牌不就是烧钱砸广告吗?”品牌的真谛是什么?如何建立品牌?这在不少的企业家心中近乎一片空白。在中国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妇孺皆知,耗子吓晕猫的战术,群狼打败老虎的方法四处流行,人们啊忘记了“物竞天择,强者通吃”的天道根本。在中国一个成立三年的企业就要进军五百强,一个没有太多资产的企业家就要叫板比尔·盖茨,一个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就要问鼎诺贝尔奖。骨子里有着儒家文化沉淀的国人,浮澡不安,转向了晕头了,找不着东南西北了!品牌对国家对民族是一个极为严肃的话题,这是一个牵扯到国人命运的战略,民族浅层和深层文化心理的命题,当然也是中国企业的基因、格局、内在气质和追求的问题,更是中国人自己的责任,否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是句空洞无力的叫喊!我们万万不可喊醒了他人,自己还蒙着被子继续着春秋大梦。小平同志“受人欺负”的话说到根子上了,在今天这个不比枪炮的年代,品牌看似亲和的东西,充满着火药味,充满着压榨。如果我们还不觉醒,就必然会失去历史给我们的最好机会,如果错失这次机会,我们就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已经醒悟过来了。尽管步伐并不整齐,声音并不嘹亮,队伍也不庞大,但至少有了期待,有了希望。中国品牌强大之日不会遥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需要技术领先吗?如果需要,它们又应该如何做到?对于第二个问题,很仰赖于中国领导人对改变经济环境和促进创新政策的决心。不过个体企业的商业战略也影响着中国科技的未来,因为第个问题的回答是“YES”。事实上,中国的公司们正在比过去更努力的获取领先技术。  相似文献   

14.
据说2005年要成为“改革年”。难道这20多年不都在改革吗?不管怎么样,改革将继续深化。下面就企业家的命运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简短评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加入WT0承诺的兑现,中国对世界的市场之门要逐次洞开;换言之,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当然也有更大的机遇。中国企业,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6.
<正>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营谋略正为广大企业所运用。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也是擅长经营谋略的专家。 重视战略经营 成功的企业家决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队长”,而是具有独特的战略眼光、重视企业战略经营的谋略家。有关资料表明,1949年美国重视战略经营的企业只有20%,而1970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100%;80年代初,西欧一些企业的高层领导要用80%的时间来制定企业经营战略和解决经  相似文献   

17.
陈奇锐 《商界》2004,(7):20-22
受臭名昭著的非法传销影响。“直销”这一营销方式长期以来被人鄙夷甚至被禁止。但似乎一夜之间,直销成为了2004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主题词:直销将要登堂入室。写进国家法律文本了!只是,喧嚣中有太多的迷茫:直销的未来会怎样?直销与中国企业有什么关系?传统企业可以做直销吗?  相似文献   

18.
G20峰会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随着G8峰会的黯然退场,G20峰会将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的首要全球性论坛。这是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国家形象展示,反映了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内的世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然而,贸易保护主义依然是个老生常谈问题,反对和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匹兹堡在思考,峰会以后的世界经济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何晓春 《浙商》2008,(10):64-68
天津滨海新区获批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给浙商带来什么样的新机遇?在天津这一“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启动之时,浙商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说这话的是一个外国老板,时间是1985年。当我们在21世纪,面对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国际性知名产品“贫牌”等诸多困扰时,特别是在企业体制改革已到了生死时速的境况下,回头再来体会这句话,的确是耐人寻味: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是什么使我们的企业家在缺位?中国企业家能否成为“资本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