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消费者注意与企业营销策略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非  刘东明 《商业研究》2005,(16):11-15
消费者行为包括消费者的注意、理解、记忆、判断和选择。消费者注意是消费者行为的起点。消费者在对产品了解并最终做出购买决策之前,必须去注意产品信息。企业广告是消费者注意并获取产品信息的重要途径,而企业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企业广告的策略,就是企业广告采用什么样的信息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便产生最佳的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2.
四、如何利用网络广告吸引受众?基于上述特性,网络广告应从过去宣传企业商品的优点,转为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由批评竞争者商品的缺陷,改为满足消费者的求知欲,去了解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并帮助消费者作出明智的购买决定。可以说,传统广告重点在于说服,而网络广告则强调信息的传送。目前我们在电视上常看到一项商品传送很少的信息而企图经  相似文献   

3.
在广告泛滥的时代,如何提高产品广告对消费者的注意力已成为许多企业经营者所关注的问题。而议程设置具有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功能,在广告传播中,恰当地利用议题,能够很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广告大战已成为21世纪现代商品促销的主要手段,各厂家使出浑身解数不惜重金打出自家的产品及相应的广告语言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购买力。为此,广告语言中的信息传递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正>广告大战已成为21世纪现代商品促销的主要手段,各厂家使出浑身解数不惜重金打出自家的产品及相应的广告语言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购买力。为此,广告语言中的信息传递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每个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以使消费者关注并购买自己的产品,在众多的手段中,广告无疑是促销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在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后,广告英语具备了独特的语类结构和语法特征。本文将从现代修辞学的角度讨论广告英语的模糊现  相似文献   

7.
广告英语有别于普通英语,它的词汇简洁别致又富于创新。中英广告英语翻译面临着各国文化和语言差异带来的种种困难,要把国内商品的广告在国外市场做好,吸引更多的国外消费者,除了产品的优良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之外,广告翻译也至关重要。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就必须认真研究文化在广告英语中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胡凯 《中国市场》2014,(34):22-23
广告本是商品生产者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而发起的一种产品宣传活动,其核心特征的商业性。然而,随着各种商品广告在媒体上大展拳脚,广告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于商业领域,而是在文化领域显示出其强大的再生能力。广告除了在向消费者传递最新、最优的产品咨询外,广告中所传达出的文化还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消费者的价值观念。本文以男女化妆品为对象,针对不同性别消费者的心理和审美诉求,对男女化妆品广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博  ;赵绍印 《消费导刊》2009,(4):200-200
商品价值的关键在于广告设计清楚、广告画面要有个性。广告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推销一种产品、宣传一个品牌,让消费者接受和了解,因此广告设计必须将产品和市场、消费者心理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出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广告是广告主通过传播媒体向公众传达商品或劳务的存在、特征和购买者所能得到的信息,以激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促进商品销售的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不断翻新,市场需求千变万化,商业网点星罗棋布,消费者无法知道新产品的存在和特征,只好有意或无意地借助于广告,选购称心如意的商品。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1.
梁凌玉 《中国广告》2005,(3):102-103
当数码相机这个类型的商品还在市场上被当成新兴科技产品,不断诉求着像素,画质、功能等理性营销方法的时候,奥林巴斯正在思考:这是不是个适当的时机,提出一种更接近消费者心理的感性营销方法,展开另一种可能性。所以,当奥林巴斯以"我为数码狂"在广告上跨出第一步,开创数码相机的科技时尚形象之后,开始转变策略,再开创另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可能性,在制定广告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广告巳逐渐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近几年来广告的迅猛发展表明了这一点。但是,我们看报纸或电视广告,就会发现,许多广告的诉求对象是不明确的。也就是说,广告的商品的购买者或使用者是谁?广告想要吸引哪些消费者的注意?这些常常是模糊的。在很多广告主看来,其产品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广告的谎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能消费吗?在人们的观念中它不能。在芸芸众生的法眼中(你也是吧),广告只不过是促销的手段,只有被它促销的产品才是我们可以消费的。可是,既然广告不能被消费,那还有什么理由让消费者为广告付钱呢?虽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未被告知价格中哪些是商品的真正价值,哪些是转嫁给他们的广告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谁不知道?既然广告是被消费者花钱买走了,倘若它又不提供消费的价值,那这是否应算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害呢?另一方面,消费者被迫花费在广告上的时间,这些时间成本又怎么算呢?"广告应该能消费",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严肃话题。与广告具有可比性的是商品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的价格实际也是包含在商品的售价中,并最终由消费者支付。售后服务也是既与商品有关,又独立于商品之外的。这与广告类似。但售后服务的确能给消费者创造消费价值。那么广告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果诚心诚意地抱着为  相似文献   

14.
观点     
《中国广告》2007,(5):134-135
对比营销就是企业通过各种直观的方法将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在实际功能、质量上的异同清晰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方便消费者判断、选购。用对比营销可以无情地脱去著名品牌产品或服务上用广告编织的华丽外衣,让名品的产品或服务在“裸商品”状态下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公平”竞争,甚至可以将一个著名品牌几十年、上百年无数广告投入建立的品牌资产转换为自己的品牌资产,迅速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缩小与著名品牌的差距。对比营销是对原有商业次序的一场革命,它打破了许多名不副实的品牌神话,擦亮了消费者的眼睛、提高了他们辨别商品价值的能力,得到更多的实惠,因此受到消费者热烈的欢迎。同时对比营销还能极大地提升公司低迷的士气,吸引强有力的经销伙伴。许多著名品牌在比较弱小时都曾采用过和当时的著名品牌作对比的营销方法迅速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常规广告发挥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便采取了一些反常规做法的强刺激广告,以期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刺激产品的销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了解刺激性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欲。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刺激性广告并不一定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刺激产品的销售,而恰恰相反,常常会造成顾客的流失。通过上海消费者的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类似于刺激性广告这样的"新创意"并不是企业的正确选择,企业广告的注意力和最终着力点依然应该是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光彩》1995,(9)
推销商品的高招──叫卖叫卖语言是生意人推销商品的口语广告。它是经营者面对面地向消费者宣传商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吸引其注意力,达到推销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叫卖语言应具有下述特色。诱惑性这是叫卖者首先要掌握的基本功。叫卖者针对顾客迫切寻觅物美价廉商品...  相似文献   

17.
时下的广告中,环保、健康主题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人们开始更多地考虑其生产地、生产过程是否环保,能否保证人体和周围环境的健康.2000年.养生堂也正是以环保为主题挑起了一次最引人注目的广告事件.而中国大陆的纯净水企业也正是对"农夫山泉"的"天然水"和"污染"的说法极为恼火,开展了一次被媒体称为"屠农大战"的针锋相对的广告、新闻战。其实,这一事件只是众多以环保、生态为主题的广告中的一次.环保、生态、与个人的健康发展早已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之一了。我们知道,广告正是将所推销产品的特性概括成为产品概念,希望接触广告的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认可。所谓产品概念,是指消费者认可的产品所具备的能满足功能性、社会性、心理  相似文献   

18.
商品广告的目的是通过对商品的介绍而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因此,广告应尽可能多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有关信息,如广告商品的性能、质量、体积、价格等。其中,价格是消费者关心的一个重要信息,并且价格的高低往往也是消费者作出是否购买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外的广告中大多有价格信息,甚至有的广告把价格作为主要的诉求点。  相似文献   

19.
广告,从商业经营的角度看,是一种商品经销活动或方式、手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广告必须要能吸引消费者,并最终说服消费者,否则广告就没有效果,因此现代广告人都在谈"创意"、研究"创意",即一种说服消费者的方法。我们知道,无论是现在,还是从广告一产生开始,广告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离开传播媒体——非大众的和大众的,这实际上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广告是一种信息,也就是说广告尽管从  相似文献   

20.
<正> (1)适当的商品:指具有销售潜力的产品,包括产品的型号、品牌、颜色、规格等条件都要考虑到。(2)适当的价格:指价格应具有竞争力,才足以吸引消费者来购买。(3)适当的位置:不仅陈列地点要考虑到店面陈列的位置,而且店面陈列物也应尽可能地陈列出来,最好是将商品摆在显著又容易拿取的位置上。(4)适当的陈列面积:陈列时,要注意摆好商品包装及下面的堆架。商品在陈列的正确位置及陈列面积的大小是否足够吸引消费者的视线。(5)适当的时间;最好是配合电视、电台、报纸及杂志广告活动或是旺季、周末等购物繁忙期,加上店面促销物的配合,使其更具有吸引力。(6)适当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