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和表率作用,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应尽快“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研究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失灵导致政府无法有效按照契约满足公众需求就可能会产生信任危机。房产政策是公众最为关心的公共政策之一,理想状态下其制定、执行过程需同时满足设计完备、标准唯一、选择充分、执行有效四个基本原则,而现实中由于政策缺乏持续稳定性、中央政府折衷态度、地方政府抵制行为及缺乏监督考核等因素影响而难以同时满足这些原则,往往出现失灵现象,引发公众对政策执行力、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当前,亟需规范房产政策制定程序以提升政策方案质量、优化房产政策执行路径以强化政策执行力度、完善房产政策监督考核机制以降低政策执行成本,从而强化房产政策执行,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信力现状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公信力,学者们从不同的视野和角度对政府的公信力的概念进行了综合和归纳,其中武晓峰的《近年来政府公信力》一文中就对学者们近年来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进行了归结。政府公信力建设体现的是政府的一个管理理念,政府的管理能力,政府的服务意识以及人民群众对政府状态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的一个综合评价标准。然而政府公信力现状的不足也对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以及对政府政策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下降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似乎都逃脱不了这"塔西佗陷阱"。这归结起来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政府流程不合理,导致公众对政府工作的不满意,影响政府公信力。因此,笔者将讨论政府流程再造对政府公信力提高的意义,并提出为提升政府公信力而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伟 《现代商业》2014,(6):116-116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目前政府公信力存在不足和下降趋势。其中,表现尤为明显的便是统计公信力,GDP、CPI以及各类平均工资的统计均引来民众的质疑。因此,探讨如何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非常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政府统计公信力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统计产品质量、公开统计过程以及加强统计科普的提升政府统计部门公信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郭静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74-74
从政府诚信视角研究公共政策失灵,分析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寻找治理公共政策失灵的途径对于促进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具有特殊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进人一个危机频发的时期.危机管理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危机管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表现出来的公信( )有着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对公共危机下政府危机管理的言、行、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之间关系的同时,阐述了危机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公信力存在差异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为地方政府提升公信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梅杨 《商》2013,(9):184-185
随着时代发展,信任危机的出现,政府正在迫切寻找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方法及途径。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最直接因素,因此提升政府政策执行力才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政策执行力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找到提升政策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四川隆昌县近百名儿童血铅超标,引发了民众对基层政府的公信力的普遍质疑。面对信任危机的爆发,基层政府如何及时、妥善处理好此次公共卫生危机,重塑政府形象,稳定社会秩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基层政府的特殊性、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基层政府公信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措施等方面对基层政府公信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少华  王芳 《中国市场》2011,(14):123-124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反映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从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健全政府的资信制度等几方面努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公共决策与政府公信力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章在对公共决策和政府公信力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决策与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特征及相互关系,并从公共决策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渠道、决策方案修正和决策追责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决策中政府公信力流失的状况;最后,提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优化公共决策的思路,这些思路主要考虑到提高决策者素质、畅通各方利益诉求渠道、完善决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系统、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于飞 《北方经贸》2012,(10):25+27
政府公信力包括亲民力、服务力、执行力、解释力。政府公信力对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和迫切使命。  相似文献   

13.
《商》2015,(9)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矛盾突出,政府公信力面临着众多的挑战。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媒平台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给予了更加有效的手段,但又造成了公众负面情绪的扩展,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多方面的威胁。政府公信力的建设涉及到多个主体,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本文引入整体性治理视角来分析在传媒平台下的政府如何规避传媒平台的弊端、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来提升自身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张四梅 《消费导刊》2011,(10):22-23,11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基础和政府的生命力,行政决策机制是行政决策过程中一切制度的总和,既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其制度保障。本文在深层次分析当前制约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行政决策机制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分析工具,认为政府组织具有独立于公共利益的自身利益,也是理性的、自利的,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本文讨论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自利对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影响;深入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自利得以实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措施,以控制政府自利的扩张,促进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6.
吴智薇 《中国报业》2023,(13):54-55
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落脚点在于群众,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结果,决定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水平。媒介融合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高度发达,形成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影响。在媒介融合视域下,地方政府要勇于改革创新,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全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廖婷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0):39-40
针对增强政府公信力在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中的重要性,以广西平乐县"刷墙"事件为视角,探讨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问题和成因,最后提出重塑政府公信力的具体对策来提升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8.
县域政府在我们国家的治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的执行者,因此县域政府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县域政府的信用在社会中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着最基础的地位。从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出发,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并做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级指标,包括公信力基础、公信力保障、公信力能力和公信力效果以及四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形成科学客观的县域政府公信力评价指标体系。不过该指标体系是参考,政府自身的能力建设是关键,公众的认可是基础,数据的质量是难点,县域政府的负债是公信力评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信用体系中,政府公信力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它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灵魂。政府公信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公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巩固政府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区域软实力,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政府公信力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区域内社会稳定发展以及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公信力存在下降的趋势,在严重影响社会信用环境及地方投资环境的同时,也妨碍了政府与公众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建构,增加了政府管理成本,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