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令人忧虑:我国商业设施出现盲目质复建设的严重事态。1996年,我国大型商场发出了两个报警信号:一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大商场关门,他们是北京信特、沈阳协和、天津亚细亚和广东国丰等4家;二是一些大商场效益下降,诸多出现了负增长。仅以1996年12月为例,北京销售额排在前10名的大商场,7家为负增长,2家为亏损经营,仅有一家为正增长,增幅仅为0.2%3全国销售额排在前20名的大商场销售负增长的为11家,平均降幅为22.9%。1996年1月至11月,全国212家大型零售商业,119家销售额负增长,160家为利润负增长,28家亏损。这期间自然…  相似文献   

2.
1998年全国大型商场销售低速增长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举行的大型商场商品销售情况监测结果显示,1998年监测的全国238家大型零售商场商品销售总额实现1059.17亿元,同比增长4.2%,增长幅度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商品零售额实现793.04亿元,同比增长4.4%,低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8%的增速,增长幅度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共计实现利润总额26.09亿元。比上年下降15.4%。在238家大型零售商场中,商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的有147家,占61.7%,比上年下降10%以上的有ill家,占46.6%,下降30%以上的有52家,占ZI.8%S商品…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我国政府决定进行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试点起,中国便开始了商业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准了20余家中外合资经营的零售商场(其中包括2家中外合资连锁企业)。加之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批准的近300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中国商业的对外开放已初具规模。 商业领域对外开放利大于弊 我国商业的对外开放虽只短短几年,但对我国商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首先。外商带来了国内商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短缺的资金。目前,国有商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债务包袱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杭州金龙集团公司是融批发、零售、连锁、服务于一体,拥有进出口权的国有商贸集团企业,1400余名员工,其中从事连锁经营的员工650多名。集团有20家专业批发经营公司,4家有限责任公司,5家专业零售商场,以及金龙连锁超市公司。1996年,集团销售6.84亿元,实现利税1587万元.比1995年增长21%;  相似文献   

5.
超市、大卖场等现代零售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主导我国流通领域的新潮流,大小批发商将遭受到空前的压力和挑战。专家预测,3年~5年我国将出现3家~5家世界级零售业巨头,它们将控制我国零售商业60%的经营领域。在美国,主要的零售市场前三大  相似文献   

6.
营业税作为主要税种,在我旗工商税收中占有很大比重,1992年全旗工商税收入库1159万元,营业税占48.14%。但今年上半年营业税入库进度迟缓,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入库税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3.98%,其中商业零售营业税比同期下降5.5%,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对全旗的商业零售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监督与选择》2004,(9):B009-B009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商场的销售统计,2004年6月份碳酸饮料销售2856.7万元,同比增长12.1%。本月前十位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总和为94.9%,较上月增长1.3个百分点,其中可口可乐市场综合占有率为31.63%。  相似文献   

8.
《企业标准化》2010,(13):7-7
抽查涉及佛山、湛江、肇庆、云浮、阳江、茂名6市的18家商场及各类食品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的40个食用糖商品。18家经销单位中,商品全部合格的仅4家,占抽查总数的22.2%。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包括总糖分/蔗糖分、色值、干燥失重、还原糖分、电导灰分、二氧化硫、酵母菌、菌落总数和标签。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迅速。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2004年,中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606亿美元,连续二年成为全球吸引外商投资额第二位的国家。相比之下,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却“每况愈下”,2004年我国已批准成立的40多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亏损面高达60%左右,年亏损金额达1200多亿元,仅2005年第一季度,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就出现了4.1%的下降,而同期国有、集体等其他企业实现利润增幅最高超过30%,最低也有18%。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大型零售商场自90年代中期以来,就出现了经营不景气的现象。到了后期,大型零售商场亏损倒闭,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甚至有人干脆称98年为商业的“倒闭年”。99年,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调控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总体上仍未改变大型零售商场的亏损倒闭局面。针对这一困境、学者、理论家、商业家们纷纷出谋划策,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从竞争者的角度来分析其所处的营销环境,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日前,中央商场集团党委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南京中央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36年。是拥有78年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公司由过去的单体店,发展成为多业态并存、跨地域发展的大型商业集团、A股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拥有8家连锁百货店及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在规模、效益、管理等核心竞争力上都有所突破和提升。目前。公司实现销售业绩在国内百货零售店中名列前茅,2012年获得了“全国商业服务业十佳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众多家纺企业和其他零售行业一样,正直面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困境。根据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截至2月份的统计,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78%,自2011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  相似文献   

13.
王俊平  贾琼 《活力》2005,(4):76-76
一、哈尔滨市大型百货零售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的大型百货零售商场的发展速度很快,全国年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商场,由1991年的20家增加到1995年的190家。据哈尔滨市统计局2004年8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哈市当月零售额超千万的大型百货零售商业企业也有12家。  相似文献   

14.
梁小民 《英才》2006,(3):22-22
据报道,在短短的一年内,电子行业的利润下降了75.8%。到2005年8月,国内电子行业甚至有47家企业出现高达2.8亿元的亏损(《新京》)2005年11月4日)。其实这种现象不独电子行业有,其他行业亦不少见。纺织品的利润率只有2%-3%。而在人民币汇率上调后,利润几乎为零。与许多企业泵朋友聊天,大家一致的感叹是:如今钱太难赚了。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仍面临一些困境。近期全国工商联耗时2个多月对广东、浙江、江苏等16个省进行系统调研,调研结果发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状况,可能比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时更为艰难。我们以中小企业相对密集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两大区域为例,今年一季度,广东3.7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约923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1~2月下降12.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商务部9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大陆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227家,同比下降7.6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71.92亿美元,同比下降2.11%。其中,8月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4.86亿美元,同比下降8.49%,连续第4个月下降。怎样来看待这一组数据呢?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餐饮业法人企业236家,门店数5451个,比上年增加700多个,增长15%:营业面积367.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4%;从业人员30.2万人,比上年减少13.6万人,下降31%;营业收入2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零售额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京市商业局节后统计:在今年春节市场销售热潮中,仅市区苏果、麦德龙、家乐福三家大型超市在春节前后 10天内营业额就达 1.45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22%;而新百、中央商场、华联、南京商厦等六大国有商场的总销售额加起来也只有2.25亿元,只比去年同期增长5.4%,大型超市正以其无比迅速的膨胀速度夺取南京的销售市场份额。由于麦德龙、家乐福入驻南京获得巨大的成功,南京销售市场被大批实力雄厚的海内外零售企业看好,德国的欧倍德、法国的欧尚以及台商大润发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今年也将在南京建立大型…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零售商业领域,零售商供应链存在的种种问题使零售商难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甚至丧失了原有的优势。我国零售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供应链优化管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供应链优化是现代零售商创造竞争优势、开辟新的利润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数字看经济     
一季度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长9.2% 记者从中国商业联合会获悉,2013年一季度,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9.2%,增速同1%上升1个百分点。3月当月,零售额同比增长10.3%,增速高于1月--2月份2.6个百分点,低于上年同期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