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张鑫 《时代经贸》2007,5(3X):112-113
2005年3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将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是单纯意义的金融衍生产品。它将构建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体系,也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一记重拳。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降低金融风险,还具有促进扩大消费、发展住宅产业的功效,而且对于丰富中国的债券产品,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将分别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是单纯意义的金融衍生产品,它将构建中国资产证券化制度体系,也是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一计重拳。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信贷资产证券化不断发展,其健康、持续发展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信贷资产证券化流动性问题随之凸显,找到提高流动性的有效途径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有了成功的实践。但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萌芽状态,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本文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功能和障碍展开分析,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提出创新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非常迅速,但是没有基于钻石产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不仅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也缺乏钻石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研究钻石证券化产品,不但有利于我国钻石行业的发展,促进金融创新,更能加强我国在国际钻石交易中的地位.因此,本文从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历史、钻石产品特征出发,试图寻找开发钻石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伴随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从当前金融市场信贷资产使用情况看,因使用效率过低并不能保证信贷资产真正满足优质标准,更无从谈及提高业务透明度,要求做好会计处理工作.本次研究将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基本形式介绍,分析银行受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并提出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爆发金融危机阶段,我国各界人士曾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生了怀疑和抵制,但是在现阶段,很多的专家都认可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这种创新的金融形式,提出严谨应用.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和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并且结合实际发展需求,提出优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张小素 《时代经贸》2007,(2Z):81-82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的创新之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出,无疑对调整银行的资产结构、收入结构,活跃金融市场,解决间接融资比例过高的问题,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出发,分析在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推荐书目     
正资产证券化——变革中国金融模式邓海清胡玉峰蒋钰炜/著2013年10月/49.00元资产证券化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在43年的历程中发展迅速,成为继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之后又一大融资体系。我国自2004年国务院宣布"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产品"以来业已形成信贷资产证券化、企业资产证券化和资产支持票据三种模式。2013年  相似文献   

10.
贾超 《经济师》2009,(9):13-14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将信贷资产转换为可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证券,能够连接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丰富资本市场产品,改善银行流动性,提高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的协调发展。因此,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引入具有相当的必要性。文章首先论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其次论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的出台使中国资产证券化重启。由于我国银行融资需求上升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问题,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我国金融创新,化解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因此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介绍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历程,并结合国内资产证券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资产证券化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国内普遍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本文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金融市场上操作所面临的制度障碍等问题出发,对学者的研究进行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掀起一股金融创新浪潮,各种金融创新不断涌现.资产证券化既是当代金融发展的一大趋势,又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必须具备的技术.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经济增速下行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风险频发、资产流动性不足、不良率持续增长.资产证券化能够解决信贷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对提高资本充足率、化解不良贷款、增加盈利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长远看,金融脱媒将有利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而资产证券化又进一步可使金融机构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其金融中介作用,提高资本管理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首先概述了金融脱媒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念,进而分析了金融脱媒背景下资产证券化的意义,最后给出了金融脱媒背景下证券投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案及推广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芯 《经济前沿》2006,(8):45-48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及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即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参与主体及其职能,并以国开行和建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方案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最后提出了这一金融创新在我国推广的障碍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郭玲 《经济论坛》2007,(1):130-132
随着资产证券化这个金融衍生工具风靡全球,我国在实践中也尝试着操作,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两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5年4月20日公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规范实践操作。本文首先介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之后重点对《办法》进行评析,进而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贷资产证券化:跨栏还是等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主管部门的公开讲话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已进入谋篇布局阶段。然 而,普遍推行证券化还面临现实的法律条文障碍,清障、跳过还是继续等待?就 在本刊截稿的3月22日,央行宣布正式启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建行和 国开行作为试点,分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通常就是指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能产生可预计且稳定的现金流收益,再通过一定的中介机构的信用加强,把这些资产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的过程。按国际标准分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ABS),即除MBS之外其他信贷类资产的证券化产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李克强总理"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理念的推出,金融领域盘活存量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呈现爆发式发展,金融创新的案例层出不穷,但随之而来的风险点也隐含其中.本文将简述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脉络,同时针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点给予分析列示.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赋予商业银行新的资金来源和扩张信贷的能力,拓展了银行的信贷融资渠道,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反过来,作为传导中介主体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其资产证券化是否会产生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运用2012—2021年中国14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样本,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对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阻碍银行流动性创造、增加银行信贷风险、缩减影子信贷规模,从而促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资产证券化的促进作用在城商行、全国性银行以及高信用评级的银行中显著;对银行上市与否均有促进作用,但对非上市银行的影响程度更显著。此外,数字金融的发展会弱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资产证券化业务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的负向冲击,并稳定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