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责任观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华 《会计之友》2008,(34):24-26
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微观活动的主体,必须履行社会责任,确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提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仅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相辅相成,而且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方利益协调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利益主体的多样性和财务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化。现代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生存发展需要社会的支持,因此,财务管理的目标应体现一定的社会责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要求权",它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函数是一个兼顾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多元目标函数,这与现行的以"股权至上"为主导理念的财务管理目标相矛盾.在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杨柳 《科技与企业》2012,(24):22+24
构建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提出的价值选择目标和要达到的社会发展目标。企业作为宏观经济中重要的微观个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它的目标定位问题必然影响到企业多方利益相关者,因此,如何正确把握企业的财务方向将是解决各相关利益者利益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把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认为和谐社会下财务管理目标的合理定位依旧是利益最大化。通过论证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多个相关利益主体的看似矛盾其实合理的关系来阐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目标的现实选择。利益最大化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慧萍  田滨垚 《活力》2006,(2):94-94
一、创新型财务管理的目标 传统的财务管理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自身的目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财务主体不仅包括股东、经营者与员工、政府、顾客,还包括社会公众,因此创新型财务管理目标为:1.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即不仅追求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更要追求人力资本所有者收入的最大化。2.担负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其社会责任,如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生态平衡、防止公害污染、支持发展社区的文教和福利事业以及赞助社会的慈善事业等,在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同时,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7.
张灵 《会计之友》2013,(9):73-75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许多问题,社会责任成为深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新命题,对新方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精神,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结合企业社会责任,调整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建立新型财务关系,并从财务治理出发,研究企业的财务责任,力求解决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强烈挑战,企业财务管理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本文着重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此进行研究。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既利己也利他的最优抉择;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必须突破股东至上逻辑,建立起利益相关者合作型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企业财务管理变革: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强烈挑战,企业财务管理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本文着重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此进行研究。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既利己也利他的最优抉择;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焦点.必须突破“股东至上”逻辑,建立起“利益相关者合作”型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企业理论界和企业法学界探讨较多的问题之一,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和微观主体,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承担社会责任,确定科学的理财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推广,股东优先的公司治理理论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越来越受到质疑。在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层次、产权结构以及企业利益流向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各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关系是新形势下关于公司治理延伸发展的全新探索。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唯一存在目的,还应最大限度地增进除股东利益外的其他社会利益。其他社会利益主要包括员工、顾客、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这一意义上讲,企业社会责任是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相一致的。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目标要从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变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当然,股东也是利益相关者的一部分。国际上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表述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区别于商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即创造财富外,还应对社会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推广,股东优先的公司治理理论及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越来越受到质疑.在和谐社会的环境下,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利益相关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层次、产权结构以及企业利益流向的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各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关系是新形势下关于公司治理延伸发展的全新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上海质量》2011,(4):61-63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旨在满足并力争超越社会的期望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需求,促进价值链和(或)供应链的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履行社会责任,逐步营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使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营运轨道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因此,企业需要对履责及其效益情况、可持续发展计划,以及编制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待发布)开展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改变把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观念,在收获利益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竞争者、消费者等的社会责任,最终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包括对企业内部员工承担起培养的责任、对消费者承担起保证产品质量的责任、对自然环境承担起保护责任、对社会承担起净化风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与打造和谐企业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齐心协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也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在创建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要构建各方面利益之间的和谐氛围;二是在企业外,要主动承担对自然环境、对社会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的新视角——利益相关者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利润最大化,而是利益相关者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反映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社会责任会计产生了,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能清楚地界定企业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使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对利益相关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财务管理目标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起点和导向,它决定着财务管理主体的行为模式,但对于什么是企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目前还存在争议,尚无定论。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应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还应体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价值导向。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可界定为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财务管理目标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起点和导向,它决定着财务管理主体的行为模式,但对于什么是企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目前还存在争议,尚无定论.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既应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还应体现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价值导向.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可界定为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承担起各种社会责任。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过程中,不仅要维护股东利益,也要主动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例如股东,工人,债权人以及消费者等,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利益相关者的集体贡献,如果忽视利益相关者的正当利益要求,必然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从短期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导致短期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损失,但是从长期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会改善长期经营环境,利益相关者会得到长期的持续利益,从而带来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本文具体总结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这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