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强国富民的根基,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脊梁"。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在制造业,其重点是要坚持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技术进步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制造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其难点是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增强制造业持续创新的人力资本;其"痛点"是当前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及人力资本吸引力低,亟需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向生产性活动而不是非生产性活动配置的,即以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报酬结构,让做制造业的人有前途、有钱赚,提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及人力资本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选取1998—2020年我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正向互补中介效应。较低的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显著负向调节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都正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公平程度负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相关部门制定重要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据科学发展为制造企业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在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背景下,研究数据赋能如何驱动制造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总结数据赋能的主要形式和对象,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长期竞争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升级等5个方面,分析数据赋能路径和机制,构建系统研究框架,为打开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创新机制的“黑箱”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展望,以期对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业创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创新驱动为研究基点,探索了创新驱动与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强调无论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重振还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转型,创新驱动对于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再工业化”创新驱动路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互促的过程,导致中美制造业竞争日益加剧,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战略发展目标重叠与国际资源的争夺上。当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贡献度偏低,创新驱动转型是必由之路,但美国“再工业化”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制造了种种障碍,亟待突破。为此,中国也应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中寻求启示,以明确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的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何如此困难?现有相关研究仅仅从市场、技术或单一制造产业视角展开,陷入市场失灵升级悖论。随着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设计对制造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和品牌附加值及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以设计驱动创新为视角,提出设计驱动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设想,藉由设计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和演化,构筑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分析其内在机理并进行案例研究,以此寻找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和新路径,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亟待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但已有研究对于驱动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人力资源要素属性特征并不明确。本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本榫卯的概念,基于219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双元性HRM系统、人力资本榫卯属性与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结果显示:资源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可开发人力资本"卯头",协作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可开发人力资本"榫眼",人力资本"卯头"对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直接作用显著,人力资本"榫眼"对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的直接作用不显著;由资源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协作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成的双元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通过促进人力资本榫卯突现进而驱动制造业企业突破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研究校企合作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划分为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使用世界银行最新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校企合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其对产品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大于其对流程创新绩效的影响;企业的校企合作行为具有“自选择”特征,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能够有效克服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得出更为可靠的估计结果。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校企合作对不同规模、年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8,(5)
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经济发展的全局影响也十分深远。文章从界定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的背景、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防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等概念出发,探讨了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过于依赖要素投入,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已经不能适应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摆脱这一困局,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在于通过不断提升制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跃迁。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机理、演化路径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及二者协同集聚能够促进创新进而驱动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3种类型集聚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驱动效应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对绿色发展的正向驱动作用不显著,创新在其集聚驱动经济增长、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未表现出显著的中介效应;高技术制造业集聚能够驱动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相比单个产业集聚,二者协同集聚对经济发展与绿色发展具有更强的正向驱动作用,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也更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3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信息生态平衡视角下创新驱动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源泉的创新驱动是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信息生态平衡、信息化建设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探讨信息生态平衡支撑创新驱动的内在机理。根据技术水平、信息化水平及产品的不同科技含量,将陕西省制造业分为低水平、中等水平与高水平行业。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剖析不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信息生态失衡问题,进而提出提高信息人能力、完善信息环境建设、加大信息服务业投入等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2.
体现一个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是其装备制造业的先进程度.因此,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发展对我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基于创新驱动的视域,运用DEA-Malmquist方法,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方式,对2007-2018年间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分析,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作了整体部署.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成为中国制造业迈向成功的关键推动力.兰石集团顺应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实施"出城入园",紧抓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立足“双碳”目标,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方法及面板门槛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显著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这种驱动效应具有空间异质性与时间异质性;在作用路径上,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可通过低碳产出、低碳政策、绿色消费三条路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基于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的双重门槛效应。低碳产出与绿色消费可正向调节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且调节作用渐次增强。对此,应培育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新业态、形塑制造业低碳绿色发展新路径、构筑制造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11)
创新驱动是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换挡期背景下提出的发展策略,这对于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制造业来说也显得十分必要且有现实意义。文章从界定创新驱动的内涵及其作用机理出发,探讨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行创新驱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三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华建良 《新经济》2014,(2):58-59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无论哪一个行业,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都有差距。一切否定中国制造业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一切科技成果都要通过制造才能实现产品,转化为商品。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劳动力大国。制造业为中国安置了无数的劳动力,是中国经济的基础。重视制造业、提高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中国的制造业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必将是中国经济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凭借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中国制造”通过贴牌生产方式承接了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产品旋风式地席卷全球市场。然而由于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受到强烈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8.
李雪 《经济师》2013,(11):6-7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创新驱动战略放在突出地位,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当前,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能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能不能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形成与我国大国崛起相匹配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中关村是我国科技资源最密集、创新能力最强劲、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不久前,本刊记者就中关村: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引擎这一主题采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赵弘。  相似文献   

19.
在应对全球新产业革命过程中,制造业高端化的协同创新驱动越来越重要。在对企业知识网络进行协同创新驱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全国28个制造业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高端化的协同创新因素作用程度,进而运用社会网络方法探讨了企业知识网络各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机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知识网络的协同创新驱动机制尚未完全构建,需要增强重点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主导地位、营造企业知识网络协同创新环境、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核心地位、构建企业知识网络协同分工和协调机制等,从而提升制造业协同创新效能,完善协同创新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0.
贴牌生产(OEM)作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长期为国内外众多制造业企业采用。通过对贴牌战略优势和劣势的对比分析,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该模式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积极作用,有效规避其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