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聚类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具有很高的旅游投资价值。通过对影响旅游投资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选取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科教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等5个结构指标分别对应人均GDP等15个具体指标,构建由目标层、结构层及指标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旅游投资环境的定量分析,将长三角地区16市聚为6类。在对各类型城市旅游投资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把长三角地区旅游投资环境划分为最佳、优秀、良好、一般四个等级。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旅游建设为视角,构建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协同理论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鄱阳湖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程度均较高,但其协调程度较低,主要集中在失调衰退型、过渡类型和基本协调型;各年份所隶属的耦合协调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2001-2011年这11年间鄱阳湖区域前期集中于经济滞后型,中后期集中于环境滞后型。基于生态旅游建设视角提出的环境调控对策建议为: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复合型生态经济经济;构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保护常态化;激励社区参与,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渠道;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功能,营造寓教于游的大氛围。  相似文献   

3.
邓熠 《物流技术》2023,(8):107-112
以福州都市圈各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福州都市圈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了各城市在2014-2021年物流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对福州都市圈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州都市圈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都市圈整体及各城市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城市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打造友好型青年人才城市生态环境进而集聚青年人才是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研究从人才生态环境的视角出发,运用NCA和QCA的方法 ,分析了友好型青年人才城市生态环境影响青年人才集聚的条件组态与路径。结果发现:经济机会与不同类型的舒适物条件多重耦合,形成了“经济机会牵引下的社会包容吸纳型”、“经济机会牵引下的政策与医疗保障型”两种城市青年人才高集聚路径;城市青年人才非高集聚路径则包含“经济机会匮乏下的政策与自然环境限制型”、“经济机会匮乏下的文化与自然环境束缚型”与“经济机会匮乏下的社会文化与医疗条件制约型”三种类型。其中,虽然文化服务和环境建设并非造就城市青年人才高集聚的核心条件,但两者缺位却是导致城市青年人才非高集聚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厘清了青年人才集聚的驱动因素与瓶颈条件,为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利用动态耦合模型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的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耦合关系进行分析,以徐州贾汪区为例,研究1999~2010年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贾汪区在资源枯竭后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呈现"S"曲线变化,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②贾汪区转型期间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状况,已经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③高消耗、高污染企业阻碍贾汪区转型发展进程,城市发展较土地利用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④生态恢复和旅游资源整合为贾汪区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促进贾汪区转型发展,应做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规划,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培养公众和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冰雪旅游经济与城市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雪旅游经济与城市旅游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本文运用熵权法和耦合法,研究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经济与城市旅游环境的耦合程度。研究表明:哈尔滨作为"冰城",冰雪旅游经济与城市旅游环境之间的耦合程度逐年递增,从1999年的勉强耦合到2005年的初级耦合,再到2013年的中级耦合,最后到2015年达到良好耦合阶段。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对提升齐齐哈尔市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完善城市旅游环境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近年来,特别是南疆铁路西延工程全线贯通并投入正式营运以后,铁路对穿越城镇并铁路沿线周边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促进了该区域的经济的发展及城镇化,同时该区域的城镇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在南疆铁路沿线四个城市的2000、2006、2008年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首先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南疆四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然后分析了南疆四个城市的城市生态环境情况,最后对城镇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南疆铁路沿线四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相对于2000年具有上升趋势.库尔勒市的生态环境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有协调发展特征,但其它三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不协调发展情况.因此,必须加强阿克苏市、阿图什市、喀什市的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产出水平、土地投入水平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5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城市为比较单元,建立原始数据矩阵,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对该34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划分为土地集约利用型、土地适度利用型、土地粗放利用型三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类型。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和主要工业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部分资源枯竭城市和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土地利用粗放。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8,(4):230-233
基于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构建出涵盖城市旅游资源赋存、区位指数、自然环境、收入和市场竞争力诸方面11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地区新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省会城市的旅游核心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样本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综合水平总体偏低,并分为3个等级:西安市为旅游核心竞争力最强型、乌鲁木齐市和西宁市为一般型、兰州市为最弱型;影响旅游核心竞争力的3个主因子贡献率的序次为:旅游收入及客源市场(52.56%)>旅游资源区位(24.92%)>经济环境因子(19.98%)。并在剖析各样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优劣势的基础上,对提升其城市旅游核心竞争力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与辐射带动能力是中国既定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导向。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全国35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和辐射区域并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城市根据发展能级高低可分为引领型、突出型、潜力型和追赶型四种类型,其辐射区域可分为广域型、区域型、近域型、市域型、特殊型五种类型;基于“能级—区域”耦合关系分析,可以分为双高匹配型、双低匹配型、发展能级滞后型、辐射区域滞后型和辐射区域跳跃型五种类型;“能级—区域”的内在关联存在四种机制:级强适配机制、级差适配机制、级差错位机制、场域跳跃机制,并且提出两者内在关联受中心城市能级、行政级别、特殊区位、区域内中心城市数量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