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资源,粮价是"百价之基",粮油市场保供稳价责任重大。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自给压力越来越大,粮食供需由过去的紧平衡转变为现在的输入性平衡,这敲响了警钟,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否则,全省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就会失去最坚实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十六大的政治宣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到位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就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政策选择谈点粗浅看法和认识。一、市场化取向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线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作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粮食流通体制,也沿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改革和完善。 (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简要回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我国持  相似文献   

3.
最大化满足小康社会对粮食的总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商品无法替代的。重新认识粮食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大化满足小康社会对粮食的总需求,应成为全社会都来关切和关注的大事。人们生活总体水平达到小康之后,粮食消费进入了“提升期”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当前,值得注意的是,全国粮食产与销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新情况。自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出现连续数年减产。1999-200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累计减少596.5亿公斤。2002年几经努力粮食总产量为4571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这仅是在前几年较大幅度减产基础上出现的恢复性增长,整体减…  相似文献   

4.
葛成波 《粮经纵横》1998,(6):35-36,34
建立粮食储备制度,是把储备粮食作为宏观调控粮食市场的一种手段,期望以较小量的吞吐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自1990年国务院决定开始建立国家专项储备制度以来,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面,我国现行粮食储备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些问题,作为粮食流通最核心的调控手段并没有如人们预期那样发挥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从服务“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高度,进一步认识粮食流通与加工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战略任务。粮食部门作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现阶段仍存在十大问题,亟需解决:(一)、粮食储备调节的局限性(二)粮食储备的吞吐机制不灵活,宏观调控效率低(三)粮食储备的基本目标不够明确或出现目标错位(四)粮食储备主体多元化,调节决策分散(五)粮食储备制度与收购制度存在政策性矛盾(六)粮食储备布局不尽合理,难以实现规模储存效益(七)轮换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储备粮的安全储存(八)粮食内外贸体制分离,制约了储备粮调控效率和经营效益(九)粮食储备吞吐时机不当,价格不合理(十)国家粮食储备规模过大随着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储备作为粮食流通最…  相似文献   

7.
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还在于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建立粮食应急预案制度,完善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加地方储备粮食规模,提高粮食供给安全系数。在农村产粮农户中推广“丰产仓”建设,以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扩大藏粮于民和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粮食生产历程艰难曲折。到1984年,才扭转了粮食短缺局面,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农业连续四年丰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千亿公斤,粮食供给实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上篇》《下篇》两部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有简短的《序言》和《结论》。《上篇》简要地概述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粮食产业"大变迁"的辉煌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道路优势、理论优势、改革优势,以及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文章浓墨重彩综括了我国粮食产业的根本性、全局性和实质性的"十大变迁":粮食总产量由低到高跃升到世界首位;民众生活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型过渡;粮食购销从传统计划体制变为全面市场化;国有粮企由"行政主管"再造为"四自主体";从无到有建立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体系;从手工作坊变为世界粮食加工业大国;粮食产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融合化转变;粮食流通由实体平台转变为"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农村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从"封闭锁关"变为开放,实现国际化。《下篇》文章依据国内外百年之巨变,包括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刻变化,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新举措,特别是重点阐述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高层声音     
中国仍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对于中国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粮食连年丰收出现的粮食阶段性过剩给各地政府和部门事带来诸多烦恼,昔日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如今变成“手里有粮心里发慌”。虽然有人认为即使国家仓库时没有粮食,农民手里“还有不少4000亿公斤存粮”,只要拿出1/3就足以在歉年情况下保证城市的粮食需求,还有人把制约农民增收,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罪状统统强加于“粮多为患”,但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告别贫困实现小康的时修,笔者还是要特虽呈请国人,要居安思危,善待粮食,这是一个老粮食工作者在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时得到的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实现10000亿斤粮食生产目标的耕地需求与保护陈寿山,展瑰琦,朱德举中央要求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年生产能力10000亿斤的目标。能否实现,关系我国在本世纪末能否实现小康。实现10000亿斤粮食生产的战略目标,对耕地的基本需求是:稳定粮食生产的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上篇》《下篇》两部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有简短的《序言》和《结论》。《上篇》简要地概述了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粮食产业"大变迁"的辉煌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道路优势、理论优势、改革优势,以及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文章浓墨重彩综括了我国粮食产业的根本性、全局性和实质性的"十大变迁":粮食总产量由低到高跃升到世界首位;民众生活从饥饿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型过渡;粮食购销从传统计划体制变为全面市场化;国有粮企由"行政主管"再造为"四自主体";从无到有建立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和体系;从手工作坊变为世界粮食加工业大国;粮食产业由传统形态向现代融合化转变;粮食流通由实体平台转变为"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农村弱势群体脱贫致富奔小康;从"封闭锁关"变为开放,实现国际化。《下篇》文章依据国内外百年之巨变,包括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深刻变化,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新举措,特别是重点阐述构建粮食"双循环"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垦经济》2009,(2):25-25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改革部门要做好以下4项工作:一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规划。增加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旱作农业、粮食仓储物流等项目的投资。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和物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国务院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一周年,《条例》的颁布,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对象由过去对粮食系统的管理转变为对全社会粮食行业的管理;管理手段由过去行政手段转变为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并且为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加强对全社会的粮食流通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一、为什么要制定新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2004年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最深入、最彻底的一次。我国的粮食流通自1953年11月起,在全国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从那时起,我国的粮食流通实行高度的计划管理,这也与我…  相似文献   

16.
专家论坛超级杂交水稻的现状和展望袁隆平(1)2 粮食批发市场几个问题的思考肖春阳(1)4 粮食购销企业网络型组织结构分析洪涛屈冠银(2)2 建立中国新型粮食流通体制吴硕廖英敏(3)2 美国《新农业法》的负面效应与WTO“多哈回合”谈判僵局李思恒(4)2 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是经济强县罗继阳(5)2 粮油加工企业如何应对市场准入制度审查吴定(6)2局长专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作出粮食部门应有的贡献———访湖南省粮食局局长王柏林本刊记者(1)6 深化“两项”改革实施品牌战略全行业扭亏为盈———访长沙市粮食局局…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  相似文献   

18.
国有粮食企业如何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加快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只有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才能全面完成粮食企业改革,开创粮食工作的新局面。   (一 )体制创新   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粮食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经验,突出抓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府对国家出资兴办和拥有股份的企业,通过出资人代表行使所有者职能,按出资额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  相似文献   

19.
从国有粮食企业在整个粮食流通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出发,从现实与委托-代理关系这两个方面说明必须对现有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制度变革,从而明确其自身的作用。然后对粮食企业如何进行制度变革进行了说明,只有说明政策性企业与经营性企业,并对其实行不同的政策与制度,才能进一步完善粮食企业与粮食流通制度,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农村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方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重点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粮食经济在农村经济中举足轻重,粮食流通在农村实现小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粮食流通工作,服务“三农”,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