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保 《金融纵横》2009,(7):37-4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联结和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等特殊功能。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在带动能力、科技创新水平、与农户的联结、企业融资及政策支持等方面面临一定困难和问题,进而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快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要进一步推进“中棚马铃薯基地”建设,特色产业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全面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和基础设施。二是大力扶持和壮大一批以特色农产品加工和营销为重点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合机制,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农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省延津县结合实际,创新思路,“三措”并举,跳出农业抓农业,依托农业办工业,形成粮油食品加工、无公害蔬菜生产与加工两大生产链条,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如今全县80%的农户进入了农业产业化体系,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达1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2家,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4.
一、岳阳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迅速,规模逐步扩大.据岳阳市农业局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873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94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31.2%.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4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15家,享受省级龙头企业待遇13家,市级龙头企业120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南城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培育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新格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这些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对当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对该县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金融支持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局之际,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正如中央指出的那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当其冲的是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换言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实现农业产业化。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千家万户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它既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也是解决农民收入多年停滞不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必然要求。其具体组织形式,目前多为“公司+农户”。  相似文献   

7.
至2008年6月末,玉林市全市农经组织达2110个,带动了74.36万农户,与2005年相比,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年户平均增收1792元,三年间同比分别增长5.3%、38.7%和12.3%。玉林市通过稳步增加信贷投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生产经营形式,已被社会所公认,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生产受市场约束增强,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雷同,加工能力低,为了各自利益争夺原料、争夺市场、打价格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为此,笔者就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金融研究》2008,(1):I0111-I01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湖北神鹭水产品有限公司的个案分析,根据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整合农业产业链的特点,整合金融支持资源,为龙头企业和农户“量身定做”一套贷款模式,即“银行+信用社+保险”的产业链贷款,以解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资金运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实现产业化生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保证了农产品有销路,特别是定单农业,即“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种植前确定了农产品的收购底价,农民收益有了保证,种地心里塌实。但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与其他领域不同,如:东北粮食生产是春种秋收为一个周期,这就造成了对大宗农产品的收购及加工企业的流动资金使用的时间比较集中,且数量大,给企业增加了融资困难。如果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相似文献   

11.
(一)发挥地域优势,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车间”。必须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优化产业布局,扩张基地规模。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带和产业区,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订单农业等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吸收农户耕地入股等方式,兴办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  相似文献   

12.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8):F0002-F0002
近年来,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优质特色农产品高效种植、养殖基地,集中力量重点培育扶持了一批规模大、带动面广、竞争力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成长型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十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了278个产业化经营项目,项目总投入39亿元。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7,(9):F0002-F0002
近年来,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优质特色农产品高效种植养殖基地。集中力量重点培育扶持了一批规模大、带动面广、竞争力强、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成长型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十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了278个产业化经营项目,项目总投入39亿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衡阳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止目前,经各级政府确认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7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0家、市级68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6.4亿元,经营范围几乎覆盖了全市所有农产品。企业联系基地340万亩,带动农户46.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0%。  相似文献   

15.
马连贵 《浙江金融》2007,(4):36-36,35
近年来,湖州市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入以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现代农业,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突破口,加快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涌现了一批生产经营规模大、对农户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农业龙头企业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迫切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但现实中却要面对众多农户散且琐碎的签约,以及受市场因素等影响,经常会出现农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合同违约等现象。这样一来,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松散的随行就市的交易方式,从而与农户之间的紧密利益机制越来越缺乏。  相似文献   

17.
庞笑茹 《金融研究》2008,(7):I0042-I0045
中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提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七台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下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民为一体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一、宣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龙头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已初步形成8大类农业主导产业,17种优势产品,拥有销售收入超5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61家,农产品流通企业4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基本形成了北部优质粮油、特种水产养殖带,中部饲料、畜牧产业带,南部草食畜禽、经果林产业带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9.
近期,农行宿州分行组织对宿州市2006年新增补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经营过程遇到的影响其发展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难题中,资金缺乏是困扰该类企业做大做强的最大难题。结合此次调查情况,本浅谈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难点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吴金彪 《甘肃金融》2003,(11):43-44,47
现阶段农业产业化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将农业分散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规模化、一体化经营的生产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新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推进结构调整,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对近年来金融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支持发展符合我区实际的产业化组织形式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