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涵青 《当代经济》2018,(9):126-128
城镇化浪潮下,土地中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呈现紧张关系.我国宪法规定公共利益是限制私人利益的正当理由,然而,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与私人利益的界限也十分模糊.两者发生冲突时,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本文从征地拆迁切入,运用相关理论知识,从实体与程序、中国与外国不同的维度进行探讨,以期对土地中的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得到进一步认识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各国网络舆情相关立法为理论基石,以我国网络舆情发展状况为时代背景,探讨我国网络舆情的立法现状。文章认为网络舆情的表达自由是公民在网络空间中享有的宪法性的基本政治权利,当且仅当网络舆情表达自由权利的行使与社会公共利益或其他权利相冲突时,才能对其予以限制。当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重叠或冲突时,应把社会公共利益优先作为解决利益冲突和法益权衡的指导性原则。网络舆情虽然至关重要,但不能成为是非公正、案件判决的唯一标准,更不能成为政府立法决策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利益与"改革困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运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和经济学中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来阐述政府利益与“政府困境”的关系。在政府主导型改革中,政府对于改革的领域、深度、广度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政府利益的客观存在,它必然影响政府政策的选择,使政策倾向于增进和维护政府利益,进而背离改革的初衷——增进公共利益。最后得出结论: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政府的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冲突是导致“改革困境”的主要原因。我们必须对政府利益加以合理规范,才能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刘琳 《经济师》2006,(8):73-73
商业秘密权是指商业秘密所有人对商业秘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其商业秘密,为了促进研究和开发,应该加强对商业秘密及相关权利的保护。但为了避免重复研究和社会资源的浪费,为了解决商业秘密权人的个人利益与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冲突,应对商业秘密权进行限制,以督促商业秘密权人合理适当地行使权利,达到更好地保护商标秘密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经济活动中不确定性的存在决定了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而稳姥陛原则自身的局限陛和矛盾性又使其与其他会计原则间的冲突不能从根本上避免,但我们却可以采取必要对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冲突。本文就对发生的冲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从而使稳健原则得到合理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论建设性视野中的企业冲突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冲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传统视域中,企业冲突被看作是破坏性的,应当予以避免与消除;但是在现代视域中,恰当与适度的冲突是企业变革与创新发展的催化剂。企业管理者应该树立建设性冲突理念,并采取建设性策略以有效激发企业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侯连琦 《经济论坛》2007,(17):130-132
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在各国涉外经济行政法中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行宪法及涉外经济行政法中也有公共利益的规定,但规定过于原则且缺乏程序保障,结果导致在处理涉外经济纠纷时,法学界对"公共利益"的认识模糊,实务部门对外交往往无法体现企业真实的利益,决策部门无法在众多的公共利益群体之间进行权衡,使我国企业失去了一些争取公共利益最大限度内保护的良机.  相似文献   

8.
李展 《经济研究导刊》2011,(33):137-139
何为“公共利益”?如何界定“公共利益”?这是近年来农村土地征收中的焦点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引发了大量的冲突和社会矛盾,而导致各种冲突和矛盾的深层原因在于公共利益被泛化,使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经常出现滥用征收权、征地范围扩大化以及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要保障农民的权益,必须明确地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通过探讨公共利益的内涵、界定方式及界定主体,最后对公共利益界定的立法程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志刚 《开放时代》2003,1(3):101-112
宪法诉讼目的,是宪法诉讼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对宪法诉讼机制性质的认识而为诉讼活动之展开预先设定的目标。宪法诉讼制度具有双重目的:一是解决宪法冲突(通过解决宪法冲突维护宪法秩序);二是保护宪法权利。制约宪法诉讼目的的主要因素包括:立法者对宪法冲突被进行司法性评价的容忍度和宪法裁判法官们对己身使命的认知,宪法诉讼目的的实现方式,宪法私法适用的程度、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3,(9)
文章从分析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的涵义着手,阐述了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城市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典型事例,分析了公共利益与公民利益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采取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实行公平合理的补偿原则等措施,对解决城市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城市拆迁法律问题及对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拆迁制度是中国所独有的一项法律制度。目前,该制度中拆迁行为不规范,补偿价位低,权益不对等调换,不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等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必须合理构建这一制度:通过在城市拆迁制度中界定公共利益概念和标准、正确确定公权力在拆迁中的角色和定位,防止公权力过多干预商业性拆迁、实行拆迁评估机制市场化,从而合理规范拆迁行为,合理调解拆迁过程中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平衡各方的利益,促进对于公民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房屋拆迁冲突日趋激烈。拆迁冲突的实质是私权利与公权力的冲突,拆迁冲突的法律原因是法规之间的冲突。拆迁冲突呼唤房屋征收立法。必须坚持私权优位,清晰界定公共利益和严格规定征收程序才能有效预防拆迁冲突。  相似文献   

13.
田古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60-161
我国目前的国家征收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着宪法层面、统一立法层面以及程序设计层面几个主要缺陷。与此相适应,对该制度的完善也应从这些角度入手。在宪法中,首先要形成关于国家征收补偿的三层内在逻辑结构;其次是时公共利益内涵和公正补偿原则的确定;未来的有关立法,要在制定统一的《国家补偿法》的基础上,从公共利益审查、补偿数额确定以及被征收入救济途径几个方面构建完善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宪法》第10条),而我国农村土地实行的又是集体所有制,所以在征地博弈中,集体组织(一般是村委会)代表农民与政府进行交易,农户是不直接参与博弈的,农户只能通过一定途径影响博弈过程。在这一博弈过程中,现有制度所构建的博弈规则本身是不公平的,所以在这一博弈中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共管理是政府作为主体的一个管理组织,对社会的发展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来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公共利益的面向对象是社会上广大群众,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社会发展中的追求和目标,本文从两者的内涵的比较分析和两者之间的冲突关系,探究缓解公共管理与公共利益冲突的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加满足社会期望的公共利益和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一国的财政体制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缺乏对国家财政权定位的正确认识,错误地将财政利益等同于公共利益,把政府利益看作社会公共利益,从而在我国的多次财政体制改革中,都没有真正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政府与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因此,在今后财政体制改革中,我们应当坚持宪法对国家财政权性质的界定,将国家财政权定位于公共利益.并通过统一政府财政权,扩大地方财政权,强化人大财政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财政权配置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各地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农村集体土地内含的经济价值日趋升温,大量农用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这一社会现象的背后牵动了各方利益矛盾,如粮食耕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集体农民与当地政府的矛盾;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矛盾.在这一现象中,政府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只有政府被赋予法定权力可以变动土地用途,而公共利益是当局推行土地征收的唯一合法目的,但截至目前,什么是公共利益及公共利益行使范围,宪法和法律都没有给出明确规定.因此,由政府滋生出的滥用公权、钱财腐败、官商连接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影响政府公信力.探析我国政府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践行哪些措施能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谭杰予 《经济师》2012,(9):50-52
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长期存在对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阻碍作用,对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快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区域公共利益竞争、地方保护主义与国家整体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冲突域矛盾问题,是中央人民政府、各地人民政府在行政行为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他们重要的行政职责。  相似文献   

19.
所有权受到保护的同时应当受到限制,宪法和法律限制所有权行使是法制进程的时代要求;是理顺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杠杆点;是社会财富在市场中进行初次分配的权利安排;还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限制的标准是公共利益原则,限制的功能是内化权利行使时的负外部性,限制的效用是权利者和社会他人双赢,限制的实质是加强了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在快速消费品成长阶段,产品铺市率和知名度大幅提升;渠道网络相对完整;经销商后续回款增多,企业对渠道的支持开始减弱;渠道与渠道之间的冲突开始凸显出来。如果不加强管理和控制将引致许多恶性问题的发生;如果不加以科学的防范和控制,很容易导致整体市场崩盘的严重后果。因此,在此阶段的渠道建设应该致力于渠道控制和合理的渠道支持,避免渠道冲突,并利用渠道优势初步塑造品牌形象,建立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