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关键在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官德”修养是治国从政所必雷,人们呼吁、企盼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道德体系,而“官德”规范体系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主导,“官德”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我国的道德建设作出努力,为把我国建设在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当前社会生活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二律背反现象也日益突出,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偏移所导致的物欲横流致使人们渐陷诸如信仰危机、道德失范、责任感的丧失等各种精神困惑与迷惘之中。从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概念及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当代公民道德责任缺失的原因,进而讨论了我国当代社会公民道德责任的教育需要,并尝试性的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农村道德体系存在道德体系内容不完全、社会公德部分缺失、家庭道德和个人品德弱化等问题。应通过采取正人先正己,加强官德建设;扬善惩恶,典型示范,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搞好普及教育;立规建制,为道德重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等措施来加强农村道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的扭曲、正义感的缺失和道德失范成本过低使道德在当下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失去了原有地位,出现了道德缺失的问题。解决道德缺失的问题就要靠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以及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建设等手段来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最终实现全民族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5.
政府官员道德责任追究的对象是政府官员的道德失范行为。目前我国政府官员道德责任追究有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权责不清、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官员道德责任意识缺失、道德责任问责主体缺失、社会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道德责任问责法律缺失、监督和制约机制缺失等。应重视道德教育、提升政府官员道德责任意识。重塑公民道德问责主体地位,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快道德立法、确保追究道德责任有法可依,建立健全道德监督机制,强化我国政府官员道德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6.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社会成员的道德自信的必然要求。从实践层面上看,当前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公民道德建设的地方特色样本,并形成了卓有成效的运行模式。本文以常州"道德讲堂"建设为例,分析其公民道德建设的多元互动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积极探寻多种路径促进"道德讲堂"多元相关方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增强地方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选题。借助调查访谈,充分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认同的程度,系统分析大学生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现实评判与未来期许,进而建构引导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样式多元、共生互济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保险经营活动中,隐性道德缺失因为具有隐蔽性和间歇性,往往被忽视,如险种克隆、霸王条款、条款内文不精炼、过度包装、宣传误导、信息失真、承诺失兑、粉过饰非等。为了进一步推进保险行业的道德建设,打造保险诚信体系,应该从建立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隐性道德缺失的防范;确立保险经营利润最大化和道德最优化双重价值观;高度重视保险产品的自主创新设计;从制度上建立保险宣传的刚性措施;倡导隐性道德缺失的自我修复;建立SA8000企业道德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但是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社会道德伦理体系缺失 ,文化精神领域凸现出与工业文明和市场化进程不相适应的道德和诚信的匮乏 ,这比物质的贫困更为可怕 ,被视为目前中国社会潜在的最大危机之一 ,也是我国今后必须直面和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从制度方面进行深层次分析 ,为诚信制度及体系的建立提供方略是解决失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推进的今天。大学生诚信却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在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内容和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道德的母体,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价值理性建构功能和德育功能:精神文化为道德和价值观念提供思想资源,物质文化为道德合理性提供依据并创设“场”环境,制度文化为道德的选择、维系与规范提供保证。应当在高校文化背景下构建高校道德“场”,寻找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从文化的提升、传承、创新、展现等方面来加强道德教育的文化建构,进而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最核心的部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然要进行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走道德自觉和自信之路.道德自觉和道德自信是道德发展的一定阶段,也是道德发展的较高阶段,更是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终极目标,笔者从方法论角度探讨了道德自觉自信的实现路径,提出应注重隐性教育、感化教育、参与式教育和榜样教育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网络德育在德育教育、教师网络德育教育意识以及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环境方面都存在缺失。为此,将创新的理念,引入高校网络德育工作中,从而构建加强和改善网络德育的三大工程建设高校网络文化工程建设、高校网络伦理工程建设、高校网络德育环境工程建设,以推动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校和谐德育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人为本是高校和谐德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建设高校和谐德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和谐德育文化;注重知、情、意、行有机统一,培养大学生和谐的道德人格;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15.
发掘优良传统,提升宁波家庭道德教育实效性,应该继承宁波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价值观念,促成其现代性转化;应该顺应时代和贴近现实,优化宁波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应该继承"宁波帮"优秀德育方法,建立开放型家庭德育方法体系;应该构建和谐社会环境,探索家庭道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其过程具有渐进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需要长期的实践,也需要经常性的理论指导和正确引导。为使大学生接受连贯系统的道德教育,激发其道德追求,满足其道德需要,高校拓展道德教育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选择:开设专门研究道德现象的伦理学课程,深化大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理性认识;开设与大学生道德生活联系密切的公共选修课程,提高大学生对道德现象的全面认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夯实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心理基础;借助学生社团活动,开辟道德教育的实践空间;开办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开展"时事性"道德教育;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应着重加强道德教育,需要创建栽体,开展各 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促进德育工作实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需求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高校教师的需求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构建了基于需求理论的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新路径:建立“满足需要并引导需要”的师德建设导向机制;坚持“以师为本”,满足高校教师的关系需求;构建以高校教师自我实现需要为导向的师德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课程德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分为课程德育和非课程德育,课程德育有自身的特点,是历史现实的必然选择。课程德育是德育的主渠道,要从确立对话式教育模式、更新德育内容、提升教师队伍三方面进行课程德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的教育事业是一个教育体系的根本事业,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加强高校教师师德教育是提高教师师德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