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资是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的劳动报酬,是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生活的基本保障。按时支付劳动工资既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又是合同义务。《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劳动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的工资。  相似文献   

2.
张驰 《人力资源》2008,(10):70-74
劳动报酬即是劳动者的收入来源,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成本支出,直接关系着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时时反映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对立关系。一直以来,因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屡见不鲜。随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和《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的进一步修改,关于工资纠纷的争议处理出现了部分变化。因此本期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对劳动报酬界定、约定、支付、履行方式以及扣减、拖欠、经济补偿等关键点做出分析,为企业减少工资纠纷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张洪喜  黄哲 《活力》2008,(6):45-45
一、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 1.因克扣、拖欠工资引起的纠纷。对于企业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劳动者在提起劳动仲裁和诉讼时。不仅有权要求企业返还克扣、无故拖欠的全部工资.而且可以要求企业加发25%的赔偿金。依据是劳部发(1995)223号文第3条,此规定带有惩罚性质,主要是针对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行为。因此如果企业克扣或拖欠工资无理的话.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一般都会支持25%的工资赔偿金。  相似文献   

4.
最新颁布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已经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针对我国日趋紧张的劳资关系而制定的法律,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 google 搜索引擎键入“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能搜索到的相关新闻多达30万条。该《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已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表明,全国被拖欠工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拖欠工资超过10亿元的有十几个省,一些企业拖欠时间长达数十个月,一些企业前清后欠恶性循环,职工苦不堪  相似文献   

5.
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已经由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将成为劳动保障部门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把利剑。《条例》中的三大亮点彰显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尤其值得关注。亮点之一:逾期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支付劳动者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期以来的民工追薪难问题,劳动社会保障部、建设部、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又分别发布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为民工追薪提供了“新招”:一是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投诉。《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部门应当在60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作出处理。第二十六条规定:(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仅应立即支付,还应按克扣或者工资金额50%至1倍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  相似文献   

7.
镇江市近日对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做出了新的规定:对企业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拒不支付劳动者加班报酬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报酬的,将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责令其支付相当于应得报酬、经济补偿金总和1至5倍的赔偿金。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省一些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不能自觉地遵守《劳动法》,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突出。据统计,“九五”期间,全省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立案查处无故拖欠工资案件5.6万件,涉及劳动者259万人,成功平息因欠薪引发的劳动突发案件8607宗。工资是劳动者生存的基本来源,是劳动权益的核心内容,只有保障劳动者依法取得工资报酬,才能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因此,围绕着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我们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大胆探索,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处理欠薪案件的路子,有效遏制了企业无故拖欠工资现象,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几年企业拖欠、克扣职工工资案件增多,解决难度加大,事后处理被动的问题,中山市劳动部门立足预防为主,强化防范措施,实行“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防范和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事件。一、制定处理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规定。根据《劳动法》和国家、省有关法规规章,结合中山实际,制定《中山市处理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规  相似文献   

10.
[案例]陶某系某企业司炉工,供暖期间每天工作8小时,节假日不休息。后因企业改制双方解除了劳动关系,并已领取了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陶某向该企业主索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企业表示与陶某已解除劳动关系,实行的是岗位技能工资制度,不应支付加班工资。因协商无果,诉至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委依法裁定,由该企业支付陶某应享有的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评析]《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的工作制度。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部发[1994]289号)第4…  相似文献   

11.
随着苏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呈现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企业在职工工资支付上出现了大量新的做法和新的情况.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企业拖欠克扣职工尤其是外来民工工资或不按规定支付工资的现象。尽管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存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特别是工资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企业拖欠克扣民工工资问题似已成为“顽症”,难以消除。因此,各地劳动保障部门有必要对这一“顽症”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以制定根治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及时掌握企业工资支付情况,杜绝拖欠职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推动企业完善信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确定在我省企业实行欠薪报告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一放假时间长达7天,但有许多企业的职工需要加班工作。节日期间加班的职工们,你们领到加班工资了吗?节日过后,我们对企业发放加班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部分企业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支付了劳动者的加班工资。但多数企业根本就未考虑发放加班工资的问题。他们认为:我们的企业实行计件工资,根据职工的工作量和计件单价发放工资,所以不存在加班加点问题;还有的企业认为:我们现在是生产旺季,不能放假,到生产淡季的时候,再安排职工补休就行了。企业这种加班不发加班工资的行为是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同时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  相似文献   

14.
国家劳动部为配合《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充分保障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特制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相似文献   

15.
高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去年以来,共为深入200家企业进行调查,共农民工追讨欠薪800多万元,立案处理14宗,查处企业非法使用童13人;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0宗。该局经常深入企业,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5000本,提高劳动双方维护权益意识,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严厉查处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特别加强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对涉及农民工拖欠工资信访,该局坚持“举报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案件较为普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这类案件在制度设计上有针对性地做出了改进,对劳动者予以了倾斜性保护,对用人单位履行法定义务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积极适应这一法律,防范用工风险,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因劳动争议而引发的集体罢工、上访、上街游行闹事等事件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据广州市白云区劳动局统计,该区近年来的劳动争议事件有超过九成是因为拖欠劳动者工资而引发的。为了有效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广州市白云区最近祭出新招,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行《广州市白云区企业支付工资监控暂行办法》。该《办法》对监控对象、监控内容、监控组织设  相似文献   

18.
<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现象由来已久,在我国一直都是通过劳动法或相关的行政法律来调整。但是近几年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现象愈演愈烈,不仅影响了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2011年刑法修正案最终将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的行为犯罪化,这在法学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拟对该罪的客体和客观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求本罪的立法原意,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依法组织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公休日进行工作,或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即在加班或加点的情况下,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发放给劳动者的工资,称加班加点工资。我国《劳动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公布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多数用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违反《劳动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