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可转换债券的概念和特征着手,分析了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的利弊,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将可转换债券视为一般债券进行会计处理。在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中,做出了对可转换债券所含债务和权益分开处理的规定,并将可转换债券的潜在普通股归入每股收益的计算口径。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思想,但依然存在问题。本文拟对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的改进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我国为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资本市场而推出的新金融品种,其内在特征要求与我国目前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相关法律制度相冲突。应修改《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确立折衰资本制为我国的公司资本制度;债券发行公司在转换期内应备足股份以供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在股东名册闭锁期间,债券持有人也可行使转换权;同时,贯彻落实债券持有人转换股票的选择权。  相似文献   

4.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具股权性和债权性的组合金融工具,它兼有普通债券的安全性与股票的收益性的双重特点。然而,转债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的价值评定较为复杂。由于转债价值结构的复杂性,用解析的方法无法对其定价。根据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特点,运用二项式模型,用数值的方法对其定价,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国投资者了解可转换债券投资。  相似文献   

5.
从控股股东角度出发考察在有控制权利益的情形下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债券条款、转股条款以及回售、赎回和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等5个主要条款,发现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条款的设计本意是,维护控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迎合投资人的需求,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没有实现流通股股东、非流通股股东与投资人之间利益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6.
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及其构成,发现了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被低估;并且还分别对影响可转换债券所含期权价值和债券价值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我国上市可转换债券投资价值被低估是由于可转换债券市场因素和所含期权价值被低估所致,从而为可转债发行条件、发行条款的设计以及上市交易等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孙湘  闫岩 《新智慧》2000,(10):12-13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债券持有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可依其意愿将债券转换成发行公司的股票的特殊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附带的这种选择权,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财务问题,也给企业理财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发行我国可转换债券的意义与策略思考张国喜可转换债券是被赋予股份转换权的公司债券,与其他公司债券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转换成一定比例的股票。在转换之前它是纯粹的公司债券,投资者按期获取固定的利息,转换之后便脱离了公...  相似文献   

9.
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对可转换债券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策略进行探讨.主要包括票面利率、转换价格、赎回条款、回售条款及转股期限等票面要素的设计为企业实际筹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四清 《新智慧》2004,(12B):65-66
可转换债券投融资绩效主要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对融资而言,可转换债券可带来融资成本低、股本稀释作用相对较弱、资本结构改善、灵活性强等绩效;对投资而言,可转换债券既提供了偿还本金的安全性,又给予了获得股票成长的潜在收益的机会。运用可转换债券进行有效的投融资活动,必须科学测算可转换债券的投融资绩效,才能避免投融资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股市风险过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可转换债券是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共同愿望。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缓慢,这与我国建立一个强大有力的资本市场的要求极不适应。在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近几年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逐步推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障碍与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可转换债券是我国引进的为数不多的金融创新品种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前景十分广阔。相比之下,国内理论界善于可转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定价问题的研究还未深入系统,要素设计技术尚欠成熟规范。正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剖析我国可转换债券的特殊性开始,运用国外成熟的认股权证定价理论,提出适合我国特有的非上市公司可转债的定价模型,力图在理论上有新的视角,在实践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其昌 《新智慧》2006,(4):69-70
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企业的筹资手段之一。在转换日,理性债券持有人将视具体情况处理可转换公司债券:①转换价格高于股票市场价值时,要求发行公司赎回债券并支付利息补偿金;②转换价格低于股票市场价值时,将债券转换为股份;③不进行转换,持有债券至到期日收回本息。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是较新颖的金融工具,对其定价理论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可转债的价值应该由普通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组成,而期权价值的确定是可转债定价中最困难,也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本借鉴了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并在必要拓展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机场转债实例,对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和应用模型作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运用B-S模型对可转换债券评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由纯债券价值及期权价值共同构成。文章通过引入Black -Scholes定价模型评估期权价值 ,对该模型在我国使用的前提条件、限制因素以及计算结果的调整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从理论上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及投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笑吾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5):103-104,F003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兼顾收益和风险的金融工具,股市经过长期的深幅调整,许多投资者亏损严重。投资可转换债券可以规避风险,同时在股市出现转机时又不失盈利机会。本文从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出发,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构成以及影响其投资价值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正确投资,控制风险,增加收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余玉苗  李孟莉 《新智慧》2000,(16):25-26
可转换债券是指根据发行契约可以在一定期限之后按所规定的转换比率或转换价格转换为发行企业股票的债券,它具有债权性证券与权益性证券的双重性质,因而又可称为混合性证券。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和发行企业都是非常有利的。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性大,投资风险小。一方面,持有人对发行企业具有强制性的要求权,可以定期获取利息收入,到期收回本金。另一方面.持有者可按规定选择有利的时机行使转换权利,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成为企业股东,享受股利和资本利得。体现了投资这种混合证券所具有的“下可保底,  相似文献   

18.
可转换债券定价的修正二叉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可转换债券这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在我国的不断发展,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对这种金融资产进行定价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重要意义.在传统的二叉树模型上加以一定的改进,使其能更适合可转换债券的特点,从而对可转换债券的定价达到更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祝焰  莫清 《新智慧》2004,(4B):38-38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兼有普通债券和期权特征的特殊证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以及转换为股份之前.应按一般债券进行处理。当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份或资本时,应按账面价值结转。可转换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与转换的股份面值的差额.减去支付的现金后的余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企业发行附有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为我国的证券市场增添了活力。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应用B-S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理论价值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B-S模型的估值结果与市场价格存在着一定的偏离,但偏离程度较小。这一方面说明用B-S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估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的可转债市场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发行方式、发行条件、相关法规的制定上,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