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小强 《上海保险》2006,(5):40-41,37
广东某纸品包装企业在投保财产保险综合险的情况下,于保险责任期限内的某日发生火灾(经查明,本起火灾非因被保险人及其代表故意或者纵容所致),造成作为企业生产原材料使用的麦草和龙须草大面积起火。据被保险人提供给保险人的事故发生经过载,火灾的发生时间为某日凌晨2点多时,但经过查证,消防部门接到报案电话的时间是该日凌晨3点12分。尽管被保险人在事故发生后积极的采取了自救措施,但由于报警迟延,消防部门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依然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
宋哲明 《证券导刊》2011,(34):95-95
相信大家对最近发生在手术室里的一起特殊火灾事件非常关注,因为其发生地点与处理上的独特而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事实上,手术室是火灾高发区。在美国,每年发生550-650起手术室火灾,平均每天发生两起,每年都有致死致伤案例。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将商家营业场所的火灾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一旦发生一些重特大火灾的巨额赔偿,利用保险公司的损失补偿功能,将会使受害群众能得到及时的经济赔偿,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本文就我国目前火灾责任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推广火灾公众责任险的五条意见。  相似文献   

4.
罗贤安 《上海保险》2014,(1):33-35,43
2013年年初,广东某电子厂(以下称为M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位于三楼的近千平方米车间烧毁,火灾产生的浓烟以及消防水造成整栋厂房污染,价值数亿元的精密电子设备受影响,损失巨大。这起事故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事实上,M厂已亏损多年,之前还发生过多起爆炸等保险事故。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保险巨灾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日集中和城市化加剧,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越来越严重。据报导,仅1992年的美国“安德鲁”飓风就造成179亿美元的保险损失,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造成的保险损失达126亿美元。另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报告《Sigma》(2000年第2期)的统计数字,1999年全球发生326起灾难,使10.5万人丧生,其中90%以上死于天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造成的保险损失达286亿美元,其中自然灾害引发的保险损失为244亿美元,人为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为42亿美元。1999年共有7起保险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巨灾,五场暴风和两起…  相似文献   

6.
孟德军 《上海会计》1997,(6):30-30,54
财政部颁布于1993年7月1日起实施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第144号科目商品削价准备,核算企业对库存商品预计可能发生削价损失而从成本中提取的削价损失准备。企业提取商品削价损失准备时,借记‘’商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发生削价损失时冲销商品削价准备,借记本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成本”科目。不实行商品削价损失准备的企业,发生的商品削价很失在当期损益中直接体现。显然,商品削价准备的预提,是为了按照江镇住原则正确反映各期损益情况。笔者认为,把计拨的商品削价准备以“商品销售成本”科目列支欠妥。商品削…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险》2000,(5):7-7
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特大火灾事故13起,死人、伤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7%和50%。发生的这13起特大火灾造成142人死亡,10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达3000多万元,其中一次死亡人数超过10人的群死群伤火灾发生5起。特别是3月份以来连续发生群死群伤的特大火灾事故:3月27日湖北省通山县北山林场发生特大火灾,  相似文献   

8.
保险与消防都是为了减少灾害,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一种目的一致性社会行为.但从国家赋予两个法律的具体执行部门和力度来看,相差甚远.消防部门是运用国家赋予的行政手段,本着"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着监督检查、建筑工程消防审核、验收、火灾原因调查、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行政处罚、紧急处置、行政强制等职权,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有一支训练有素,善于作战的灭火救援队伍,在火灾和事故发生后调动消防部队和器材装备,迅速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保险行业是利用国家赋予的经济手段,对投保企事业单位和各经济组织积极开展防灾防损工作.当其发生灾害时,对投保对象进行经济补偿,使其快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特殊企业,为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经营、安定人民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相信大家对最近发生在手术室里的一起特殊火灾事件非常关注,因为其发生地点与处理上的独特而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事实上,手术室是火灾高发区。在美国,每年发生550-650起手术室火灾,平均每天发生两起,每年都有致死致伤案例。只要进入手术室,医护人员及  相似文献   

10.
可瑞 《税收征纳》2005,(2):38-38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对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审批权限进行调整。从2005年度起,国家税务总局原规定银行、城乡信用社和其他金融企业发生的单笔(项)5000万元以上的呆账损失由总局负责审批改为由省级税务机关审批。对2004年及以前年度发生、尚未经总局审批的单笔(项)5000万元以上的呆账损失,也按调整后的审批权限处理。  相似文献   

11.
何沛 《中国保险》2001,(10):38-39
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是保险赔偿的基本责任之一。火灾作为意外事故,在火灾中损失的保险财产只要在有效保险期内,符合索赔条件,都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相应的经济赔偿。但并非保险财产因火灾损失都能得到赔偿,而且因第三者责任引发火灾致使保险标的烧损的在赔偿过程中往往还涉及到权益转让问题。  相似文献   

12.
火灾是造成财产保险公司巨灾损失的风险之一,小保额企财险经营中火灾风险已成为各家保险公司频发的风险点。案例一: 2004年6月8日晚,江苏太仓市某无纺布厂发生火灾,损失重大,几近全损,此次火灾原因是由于被保险人一号车间棉箱与梳理机之间电机产生火花所引起。该标的保险金额:15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准备金也称资产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根据谨慎性原则,定期或年度终了时对资产进行清查,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准备。实施谨慎性原则,合理估计风险损失,及时、足额提取准备金,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商业银行持续、稳健经营;有利于充分披露银行的经营风险,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安徽水利财会》2004,(3):37-44
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等,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人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  相似文献   

15.
企业坏账损失是企业的一项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故坏账损失亦称坏账费用,在我国,坏账通常是针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统称为应收款项)而言的。企业对坏账的核算,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直接转销法是指发生坏账时,将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从应收款项中转销,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人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 建阳地区地处闽北山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区共有林地面积2470万亩,森林复盖率为62.8%,木材积蓄量达1.09亿立方米,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多年来我区各级党政部门对森林火灾非常重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使火灾事故逐年下降,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森林火灾仍时有发生。1986至1987这两年时间里,全区共发生森林火灾661起,造成林木损失11.8万亩,价值4000多万元。不但造成林木资源的损失,而且直接影响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为了给林业经营者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保证森林资源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开展森林火灾保险,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自从去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各地保险公司对受灾企业认真及时处理赔款,充分发挥了保险的补偿作用,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大连石油七厂去年8月3日发生火灾,大连市保险分公司当天就主动派人到现场,查明损失,及时赔款53.7万余元,使该广在受灾后半个月就恢复了生产。旅大一位市委书记在检查该厂灾情时说:“幸亏保了险,否则经济损失得不到补偿,生产不能及时恢复,领导的责任也就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金融机构数据中心(以下简称机房)时有火灾事故发生,严重影响金融信息安全和各单位人员、财产安全。机房火灾较普通民用场所火灾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因及应对,现分析如下。机房火灾的特点1.损失大、影响广。机房火灾除直接导致机房基础设施、精密昂贵的系统设备等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外,还可能影响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严重时,可能导致金融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多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建筑物发生破坏的原因,大体分为四大类:一、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二、爆炸、火灾、飞行物全的附落选等城的建筑物破坏;三、因建筑工程的选点、设计、施工等诸多因素,造成建筑物本身的质量问题,发生的破坏损失;四、战争、军事行动或暴力行为;枋子辐射和污染等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经营必定承担风险,而风险即意味着潜在的损失。当损失发生时,商业银行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弥补,弥补的方式主要有清收、剥离和损益列支三种。现阶段,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尚处于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型的阶段,对商业银行损失弥补的认识还仅仅停 留在核算的角度,未能从资金运动以及更深的层次进行分析和研究,这对于商业银行及早化解经营风险,提升综合竞争力是不利的。通过对损失消化背后的资金运动的分析,作者认为,清收是商业银行弥补损失的首选;剥离对商业银行而言仅仅是为了账面好看而已;而损益列支必须要结合所得税管理方可起到弥补损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