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耕地只有1.39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而且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加,对耕地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人增地减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2.
张晓松 《财会月刊》2008,(3):I0003-I0003
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  相似文献   

3.
《蜀都房地产》2004,(8):5-5
日前,四川省政府转发了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和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关问题的意见》,规定按人均耕地多少确定补偿安置倍数。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外,全省所有征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一律按以下标准执行:人均耕地在1亩及1亩以上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不低于征用耕地前3年种植业的平均年产值的10倍;  相似文献   

4.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国土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29万,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2亩,是山东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市之一。市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比省政府规定标准高出28.5%。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量普遍偏高。3个省级开发区,近5年平均每亩固定资产投资额75.38万元,远低于省政府规定的160万元/亩的标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高度重视土地紧缺现实 这次论坛提出了在城镇化进程中节约土地资源的命题,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虽然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位居世界第三,但由于人口过多,再加上雨量分布极不均衡,气候条件差异过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6.
对于房地产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而土地资源的紧缺、稀缺,有可能成为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瓶颈”。从全国来看,1997~2003年耕地总量减少1亿亩。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4.2亩,我国仅为1.5亩,其中,600多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8亩的国际警戒线。按照粮食安全的要求,我国需要保有耕地1.216亿公顷,现有耕地1.234亿公顷,余地仅有180万公顷。  相似文献   

7.
《城市经济》2006,(5):7-7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大的全球性问题。我国国土有960万平方公里,但可耕地面积仅14.9亿亩。受多种因素的破坏和影响,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以每年1%的速度递减,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为1.19亩,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1/4,但却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去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土地资源十分宝贵;我国的能源也长期存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环境污染更是与工业同步增长,我国因环境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恶化了的环境更反过来使资源质量变劣,生产能力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环境双向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控制耕地流失守住18亿亩红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土地变更调查结果.到2006年10月31日,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而在10年前的1996年.我国的耕地数量还维持在19.51亿亩.10年间耕地少了1.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也由1.59亩降到1.39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全国有6个省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的人均耕地,已经低于联合国规定的0.8亩警戒线。到2010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已成了紧俏的特殊商品。我国土地人均占有量是很小的,为了永续利用,维持15亿人的吃饭问题,保持占补平衡,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整理,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但是,通过近几年对土地整理、改造项目建设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部分项目存在监管不严、建设进度缓慢、工程质量不高、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如何加大审计力度,做好对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的全方位跟踪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由2004年的1.41亩减少到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2005年.全国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18.2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  相似文献   

11.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2.
荷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仅0.9亩,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35人,堪称世界之最,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珍贵,自然条件也并不理起,20世纪50年代还款解决温饱问题的小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一跃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农产品出口大国,蔬菜,花卉等的出口量更是雄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3.
张怡 《上海土地》2009,(4):38-39
很久以来,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中国,似乎没有多大异议。不错,我国是世界上幅员辽阔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上我国地形复杂,人均土地占有量尤其是人均耕地占有量,比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要少的多。客观地说,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正推进土地"优供限供不供"政策,以"限供、不供"保障"优供",促进集聚发展、转型发展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节约集约用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省扬州市立足于人多地少、资源矛盾突出的基本市情,通过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模式,以土地要素投放方向和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节地是发展的必然选择扬州市土地承载压力巨大,人均土地2.14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5;新增建设用地空间有限,依赖增量扩  相似文献   

15.
平湖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长三角地区,陆域面积53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8.5万,人均耕地0.97亩。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6.4亿元,财政总收入51.6亿元,是一个经济较发达、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县级市。  相似文献   

16.
《乡镇论坛》2009,(19):39-39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某街道一位居民委员会干部来信说:我们原本是一个村民小组,由于连年征地,村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已经不足0.1亩,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撤销了村民小组的建制,农业人口全部转为非农业人口,土地全部收归国有,但一直由我们耕种。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2004,(1):51-56
海门市101平方公里,103万人,2002年人均0.82亩土地,GDPl50亿元,人均1_5万元;财政收入8.8亿元,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43位。至2003年银行存款余额153亿元。  相似文献   

18.
石康 《中国企业家》2011,(14):129-129
说到中国城市里的明珠“北上广”,我便想起几十年前流行于中国亩产万斤的故事。故事的诀窍只有一个,那就是夜里趁人不备,让人把一万斤粮食堆放到一亩地里,于是就有了亩产万斤。问题是,那一亩地以外的地里收成如何?中国总是喜欢说我们可以做到亩产万斤,而把那一亩地以外的土地说得模模糊糊,就如同中国总谈到GDP,但很不爱谈人均GDP。  相似文献   

19.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最东部,下辖三区三县,2011年年底土地总面积4042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城镇化率达60%,人均土地面积2.64亩,仅为全省人均面积的81.7%。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厦门市土地面积1699平方公里,仅占全省的1.3%;人均耕地0.17亩,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8%,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匮乏;近一半土地是山地,地域狭小,可建设用地极其有限。在破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两难”中,既要管住土地不失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