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啤酒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啤酒市场无论品牌集中度、竞争程度,还是营销水平均为全国之最。国内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啤酒市场,啤酒销量巨大,国内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的跳板,这一切都注定了广东啤酒市场要成为国内啤酒巨头及各地方诸侯争相抢滩的重点。然而,面对激励的的竞争,广东啤酒行业何去何从?如何在激励的竞争中取胜?是广东啤酒行业中每一厂商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广东啤酒行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广东啤酒行业目前存在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为广东啤酒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见解独特,立意创新,具有较高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2.
蒋明霞 《江苏商论》2011,(6):150-152
当前中国啤酒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中小啤酒企业的生存难度加大。文章分析了国内啤酒行业的现状和中小啤酒企业发展策略,并对中小啤酒企业发展策略实施途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旭 《销售与管理》2010,(1):142-143
2009年11月8日,美国啤酒“老字号”蓝带啤酒“剑走偏锋”,携中国第一款橡木桶啤酒——蓝带2844粉墨登场。300元一瓶的啤酒,让中国众多“啤酒爱好者”一片哗然。作为最早登陆中国的洋啤酒,蓝带啤酒曾经在中国市场谱写辉煌,而在上世纪末的辉煌之后,因为市场表现平淡,蓝带啤酒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蓝带啤酒高调”亮剑”,300元的啤酒让蓝带品牌在中国啤酒市场上“一览众山小”,甚至对其它品牌形成了”恫吓”。面对公众的质疑,蓝带啤酒信心十足,似乎在告诉人们——”哥玩的不是价格,是实力”。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我国中小型啤酒生产企业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将掀起我国啤酒企业新一轮的兼并浪潮,这一浪潮会把我国的啤酒行业引向何方?国内众多的中小型啤酒企业又将何去何从?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啤酒行业的特点,探讨了入世后啤酒行业的竞争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型啤酒生产企业相应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乔均 《中国广告》2002,(9):64-66
中国洒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已经形成白酒、啤酒和葡萄洒三足鼎立的局面。三种酒的增长唯以啤酒市场的高增长率而让人看好。在啤酒市场上,以国产的青岛、燕京、金星、哈尔滨啤酒等品牌和以百威、喜力、嘉士伯、蓝带啤酒等国外洋品牌形成了对抗的两大阵营。啤酒广告投放多以电视和平面相交互,现择取啤酒市场中本土和洋品牌的"领头羊"青岛啤酒和百威啤酒为例,从其平面广告投放策略的比较以管窥其市场营销策略。一、市场投放总量比较百威啤酒和青岛啤酒2001年市场平面广告投放分别增长了78.7%、207.2%。2000年百威啤酒的平面广告投放额是青岛啤酒的3.1倍;2001年百威啤酒的平面广告投放额只有青岛啤酒的1.8倍,很显然,青岛啤酒加大了平面广告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终端营销策略分析谈广东啤酒业在销售渠道上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啤酒市场最发达的地区,广东啤酒市场无论品牌集中度、竞争程度,还是营销水平均为全国之最。国内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啤酒市场,啤酒销量巨大,国内企业进军东南亚市场的跳板,这一切都注定了广东啤酒市场要成为国内啤酒巨头及各地方诸侯争相抢滩的重点。那么,作为啤酒商家,何以在激励的竞争中取胜?是广东啤酒行业中每一厂商都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仅从重视销售渠道的角度,分析了广东啤酒行业终端营销的具体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得到广东啤酒行业之启迪。  相似文献   

7.
蒋承麟 《商》2014,(40):72-72
波士顿啤酒公司是一家成功的美国上市企业,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末其股价出现了波动。案例中分析了波士顿啤酒公司的战略与二十世纪啤酒市场的情况,并指出波士顿啤酒公司有发展淡啤酒领域的想法。本文整理了波士顿啤酒公司历史上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案,分析该公司市场营销方面的信息,并以此提出对该公司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经济冬天面前,是无奈的躲藏,还是积极发现和寻找机会?显然,有眼光和有胆识的企业会选择后者。就在这个别样的冬天和临近岁末之时,本月9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朝日啤酒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啤酒集团3家国内外知名啤酒企业,联合上演了一幕贺岁剧,过瘾之余,更多的是给人以信心和启迪。记者赶往烟台了解到,这次三方共同签署的协议是,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与朝日啤酒伊藤忠(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啤酒集团,共同组建烟台啤酒青岛朝日有限公司。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与烟台啤酒集团将分别向青岛啤酒转让各自持有的2%和37%的股份,从而使三方对烟台啤酒的控股比例变更为:朝日啤酒51%,青岛啤酒39%,烟台啤酒10%。对于此次合作,各方的综合评价是,由此实现了通过资本运营平台的合作联盟撬动供应链的协同共赢,开创了中国啤酒与外资啤酒合作的新模式。除此之外,笔者还有自己的另外感受,相对于以往国内啤酒龙头青岛啤酒的并购与合作区域而言,青啤此次与烟台啤酒深度合作突出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过多年整合与扩张并举的青岛啤酒,越加重视其合作伙伴的资产优良性,而非简单的拿来主义;二是早已有之的青啤与烟啤合作还说明,长期的青烟威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状态,...  相似文献   

9.
王培才 《商场现代化》2006,(34):241-242
近几年来,国内啤酒市场竞争的异常激烈。在丽水市场上,本土企业燕京仙都啤酒与温州的双鹿啤酒、台州的红石梁啤酒等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不断展开营销战。本文着重分析了燕京啤酒(浙江仙都)有限公司为了应对双鹿啤酒与红石梁啤酒的挑战,保卫丽水市场,如何有效制定和实施的营销策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消息,中国啤酒市场行业第一品牌雪花啤酒,在2011年的啤酒销量历史性的突破了1000万吨。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位居全球前五。  相似文献   

11.
录一  Hulu 《商务旅行》2012,(9):108-109
上海有自酿啤酒的酒吧不少,但THEBREW绝对能排进前三,要说是第一也并不为过。这里的自酿啤酒种类全上海最多,来自新西兰的酿酒师LEWN总共酿造了6款手工啤酒,搭配THECOOK的各种小食,让你尽情享受啤酒带来的爽快感受。这间新开的餐厅兼酒吧位于浦东嘉里大酒店,为了做出最好的自酿啤酒,酒店特别在餐厅里搭建了三层的迷你酿酒工厂,每4个礼拜就有300升啤酒出炉,随时随地让你享受真正的新鲜啤酒。如果是第一次去THE BREW,我会建议你点一份啤酒试用套装,这样,6款特色啤酒就能一次性全部尝到。这6款自酿啤酒中的5款常年供应:SKINNY GREEN(低脂有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啤酒企业并购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而汹涌澎湃。中国啤酒引进外资最早是在1984年,在江苏成立中外合资江苏三得利啤酒有限公司,这是外资进入中国啤酒产业的序曲。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喜力、生力、科罗娜等世界啤酒巨头陆续来中国市场报到。1995年5月,英国巴斯啤酒集团联姻吉林金士佰,随后,世界第一大啤酒商AB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世纪初期啤酒的引入开始,我国啤酒行业的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啤酒产业从无到有,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销量超4200万千升的啤酒生产大国。从全国范围看,啤酒销量虽持续增加,但外资参与竞争、啤酒企业经济效益呈规模效应、增长趋势变缓、西部地区增长快于东部地区的增长。啤酒寡头企业纷纷将自己的战略版图延伸到西部地区,包括新疆。  相似文献   

14.
发酵是啤酒生产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啤酒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发酵的效果关键在于温度控制。为此本文针对国内外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内啤酒发酵温度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零起步成长为行业老大需要多久?华润雪花啤酒的回答震惊业界:十五年。雪花啤酒以此证明,在中国啤酒市场上已经磨砺出了比肩全球啤酒巨头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梁剑  闫治民 《华糖商情》2001,(22):22-23
21世纪,河南啤酒工业义步入了一个新阶段,河南省啤酒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究竟如何?笔日前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铁山先生。张先生用企业家的眼光,站在战略的高度刈‘河南啤酒工业发展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对如何促进河南啤酒正业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对指导河南啤酒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采访记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市场上,啤酒品牌繁杂,而且多以地方品牌为主,能够在全国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的全国性品牌,目前还没有出现。因此有人认为,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的啤酒产业充其量只是小打小闹。对于这个说法,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总经理、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福成极不服气。 2000年8月 18日,青岛啤酒花费2250万美元闯入北京地界,一举收购了北京“五星”和“三环”两家啤酒企业。此次抢滩收购。“青啤”在北京地盘上拥有了年产40万吨的生产能力,这显然形成了对北京啤酒老大燕京啤酒的巨大挑战。 与此同时,燕京啤酒集…  相似文献   

18.
王匡 《广告大观》2008,(1):134-135
背景 雪花啤酒自2005年以来在全国推广创性消费者活动,目标是希望雪花啤酒的品牌个性越来越被广大的啤酒消费者认同。当很多快速消费品企业还依靠电视广告轰炸和终端促销搏杀市场时,雪花啤酒已经将目光转向了互联网,2006、2007年雪花啤酒联手网络营销专家龙拓互动,开辟了网络营销新战场,勇闯网络天涯。  相似文献   

19.
啤酒行业向来不缺乏故事,第一梯队有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三家企业,这几年打得难解难分。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采用积极扩张的策略,十年的时间从几十万升激增到近千万升的产能,雪花的并购狂潮加剧了中国啤酒行业兼并重组的速度,使国内啤酒企业从2000多家下降到目前不足300家。  相似文献   

20.
用我们的激情酿造消费者喜好的啤酒,为生活创造快乐。肩负的使命,造就了百年历史的啤酒酿造专家。一百年来,青岛啤酒经受住不断变化的商业诱惑,只做啤酒,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商业气质。一百年的坚持,源于一百年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