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地农民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的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国家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以及征用后,农民权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致使很多失地农民处于"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境地(白津夫,2005年).那么,如何保证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权益不受损失,如何解决农民在土地征用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应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其提供养老、医疗、就业、培训等保障。  相似文献   

3.
罗义翀 《乡镇论坛》2010,(10):23-23
当前,各地都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许多城镇周边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这些人由于失去土地而成为新一代的“下岗农民”。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现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各地区传统的以土地为中心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随之受到巨大的冲击.土地征用的发生,直接导致农村人口中的老年人失去了老年生活的依靠、中青年人失去了就业领域、未成年人失去了未来本该享有的就业和收入的权利.针对榕江县土地被征用农民所进行的调查表明,这三个问题已成为农民在征地之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补偿费使用监管的加强以及征地补偿措施的创新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直接产生的最重大的民生问题,是因城市化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大开放、大发展,中国城市化高速推进,在城市扩张中,农村土地征用力度越来越大,农民失去土地进入城市的越来越多,农民以离开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  相似文献   

6.
就业难、补偿低、社保不健全等成为城镇化过程中困扰失地农民的突出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大国,而土地是农业之根基、农民之根本,是农村多功能社会保障的载体。失去土地的农民,路在何方?所谓失地农民,主要是指我国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因建设征用、占用农用地而失去土地合法经营权的特殊农民群体。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根本性的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7.
张秦  刘朴  王政 《中国就业》2011,(1):21-22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被依法征用,更多的农民将离开土地,农转非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一旦被征用,衣转非人员的生活就意味着失去了基本保障,就客观存在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现象。解决农转非人员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失去土地的农民(以下简称失地农民)生活和就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土地被越来越多的大量征用,城市越来越多的“少地”或“失地”农民,将随着征地量的增大而增加,许多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成了“下岗”农民,仅有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被分光吃光后,没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给农村,给城市乃至给整个社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转为非农业用地。农民不得不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失地农民。据估计,目前我国完全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可能高达6000万人,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嘉兴市在加快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的面积较大,从1993年至今,嘉兴市区城市规划区内累计征地6.5万多亩,涉及失地人员4.86万人.如何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与土地承包之间的关系,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嘉兴市从1993年起,开始探索"土地换保障"的征地新机制,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得到长期的基本生活保障,城市化得到稳步推进,达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在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民一旦失去土地,便处于无土地、无工作、无保障的"三无"状态,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因此,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便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依赖土地而生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当前农村社会生活中的土地征用却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无不与我国土地征用法律、法规不完善,土地征用管理不当有关。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土地征用法律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将就抚顺市农村土地征用的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剖析,浅析解决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不断地被征用,土地给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很多农民逐渐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转变为城镇化农民,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分析城镇一体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养老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指出对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是指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因工业化、城市(镇)化进程的需要被征用,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失去土地,由农村人转为城市(镇)人的人员。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事关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脱贫致富的根本利益,对平稳化解“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臧剑锋  赵森 《活力》2011,(6):64-64
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50年代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当时对于保证国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制度的缺陷就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7.
李润龙  李秉刚 《活力》2009,(6):38-38
土地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既是重要生产资料和财产.也是人民安身立命之本,还是重要的环境资源要素。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土地征用中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缺陷与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地征用中,由于土地制度和保障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权益受损。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保障农民土地产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土地财政”;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从《物权法》看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发端于计划经济时代,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条例为中心的土地征用制度法律体系。然而,目前土地征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土地征用权过度使用、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等问题。《物权法》的实施在意识形态和实践等许多方面将对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物权法》在解决土地征用权行使合法性和土地征用合理性、协调公共利益和私权利矛盾、保护农民权益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郭玉杰  孙冬梅 《活力》2010,(7):29-29
土地征用是政府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依法强制取得他人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国外学者认为.征用权是最高统治者在没有征得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将财产用于公共目的的权力。是政府与生俱来的权力。土地征用作为宪法特权,其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当交易成本很高时,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可能比市场交易更有效率。千年来.我国农民一直沿袭着“土地和家庭保障”模式,农民的生、老、病、死完全依赖于自身及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