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近年来大多数单位都采用人工催熟提早育苗的方法。笔者于2003年、2004年,采用亲蟹人工催熟提早育苗,并同常温海捕抱卵蟹育苗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南屏县“半村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十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3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6万多只。现将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牡蛎即日本真牡蛎,是广盐性品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我国七十年代末从日本引进苗种饲养。通过几年人工育苗试验,已基本掌握从亲贝选择、诱导催产、幼虫饲育到采苗等育苗技术和工艺流程。现在,对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农民科技培训》2005,(9):24-25
(接上期) 三、海胆育苗 海胆的人工育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海胆浮游期的培育,二是稚海胆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我刊特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唐天德先生撰写本专题讲座。唐先生在从事水产科研工作30年中,刻苦研究,注重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尚的科研职业道德,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及部级、省级和市级多项奖,并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年来唐天德先生在长江河豚鱼解毒食用及综合利用研究,中国对虾大面积养殖及人工育苗试验,梭鱼全人工繁殖及养殖研究,河蟹人工育苗及养殖试验,鲤鱼全人工繁殖及养殖研究(联合国FAO项目),中国对虾弧菌病防治研究,罗氏沼虾人工海水的育苗及养殖研究,鱼、虾、蟹、鳖…  相似文献   

6.
紫石房蛤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石房蛤的育苗设施同其他贝类的育苗设施相差不多。一般育苗池的面积15m^2-20m^2,进排水方便,人工充气设施完善。室内用黑布帘遮光,光照强度控制在1001x以下,通风良好。  相似文献   

7.
河蟹人工育苗技术产业化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组东辛集团河蟹人工育苗技术产业化项目,在1995年首次试产100公斤蟹苗基础上,1996年上半年购置亲蟹1吨,产蟹苗430公斤,创产值330万元,获利105万元,下半年依据市场走势,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至12月...  相似文献   

8.
乌宁  王宏 《致富之友》1997,(11):13-13
麻黄是一种中药材。它的枝、叶和地下茎、根都有药用价值,主要成分是麻黄碱。近几年,随着出口量的不断增加和国内生产力的提高,野生麻黄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迫使人们把眼光转向人工栽培上,使麻黄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作物。近几年来,我们科技人员进行了人工栽培麻黄的技术研究,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人工栽培麻黄,在掌握技术、土地状况良好、水源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采用直播方法。但由于麻黄种子价格昂贵,如果大面积直播栽培,一次性投入太大,所以生产上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进行繁殖。一、育苗育苗是麻黄生产中的第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云霄县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环节,即养殖环境、繁殖习性、室内暂养促熟、基础饵料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对其人工育苗提出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河蟹工厂化人工育苗已进行多年,由于工厂化育苗成本高,风险大,生产的蟹苗养殖成活率低,而逐渐不被蟹民接受,导致大部分生产厂家亏损。近几年在我市又兴起了河  相似文献   

11.
人工工,一化梭子蟹育苗,亲蟹培育是其中关键之一,亲蟹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孵出的幼体质量,甚至影响整个梭子蟹育苗的成败。近几年,梭子蟹育苗倍受重视,不少育苗场利用现有设施进行育苗室内亲蟹培育,有的取得较好效果,而也有的由于技术措施不当,造成亲蟹大批死亡或抱卵蟹流产,影响育苗生产。现根据本人经验,谈谈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 三疣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其生长速度快,人工养殖当年可长成商品蟹,是人工增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但是我区目前用于养殖的梭子蟹苗种基本上来自于自然海区。为了提高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水平,促进我区梭子蟹养殖产业化的发展,笔者于1999-2000年进行了梭子蟹生产性人工育苗试验,获得了成功并初步摸索出了符合舟山实际的育苗方法。到将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要点归纳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3月10日,连江县第一批水产苗种人工育苗企业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已完成。这是该县今年实施渔业生产"两证"制的一种。 据了解,连江县目前共有大黄鱼、对虾、牡蛎、鲍鱼、海带、紫菜等各类育苗企业113家,其中发展速度较快的是大黄鱼育苗业。为此,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重要水生动物苗种、亲体资源,维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连江县决定,对育苗企业实施许可证制度。(连江县委新闻科吴安钦)  相似文献   

14.
日本西氏鲍与皱纹盘鲍杂交育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1986年从日本长崎引进盘鲍至今,人工育苗和人工养殖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目前养殖生产中出现很多问题,突出表现为种质严重退化,养成周期长、成活率低、抗病力差,尤其是近几年稚鲍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大面积蔓延,造成稚鲍大批死亡,严重影响了鲍养殖生产的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人工育苗所采用的种鲍亲缘关系太近,产生近交衰退,造成种质退化。为了搞好种质的优化复壮,为此,笔者从2004年春季从日本引进了西氏鲍进行驯养,在2005年秋季开展了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青蛤(Cyclina sinensis),在莱州湾地区俗称乌丁、铁蛤蜊,自然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滩涂,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重要的海水增养殖品种。过去,青蛤苗种以自然采捕为主。但目前随着自然资源的衰退,和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自然苗种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大力开展良种资源保护,推行人工苗种产业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1995年-1997年青蛤土池育苗、2002年-2003年全人工工厂化育苗研究基础上,依靠国家和地方共同投资,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由于自然蟹苗的逐年减少,河蟹人工育苗迅猛增加。特别是从去年以来,育苗像雨后春笋一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我国河蟹人工育苗场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轮虫是养殖鱼类仔鱼理想的开口饵料,营养价值丰富,并且含有鱼虾幼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在育苗水体中投喂时,轮虫速度动作慢,水层中分布较均匀,不仅保持其营养素的稳定,而且对水质的污染极小。近年来,水产动物人工育苗逐渐走向企业化生产。能否提供优质、足够数量的轮虫,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水产动物人工育苗的成败。现将人工培养轮虫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70年代末,美国科研人员先后完成了南美白对虾种虾的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殖的科研攻关,在中南美洲已形成产业化发展。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1992年8月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获得成功。但南美白对虾受种虾成熟及育苗技术的影响,我国至今未能大规模生产种苗,现综述国内外有关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淡水充沛,水质优良,水温适中,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发展黑脊倒刺鲃养殖条件优越。黑脊倒刺鲃在我省开展人工养殖已有10多年的历史,早期,由于人工育苗初见成效,养殖规模仅停留在初始阶段。虽近几年来,由于黑脊倒刺鲃人工育苗技术逐渐成熟,育苗总量增大,能提  相似文献   

20.
目前梭子蟹的苗种来源主要还依赖于海捕天然幼蟹或利用对虾育苗设施繁育的蟹苗,其数量有限,且养殖成活率又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梭子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梭子蟹的苗种来源问题,进一步推进梭子蟹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我站承担了绍兴市科技局下达的“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高产技术研究”项目,在自然条件下,开展了三疣梭子蟹土池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