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适应国际信托业发展趋势,我国信托业将面临市场化的整合和重组。加快我国信托业发展,必须遵循国际惯例。本从发展战略出发,多角度探索中国信托业发展及建设中国金融控股集团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托业从90年代末期,按照国家“调整整顿、撤并精简、规范制度、引导发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重组、撤并、分业经营等重大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很多人对其发展方向甚感渺茫,原因就在于未明确信托业的市场定位,使得信托业与银行业交叉甚多,竞争秩序混乱。正确定位信托功能,已成为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经历了多次整顿的信托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大量的储蓄存款、公益基金为信托投资机构开展基金信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本文从国外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信托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全面开展资金信托、动产及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部分投资银行业务等各项信托业务的时机尚未成熟,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充分论述了我国信托业应以投资基金信托业务作为重新启动的战略突破口,提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当前应重点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公益基金管理等三项投资基金信托业务。  相似文献   

4.
金融信托是金融业务的一个主要组武部分,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有效融通资金,合理融通财物,提高经济效益,促进金融发展等作用。新中国的金融信托业对我国的经济繁荣和金融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金融支柱。然而,一个时期以来,金融信托业陷入了发展、生存的困境。探究根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尝试从我国金融信托业发展的主要历程、现状等方面做简要回顾分析,探索我国金融信托业的发展方向。一、新中国金融信托业发展简历及现状新中国金融信托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5.
信托的本质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而在现代社会具有了金融机构的特征,因此现代信托是财产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的有机统一。随着现代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演变,信托从其基本的财产管理职能派生出了一系列新的职能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信托业自改革开放20年来的违规、整顿、再违规、再整顿的怪圈中极不平静地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信托业定位于对银行信用起拾遗补缺的作用,而没有执行信托“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真正职能。因此,信托业在我国的定位是被扭曲的。中国的信托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信托业的无育经营已对整个金融乃至经济体制的稳定造成冲击。在新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下,正确定位是信托业走向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目前应该对信托业做彻底的调整。我们必须本着坚持信托的本质特性和符合我国特有的国情这两个原则来规范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在已经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框架下,当前应以灵活的思路处理好信托业规范整顿和未来的发展这一对矛盾,并明确中国信托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信托业进行的三年多的清理整顿,目前已基本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更为信托业的发展提出了制度保证。本文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托业务品种,对推进我国信托业的业务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信托业进行的三年多的清理整顿,目前已基本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更为信托业的发展提出了制度保证.本文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托业务品种,对推进我国信托业的业务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信托业现状与发展战略选择宾有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金融信托业既面临挑战,又遇上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亟需借鉴国际金融信托业的经验,认真研究和探索我国金融信托业的发展战略。一、我国金融信托业的现状(一)发展速度很快,但目标...  相似文献   

9.
抓住机遇加快信托业务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 《西安金融》2003,(4):42-42,44
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信托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托有关法规的颁布又为信托业的规范发展创造了条件。本文就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快信托业务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日益完善的信托法规为信托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后,各地银行、财政部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信托业发展可谓经历了一波多折的,从初期的巅峰700余家,经过治理并重新登记,到2012年年底的68家。信托业从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了我过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方洁 《青海金融》2008,(6):24-27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托业成为唯一可以同时横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市场的尖端行业。我国的信托业虽然进行了五次大型的清理整顿,至今却未能发展壮大起来,究其原因是缺乏合理的战略定位。本文通过我国信托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劣势分析,试图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我国信托业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相似文献   

12.
刘通 《金融科学》2001,(3):87-89
我国信托业自1979年恢复以来,其发展便与整顿如影随形。这期间,我国信托业经历了1982年、1985年和1988年的清理整顿,到1993斫,出于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秩序规范的需要,对信托业又一次进行严格管理和整顿,并实行了银行业与信托业的分业经营和管理。1998年启动的这一轮整顿已经是近20年来的第五次,中国人民银行为此举确定的目标是:让信托业与银行业、信托业与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回归本位,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13.
师威 《中国证券期货》2012,(11):220-221
从回顾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开始,指出我国目前信托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信托业的一种可供将来参照的发展模式-信托业兼营银行业,并从产权的角度提出我国信托公司也因进行股份制改造并适当的引入民间资本入股或组建新的信托公司,既有利于提高效率又有利于防止新的市场垄断。  相似文献   

14.
周树立  周雯霞 《新金融》1990,(11):20-22
我国金融信托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至今已有十年了。十年来,金融信托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到1989年末,全国共有各类金融信托机构约800家,金融资产已达895亿元。在我国金融信托业恢复十周年之际,回顾其发展历程,分析其利弊曲直,吸取其经验教训,对我国金融信托业今后的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信托业已经发展为我国四大金融行业支柱之一,行业排名超过证券和保险取次于银行。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信托业以其风险防范的现实状况,总结信托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我国信托业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信托业自80年代初恢复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托业的发展对弥补银行信用不足、引进外资、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拓宽投资渠道,扩大金融服务,活跃市场经济,立下了功劳,做出了贡献。随着金融业分业经营、规范管理新格局的形成,信托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托业的准确定位成为规范经营和走向成熟的基本前提。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机遇,改革信托业长期以来充当“小银行”角色的状况,充分发挥其社会理财、长期融资、中介服务和直接投资四大职能的作用,逐步确立其在我国日渐形成的多元化的地…  相似文献   

17.
开放格局下中国信托业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成 《中国金融》2005,(4):22-24
中国信托业在“一法两规”框架下已经走过了两年多的历程,在多变而纷乱的复杂环境面前,信托业表现出难得的沉着、内敛和从容。整个行业在稳步有序推进和发展的同时,其各个层面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历炼:从行业监管到自律,从治理结构到风险防范,从产品创新到盈利模式,从法律完善到制度健全,从管理能力到人才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信托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9年恢复金融信托业务以来,我国金融信托业经历了五次大的治理整顿。随着“一法两规”的颁布实施和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成立,金融信托业目前正处于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时期。从行业发展的实践与规律来看,为避免金融信托业重复走入“发展——整顿——再发展——再整顿”的怪圈,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之观念。实现金融信托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认识并发挥行业的独特比较优势,确立科学的市场功能定位,创造适应经济发展的信托市场与有效的信托产品供给,以及建立完善的分层次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信托业所走过的路程 自1979年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恢复信托业务以来,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大的起落。  相似文献   

20.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为信托业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创新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在经营理念、运作方式、制度创新、公司治理以及市场功能的培育和发展等方面又面临新的挑战。推动我国信托业健康稳定发展,除了加强政策层面的引导扶持,完善信托法规制度等外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