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人将银行不良贷款形象比喻为“冰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小。于是,一些银行开始探索运用“苹果理论”来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对尚有价值的不良资产进行“急速”处置,打包处置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数以万亿元计的不良贷款处置价格需要评估,在界定了相关的若干基本概念后,提出了两大实用方法,对亏损的欠贷企业作“模拟清算评估”,求取其清偿率,进而据以计算不良贷款的处置各,此谓之“模拟清算法”。对“税后利润或亏损额+全部贷款利息”为正值的欠贷企业,用同口径折现率求其未来持续经营期的“税后息前利润的现值”,即企业整体资产现值,据此计算清偿率与不良贷款处置价格,此谓之“税后息前收益现值法”,并简要评介“无负债利润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严红波 《中国金融》2004,(13):55-5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战略安排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从宏观经济发展和金融业有效运行的战略高度,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进程、相关资源以及配套环境进行综合的部署和支持。首先,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置于国有商业银行整体改革和重组的框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部化解以及不良贷款外部处置的方式和时间安排需要与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机构重组的战略和进程相结合,需要与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目标相联系。在消化和处理不良贷款存量的同时,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过度增量。其次,调动财政、外汇储备和其他资金等综合的资源来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表外资产回表加快和监管标准趋严等形势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暴露加快,尤其近期若干事件的爆发也显示当前商业银行业不良贷款的规模大、增速快和处置难等特点,其中抵押类不良贷款也明显出现抵押资产价值不足、处置难度大等风险,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长期发展.不良攀升承压之下,也为商业银行的抵押资产价值评估与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评估机构、抵押资产、银行操作风险等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的成因从评估机构、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等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运作情况看不良贷款的处置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民生 《中国金融》2002,(1):25-26,28
处置和降低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当前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是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措施。按照戴相龙行长在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看出的“紧紧围绕降低不良贷款,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的要求,最近,人行武汉分行长沙办事处处置不良贷款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旨在通过重点剖析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研究和落实加强对不良贷款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鑫 《海南金融》2020,(2):21-25
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比较了美国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和2008—2013年的次贷危机期间化解处置中小银行风险的实践经验,研究发现FDIC在中小银行风险预判、问题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置及中小银行监管处置权责划分等方面的经验对防范化解我国中小银行风险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中小金融机构倒闭,但并未严重冲击美国经济,也未引发社会恐慌,这主要归功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灵活高效的处置手段,也再次彰显了有效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危机中,FDIC创新其问题银行的处置方式和手段。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立法进一步强化了FDIC的监管职能,这些对于中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个人类业务在全行业务战略地位的确立,个人类贷款在全行贷款中的占比将逐年上升,个贷不良问题也日益突出。资产保全催收处置不良个贷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新暴露的不良个贷的速度。因此,必须加快个人类不良贷款催收与处置工作,才能实现个贷不良大幅度降低。笔者认为,对个人类不良贷款实行集中经营处置,是加快个人类不良贷款催收与处置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对部分个人类不良贷款实行集中经营处置,以保证个人类不良贷款催收处置进入“快车遒”,凸现资产保全专业化处置的优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11日,美国储蓄管理局(Office of Thrift Supervision,OTS)宣布,关闭印地麦克银行(IndyMac Bank,全称为独立国家房贷公司——Independent National Mortgage Corporation)。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随即被任命为看护人(conservator),负责对印地麦克银行的处置。印地麦克银行是美国历史上在OTS监管下破产的最大的储蓄机构(thrift)。FDIC估计,印地麦克银行的处置将耗费FDIC大约40到80亿美元,占FDIC存款保险基金的10%。  相似文献   

10.
一、对存量不良贷款处置方法的探讨(一)利用资产证券化手段处置不良贷款中国工商银行2004年4月8日在北京分别与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诚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相关协议,对账面价值约26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进  相似文献   

11.
毛志恒  高骏 《浙江金融》2001,(11):18-19
不良贷款如何有效处置已成为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经营资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处置不良贷款的政策措施较多,关键在于实际操作较多,关键在于实际操作能否取得实质性的成效。近年来,桐乡市农业银行在有效处置不良贷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为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加强资产风险的管理工作,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外滩支行在分行范围内首家成立了不良贷款处置中心。中心围绕总行提出的2001年度为信贷资产质量攻坚年这一要求,力求加快不良贷款处置机制和手段改革创新步伐,努力探索清收专业化、手段多样化、机制市场化的不良贷款经营管理新路。中心成立至今虽有短短8个月,尚处在磨合成长期,但中心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积极探索,高效运作,做了大量深入、扎实的基础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累计处置支行三项不良贷款本币4.2亿元,外币50万美元,以物抵贷3704.5万元,转化不良贷款2.88亿元。6月底支行三项不良贷款较年初下降本币3.3亿元。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力保7082万元央行票据的成功兑付,从4月20日再次吹响了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大会战的号角,发起了票据兑付的最后冲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4月21日至28日,8天时间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共2256万元,不良贷款比4月20日净降939万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各行年报入手,分析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及其基本发展趋势,并就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次剥离不良资产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描述。作者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增加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将变相的折扣处置变为直接的折扣处置;直接通过大量新增贷款来稀释不良贷款是一把双刃剑,稀释不良贷款的同时可能提高每年的新增不良贷款比率;银行与触AMC合作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二次剥离的类型将采用商业性和准商业性剥离的方式,各种方式的结果将在实施前被谨慎评估,以保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能够从不良资产中脱身和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农业银行经过两年多的不良资产集中经营管理,目前已进入了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处置作为不良贷款抵押物的房地产来收回贷款本息,成为清收不良贷款本息最主要的途径。然而,要处置贷款的抵押物房地产并非容易。笔结合在实际清收工作中碰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刍议县级农行处置不良贷款房地产抵押物的难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将银行不良贷款形象的比喻为“冰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小。于是,一些银行开始探索运用“苹果理论”来处置不良贷款,对尚有价值的不良资产“急速”处置,打包处置也就“应用而生”——贷款打包悄然走来“打包处置不良贷款,既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一件大难事”,“要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全面推动打包处置工作。要积极探索,多  相似文献   

17.
抵押资产:市场价值亦或抵押贷款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贷款抵押资产评估问题由来(一)抵押资产评估价值变现率低下的现实 不良贷款一直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主要障碍,是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从2000年四季度开始,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开始实现“双下降“。然而,不良资产存量较高、不良贷款率高位徘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是以国家法律法规、财经纪律、人民银行、银监会和总行相关规章制度为依据,全面分析造成贷款形成不良的内外部因素,准确评价不良贷款各环节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并对不同时期形成的不良贷款,依据当时的规章制度,客观公正地对责任人进行责任认定和处理的全过程。不良贷款的责任认定与追究,是不良贷款处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资抵债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盘活不良贷款的重要途径。然而受市场、管理、中介和政策等因素影响,抵债资产实际价值在管理、评估和处置中不断"缩水",形成所谓的抵债资产"冰棍效应"。金融机构如何构建有效的抵债资产管理和处置机制,削弱抵债资产"冰棍效应"意义重大。一是市场价值损耗,有效资产缩水。《物权法》第180条规定的七大类  相似文献   

20.
李金权 《云南金融》2012,(7X):178-178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深入和实力的增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在不断加大,处置方式也呈多样化,有人行票据置换、政府扶助和自身核销等方法,这些不良贷款处置后便形成了表外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后,表外不良贷款的金额在不断增加。本文拟从为保全信贷资产,盘活沉淀资金入手,浅论农村信用社表外不良贷款的清收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