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融电脑》2006,(8):84-84
中国人民银行7月18日发布消息说,该行将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为企业信用数据库),并设立征信中心,承担企业信用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当前征信系统包括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企业征信数据库2006年7月底完成了由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向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切换,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刮2007年6月末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  相似文献   

3.
目前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分为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个人征信系统”)。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相关用户可以登录人民银行的服务器进行征信信息的查询。  相似文献   

4.
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包括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信用卡、担保等信用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目前主要是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企业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满足商业银行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的需求.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如果对信用信息基础库稍加完善,就能为宏观调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企业征信系统”)实现全国联网运行。截至2007年底,全国企业征信系统收录的企业和其他组织数量达1331万家,其中有信贷记录的企业及其他组织达612万家,接入顶级金融机构914家,查询网点6.6万个,2007年全年日均查询量达8.1万次。随着企业征信系统在全社会的广泛使用,数据质量的问题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企业征信系统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贷款贴息项目申报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符合条件的企业奔走相告,希望能够获得这一项目贴息,给企业带来资金和经营上的优势。各企业积极准备材料,贷款行也给予高度配合。在湖南,近百户企业的申报材料集中到了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经过严格、细致的筛选之后,三分之一的企业被否定了申报资格,原因是企业申报材料中的信息与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记录的信息不符。  相似文献   

7.
周宏 《黑龙江金融》2006,(12):61-61
2006年07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正式启用。该系统目前运行平稳,贷款卡管理、信息查询等主要功能使用正常,但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系统功能有待完善。一、系统存在的问题1.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要求企业申请人提供对外投资信息。目的是及时发现企业的资金链条,查找企业之间内在的关联关系,防止个别企业暗中进行非法资产转移甚至逃废银行债务。有此相关信息的企业中有的能够如实填写,但更多的则采取了“能不填就不填的态度,而人民银行无法就此项内容的填写对企业进行任何约束。2.系统没有设置贷款卡…  相似文献   

8.
一、系统概述 为了实现金融机构间借款人的信息共享,防范潜在的信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从1997年便开始建设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该系统在防范信贷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系统持续适应社会对信用信息需要发展的角度看,还不能真正起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作用。为此,人民银行提出了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的企业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全面提升其服务水平,更好地为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提供服务,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信用信息的需要。人民银行将这次升级改造的系统简称为“企业征信系统”,为此商业银行需要将数据上报给人民银行。工商银行企业征信数据报送系统就是为企业征信系统提供基础数据服务而建立的,采用存量和增量相结合的方式,首次上报存量数据,之后每天上报当天发生变化的数据,系统保留历史上报明细。  相似文献   

9.
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宣布,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要求商业银行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  相似文献   

10.
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将于2006年6月底实现联网运行,淮南市农行为确保数据上报和正常运行,6月15日上午该行举办了企业征信数据补录与应用培训班,培训班上就数据采集、补录的内容,具体的操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  相似文献   

11.
企业征信新老系统切换成功,启动了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过去的三级数据库结构改为集中式数据库结构,增加了系统采集的信息内容,数据采集项目由原来的300多项扩展到800多项,借款人资料信息的采集更加完整、详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但从人民银行基层央行正式运行的情况看,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联网上线运行改变了信用环境,有效提升了民众的信用意识,在整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国家设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主要收集商业银行等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所报送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依法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查询服务。《条例》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功能定位,对于规范征信业发展、保护信息主体权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至2010年末,人民银行已为1700多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并纳入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与此同时,国家工商、海关、质检、税务、法院等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快了“金信”、“金关”、“金质”和“金税”等工程的建设,逐步推进纳税、产品质量、合同履约等行业信用建设,为实现全国范围的信用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贷款卡是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新系统)采集借款人信用信息的载体,而贷款卡年审是保证借款人基本概况信息及时更新的重要手段。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以下简称旧系统)自1999年正式运行以来,为保证录入企业基本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人民银行实行贷款卡集中年审制度,每年的3月至6月份对企业的基本概况信息、财务信息进行核对,对企业变化的信息进行更新。从对基层人民银行近几年贷款卡年审的情况看,尽管每年基层人民银行为作好贷款卡年审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年审效果却不明显,贷款卡年审率低的实际情况一直困扰许多基层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16.
所谓征信,顾名思义就是“征求信用”的意思,而企业征信则是指以企业为征信客体的征信活动,也就是在对企业、债券发行者、金融机构等市场参与的主体的信用记录、经营水平、财务状况、外部环境等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信用能力尤其是偿债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所作的综合评价。2006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我国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不久将会正式运行。运行后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由人民银行负责组织建立,并设立征信中心承…  相似文献   

17.
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将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完成对现有银行信贷咨询系统的升级之后,将成为更加完善的企业征信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个贷企用”是指企业的法人以房产、存单以及其他资产作抵押取得银行贷款后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种借贷行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个贷企用”作为中小企业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表现较为突出。“个贷企用”虽然满足了中小企业暂时的短期资金需求,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个贷企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贷信息质量,导致征信系统数据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初,为不断扩大、充实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内容,总行提出了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的要求,近三年来,基层人民银行针对如何采集非银行信用信息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除总行直接接入信用信息外,集中在地(市)的非银行信息,如公积金数据信息及电信信息陆续纳入了征信系统,但通过非银行信息采集实践我们也发现,随着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的不断推进,采集范围的不断扩大,采集具体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日益显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的有效开展,亟待解决。[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社会信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对规范和健全企业各项制度,培育和加强企业信用意识,建立良好的银企信用关系,构建社会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