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如何有效应对贸易摩擦,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与50个国家产品层面的月度数据,利用三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美国和非美国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样本期间美国对华贸易摩擦涉事产品年均增速31.34%,主要围绕贱金属制品、化工产品等,且显性的关税保护措施逐步被隐性的非关税保护措施替代。第二,美国对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94.48%,同时中国对非美国市场出口仅增加8%,可见虽然中国利用出口偏转来应对贸易摩擦,但还不足以抵消巨大的负面冲击。第三,面对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主要偏转到日本、荷兰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且高技术产品出口偏转到发达国家的现象更明显,而中低技术产品、不同生产阶段产品以及不同贸易摩擦类型均呈现对部分国家增加出口而对部分国家减少出口的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华蜂蜜反倾销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4年到现在长达15年的时间中中国蜂蜜出口一直面临美国的反倾销,美国对华蜂蜜反倾销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遭反倾销的典型案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蜂蜜的出口存在一个全球统一的市场,因此美国对华蜂蜜的反倾销对中国输美蜂蜜的出口价格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反倾销导致中国蜂蜜出口美国的市场份额减少,而市场份额的减少又导致我国输美蜂蜜的出口收入出现减少的情况。该研究使我们能从定量的角度更清楚地识别美国对华蜂蜜反倾销在哪些方面给中国造成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从而能为后续的有关贸易救济措施的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实际汇率与中国双边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将中国与中国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引入一个诱导的出口方程中,并加入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结果表明,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出口的竞争者,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确实使中国1998年和1999年的出口减少。除了海外市场需求和国内供给能力外,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以及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对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新闻办正式发布了我国将调整出口关税的信息,其中对资源能源类产品将进一步调高出口关税,以遏制出口。今年已多次遭受出口政策调整的钢材可能再次面临出口关税调整,业界人士担心,中国钢材产量总量没有减少,而去年政策一路利空,今年价格将遭受考验。  相似文献   

5.
该文将中国与中国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引入一个诱导的出口方程中,并加入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结果表明,亚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出口的竞争者,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确实使中国1998年和1999年的出口减少.除了海外市场需求和国内供给能力外,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以及中国出口的竞争者与中国的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实际汇率对中国的双边贸易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两、三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出口退税的减少,已经对中国的出口企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面临更大的困难.面对目前的困境,中国的出口企业该如何应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月刊》2011,(10):89-89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2011年8月31日《经济参考》报发文提出中国企业提高外贸竞争力的四条建议。中国的外贸有一些新的趋势,宏观角度上看有五个特点。其一,进口的增长大于出口的增长,贸易顺差减少;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2008,(9)
2008年中国出口遭遇长期寒流,情势不容乐观。近日海关总署分析报告称,今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明显放缓,1至7月份,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9.9%,这是7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相似文献   

9.
就在中国鞋出口历经坎坷之时,远在我国西北的新疆各口岸却迎来中国鞋出口热潮:仅2007年,从新疆口岸出口的鞋类产品价值就达到9.63亿美元,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而言,价格低廉、质量上乘、品种繁多的中国鞋,深受中亚各国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1993年-2010年期间中国的出口市场份额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增长是市场份额效应、联合结构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市场份额效应是带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联合结构效应。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延恒 《经济论坛》2006,(15):57-58
一、我国农产品对日出口的障碍分析 1.日本设置苛刻的技术壁垒。自2006年5月29日,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以来,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出现大幅下降。据海关统计,6月份,对日农产品出口5.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1亿美元,同比下降18%。“肯定列表制度”定出苛刻标准,新制度将对中国农产品造成沉重打击。贸易专家认为,日本新食品法以保护本国民众健康、保证食品安全为名义,但实质上更像是一道“绿色”的贸易壁垒。“肯定列表”的实施,为日本寻借口封锁我国农产品对其出口创造了便利条件,我国的输日农产品很可能陷入“暗箭”难防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8%,标志着中俄贸易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对俄出口首次达到35.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9%,突破了中国对俄出口的“上限”-27.1亿美元。而且,在贸易规模扩大的条件下.逆差有所减少,由2001年的52.48亿美元降到了2002年的48.86亿美元.下降了6.1%。中俄贸易总体上有“起色”。  相似文献   

13.
《大陆桥视野》2009,(1):8-8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梅新育近日表示,2009年,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将成为中国企业应对严峻出口形势的关键所在,预计中国今年出口仍能保持15%左右的增速。梅新育认为,2009年中国不同的出口商品差别将比较大,传统的大宗劳动密集型商品,像服装、塑料、玩具等等,今年出口能持平就是很大的胜利了。而像机电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仍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日本向中国的出口风调雨顺。2003年1~11月,日本对华出口额占总其出口总额的18%,而在出口增加额中,对中国的出口占了85%。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中国货物贸易和纺织服装的出口晕都经历了较大波动.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贸易出口总量在2月经历了急剧下降之后,3月至9月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而在第阴季度,出口总量开始不断下滑.就纺织服装的出口量而言,伞年的波动也是非常明显的.纺织服装的出口在2月也经历了巨大减少,之后5个月虽都在上升,但是增速的变化也非常不稳定.而在7月之后,纺织品出口量一直处于减少状态,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直到12月才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6.
刘英奎 《时代经贸》2008,6(4):64-65
2003年,中国杂项制品共出口到222个国家和地区,对前15个国家和地区(见中国杂项制品出口国别增长地图)的出口占总出口的85.81%。在这15个市场,中国杂项制品在俄罗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荷兰等14个市场是赢家,在新加坡逆势增长。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巧兰 《江南论坛》2009,(12):15-16
自2005年7月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小幅上升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外贸易,而出口企业首当其冲。在面临出口利润减少、汇率风险增大等等压力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应如何应付,本文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绿色壁垒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对传统的前3大出口市场日、港、韩出口增长缓慢,其中对日出口仅增长 0.9%,2002年1-5月我国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同比减少23.3%,入世前被广泛看好的畜产品2002年1-6月出口额仅为13.3亿美元,下降了8.5%,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发达国家动用了绿色壁垒这个非关税手段。迅速增加的因绿色壁垒而引起的贸易争端,由于具有环保、健康等堂皇理由,使许多学者认为中国这个WTO的新生应低并没有认错、虚心改正,并提出应保护环境进而适应绿色壁垒日渐增多的国际市场。中国确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环境的改善非一日之功,且绿色壁垒因其实质是贸易保护的一种手段,发展中国家仅依靠保护环境还难以跨越逐年升高的“绿墙”,必须同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战中,认识绿色壁垒的实质,认清其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从规则制定上开始介入,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和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影响了中国的出口,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大问题是出口受阻。我参加了2008年3月的春季广交会,美国参会客商同比下降了15.5%。2008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长只有8.9%,多年来这一数字始终保持在20%上下,这是第一次回落到10%以下。2008年1~9月份,中国的出口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下降了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使中国外贸出口增速放缓,顺差明显减少。众多外贸企业受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价格竞争力下降,订单减少,收汇困难,甚至出现经营危机。然而,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在危机期间反而市场份额提高,出口额增长,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出口企业如何能在危机中发现机会,抓住时机,在优胜劣汰中茁壮成长是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