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婷婷 《物流科技》2015,(5):141-142,150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职教育的新任务。文章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示范专业,在高职教育转型时期,以内涵式发展作为主要方向,提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特色专业发展,提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大量的论述证明内涵上加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促进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是丰富壮大物流产业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陕西经济高速发展及企业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通过抓好教学文件、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习设施与基地的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方面及培养方案上努力突出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3.
何少辉 《价值工程》2012,31(33):280-281
本文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内涵的深入剖析,阐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有效实现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工学结合,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促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
滕勇  刘奇 《价值工程》2010,29(19):192-194
内涵建设已成为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主流,在内涵建设过程中,特色专业建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特色专业建设成绩突出,得到了行业及社会认可。分析了该院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做法,对"铁道机车车辆"专业进行了特色剖析,并根据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成效,提出了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双高计划”是继普通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之后,国家对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在政策上的引领,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战略举措。特色专业群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质量发展的核心,改革意识弱、特色专业群缺乏特色、资源集聚能力不强、服务地方能力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和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瓶颈,为此,可以通过强化改革意识、凸显特色专业群之特色、整合优势资源等方式继续探索特色专业群建设。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7,(25):63-65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自贸区建设,选择高需求跨境电商运营岗位人才的需求和发展入手,探讨地方院校结合区域经济建设、提高教育供给质量的策略,为高职院校在新经济态势下的发展赢得先机,为电商专业的发展与特色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马文姝  白凤臣 《价值工程》2011,30(11):265-266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承担着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果说"职业"是高职院校的属性,那么"高技能"就是高职院校的特色。特色是高职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龙头和坐标,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获得持续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本文就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意义、目标、定位和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进峰  李力 《价值工程》2012,31(4):207-208
近年来,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伴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专业数量的增加,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亟待加强。内涵建设是提升办学水平、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灵魂工程。抓内涵建设就要坚持就业导向,树立为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思想,面向社会办教育,围绕产业设专业,加强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凝练专业品牌,彰显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探索特色高职建设新路径.核心问题是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基础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开拓新的办学机制.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专业教育,融入三维交互式校本校训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刘佰明  于芳 《价值工程》2014,(26):269-270
计算机专业群的内涵可以从高职教育的使命、北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高职院校办学实际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笔者认为,做好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提升内涵的切入点。因此,明确我市计算机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则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实施专业群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是为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它的成就不在学术殿堂,而是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因此,高职院校要从过去较多关注学校自身发展转变到更加关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边缘地带走向中心区域,真正融入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才能使高职院校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真正办出高职教育特色,真正办成用人单位眼中、手中、心中的理想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2.
王磊  佟鹏 《河北企业》2013,(10):78-79
<正>专业建设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专业是高职学校改革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高职学校的品牌和灵魂,特色专业的建设也已成为关系到高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笔者所在的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始终把专业特色建设放在首位,目前已经拥有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生产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国家高等职业示范校中,坚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创新办学理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质量管理体系,突出专业设置的特色、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新课法、开展产学结合、提高基地的实训质量,并逐步探索一个新的、能最大幅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途径。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全新办学理念.加强高职院校教学基本建设与突出特色,对实现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贺敬宏 《价值工程》2012,31(11):270-271
解析了特色和专业的特色两个概念。阐述了专业的特色的重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应遵循就业导向、有效利用资源、避免竞争和提高竞争能力、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等基本原则。强调指出专业的特色建设要长期贯穿于专业开发、专业基础建设与强化建设、专业稳定发展等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的特色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提升,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疏离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特色不够鲜明,执行落实不到位和文化品位不到等问题。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一要遵循教育性、互补性、务实性相统一的原则,二要注意保持专业应用性、职业选定性和行业指向性等高职教育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内涵提升,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疏离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特色不够鲜明,执行落实不到位和文化品位不到等问题。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开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一要遵循教育性、互补性、务实性相统一的原则,二要注意保持专业应用性、职业选定性和行业指向性等高职教育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徐虎 《价值工程》2011,30(10):287-288
高职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近几年为符合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来开设的新兴专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办学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基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从而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最终构建以工作导向为基础课程体系的方法和有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相似文献   

18.
侯振江  李红岩 《价值工程》2012,31(32):244-245
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实施特色专业建设是顺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为此进行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王明玉 《物流科技》2010,33(12):130-131
通过在加拿大的参观、培训、学习和交流,对加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深入了解和认识,学习和借鉴他们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给我们很多发展高职教育的经验和启示,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政府的重视和引导,校企合作、学分制、灵活的就业政策、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等是我们发展高职教育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应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点,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在教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文章通过分析孝感产业结构特点,剖析了高职院校建设科技创业园,发展科技产业的措施和作用,强调在专业、师资建设等方面,苦练内功,形成与地方经济紧密协作相互支持的良性互动运行机制,促进孝感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