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河北来讲,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习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讲话精神,促进京津冀区域文化产业战略发展、主动发展、一体发展,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恰逢其时,水到渠成。全省文化战线工作者应该适应形势、登高望远、抢抓机遇、主动加压、合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为建设“三个河北”和实现文化强省目标提供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海洋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江浙沪三省市要对自身的海洋文化发展路径做出明确定位。而明确定位的前提条件是要分析影响路径选择的各项因素,具体包括自然海洋资源、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等。之后,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各自找出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极,如江苏省海洋生态文化景观业、上海市海洋休闲文化高端服务业、浙江省海洋休闲文化体验业。最后,通过遵循“竞争—协同—再竞争”协同发展路径、开展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海洋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跨地区打造人才孵化基地的方法,最终实现长三角海洋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下,衡水市审时度势,抓住文化产业大发展良好机遇,利用国家发展文化产业诸多优惠政策,立足衡水文化资源的特点,锐意创新,着眼于衡水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深度挖掘、整理、开发、利用衡水市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立了多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但在"整体主义"与"核心城市"导向的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存在对"配角城市"关注不足的问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唐山为例,梳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对唐山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区域、城市之间的冲突与调适。研究提出,新常态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唐山在经济增长压力下更倾向于延续(强化)既有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影响。基于此,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整体的转型发展,应避免"问题和矛盾"的转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北京应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的全面转变上发挥主要作用,承担更多区域责任。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谁能抢占文化产业的先机,谁就能获得新一轮发展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张家口实现绿色发展。蔚县作为张家口的一个县区,近年来立足发展文化产业,率先实现了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文化产业的转型,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产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之路。探讨蔚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做法,对于研究绿色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具有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产生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自贸协同"是我国自贸区与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自贸区与数字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一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提出的背景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重视。虽然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机制还未得到相应的完善,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还是对京津冀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政策和措施主张。一直以来,京津冀在生态协同保护中长期形成了"不合不做"的"失调"困局,关于此方面研究的焦点主要放在了关于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22,(14):4-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带动了三地部分产业结构的转变,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受限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建筑风格,具有不可迁移的特点,导致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出现困境。因此,本文在分析京津冀三地旅游城市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以行业问题为导向,提出有利于推动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景区多日游、多次游、新鲜游,三条发展路径,通过景区间的互动、牵动、联动,辅助京津冀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集群市场营销模式包括区域品牌模式、渠道共享模式、联合促销模式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产业集群的市场营销取得一定发展,但也存在不足,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后应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共建区域品牌、促进销售渠道共享、实施联合促销,并提升企业实力、注重政府引导。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3—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由13.7提高到17.1,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未来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应加快天津、石家庄次级经济中心的培育,科学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打造产业协作平台,实现环境的协同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顺利的进行,需要稳定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政策为保障:政策调控手段需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尽快转变到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实现产业高效协作;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资源环境负荷;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关注交通软硬件环境的提升;提升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能级;尽快建立京津冀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同时,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以协同共享理念为基础提出对策,是发展京津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保定市有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应借助国际班列的开通,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推动区域优势产品走出国门、走进中亚及欧洲,推动保定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深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大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点和落脚点,也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动力所在,因此对协同机制研究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京津冀区域各产业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北京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部局,2015年北京第三产业占比已经接近80%,天津产业结构接近"三二一",而河北仍是"二三一",但京津冀整个区域产业结构则是"三二一"。基于这种差异,寻找协同机制的突破点,然后选择可操作的运作策略,并以首钢、北汽为例,探索产业协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一项面向未来、关乎长远的重大国家战略,又是天津面临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人力资源方面看,作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京津冀三省市是全国人才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京津冀协同发展势必带来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的大量流动,三省市应在人才开发方面加快政策衔接、资源共享、服务联通、市场互促,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协调机制和"人才开发共同体",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机制和政策工具层面所暴露的问题,亟需掌握着区域内主要资源和权力的政府组织调整策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束缚,协同治理区域公共问题。从政府层面破题,以大气污染问题最为突出的京津冀区域为例,基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在系统分析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在体制层面,实现由"属地管理"到"区域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机制层面,实现由"运动式"协同治理到"常态化"协同治理的转变;在政策工具层面,实现由"单一型"工具到"复合型"政策工具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对2013年京津冀产业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应进行“错位发展”,实现京津冀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17.
加快京津冀人才协同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目标的智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本文在对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具体对策:顶层设计引领人才互通;载体建设加强京津冀人才集聚;健全京津冀人才服务体系;打造雄安新区人才合作交流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5,(24):47-48
文化创意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京津冀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及河北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定、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意人才建设及优化融资结构等方面,对促进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在以产业协同发展为主要抓手推进京津冀高度协同发展的新阶段,系统梳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和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人才的大力培养。通过对现有文化产业人才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适合本土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对于推动本土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重点在于明确文化产业人才的核心地位;建立柔性人才培养莫使,实现产学研结合;输入与输出人才;完善培训,构建京津冀文化产业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