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是工业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又是整个社会创新的主体,因此需要了解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提高其效率的有效办法。采用DEA模型对安徽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31个行业和16个地区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定量评价。经研究分析发现,安徽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大部分行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较高,但仍然有部分行业存在R&D投入浪费和R&D产出不足的现象。另外,安徽省不同区域间也存在着R&D资源配置不均的情况。因此,必须要强化政府政策引导,建立发展产业集群,发挥区域优势,才能优化R&D资源配置,缩小行业间和区域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张文卿 《科技和产业》2020,20(9):140-146
以我国2015-2017年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网络中心度和弱联结程度两个层面,实证研究了连锁董事网络对我国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探讨了技术高管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网络中心度的提升对企业R&D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促进作用受到技术高管的正向调节;弱联结程度对企业R&D投入无显著独立影响,但与技术高管共同对企业R&D投入产生正向的联合影响。  相似文献   

3.
冷静 《科技和产业》2020,20(8):60-64
基于2011-2017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政府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量化了工业化水平这一变量,论证了工业化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政府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能促进企业自身的R&D投入,工业化水平对政府的企业研发投入和企业R&D投入之间的作用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2012-2017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且披露研发投入数据的中小企业为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检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入是否存在影响,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入的影响是否存在门限效应。研究发现:中小企业R&D投入存在一定程度的融资约束。同时,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R&D投入之间存在着门限效应。在以融资约束为门限变量时,企业融资约束对R&D投入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双重门限效应,且门限值分别为10.3209和11.0744。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利用1996年至2004年上海市125个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上海市科技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影响与效果。本文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能力即R&D人员比例以及R&D投入强度水平对其专利产出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发现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于提高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政府资助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其专利产出却都存在一个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6.
当地企业吸收能力与FDI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以天津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众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看,FDI对当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不确定的,存在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可能与当地企业的各种特征相关,当地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可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利用天津市103家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这一问题作了实证分析,分析模型是Haddad和Aitken模型的扩展,在该模型中加入了吸收能力变量,该变量用R&D投入与行业FDI总量的交互项表示.根据相关理论,本文把R&D的作用分为创新和提高吸收能力两种.回归结果表明,提高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R&D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创新性R&D;同时本文还发现当地企业R&D投入越高,与FDI企业的技术差距就越小,技术溢出效应就越显著.这表明就天津而言,当地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是决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彦  郑晓敏  田富俊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07-112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R&D是关键要素。基于闽三角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与R&D强度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闽三角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R&D强度相互依存,其中第二产业与R&D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最大,第一产业与R&D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最小。基于此,需要根据产业结构来进行R&D强度的增减,以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04-2013年山东省17地市的统计数据,以不变价GDP作为产出指标,以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和就业人数为投入变量,R&D资本投入和R&D人员投入作为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了山东省R&D投入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投入和R&D人员投入对山东省的区域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R&D人员投入的影响作用更大。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聚类的方法将山东省17地市划分为"高产出、高效率"和"低产出、低效率"两个经济区域,通过区域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发现,"两低"区域R&D投入力度和投入结构均存在问题,并建议"两低"区域的地市在加大R&D投入力度的同时,调整其R&D投入结构,适当提升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比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依据国家科技部对我国各省、市科技进步水平的监测数据,通过主成份分析和判别分析,将我国各省、市按科技进步水平分为“三个台阶”,“三个台阶”的划分反映我国科技进步水平的地区间的差异性。通过对各省、市R&D投入和GDP数据的回归分析,从我国各省、市横向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数量关系:每增加1百万美元省级R&D投入,其对应的GDP约增长1亿美元;每增加1美元的人均R&D投入,其对应的人均GDP增加约60美元。这从一个侧面揭示科技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进一步就科技投入的重要因子“R&D投入强度”进行了国际间比较,结果表明:我国的R&D投入强度是比较低的,其相对水平只约及日本和美国的1/3,只相当于欧盟和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1/2。以上的数据比较充分地表明,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地区间差距日显突出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大科技的公共投入,并以此拉动私人部门的科技投入,形成平衡的科技投入格局。本文最后从宏观经济增长模型的重构角度,引入科技战略资产和自然资源储备资产;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对科技要素“市场失灵”的市场特性做出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并据此对扩大科技公共投入的理性做了初步探  相似文献   

10.
科技是保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源泉。科技技术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R&D经费的投入。通过构建200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R&D经费投入对服务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并且从R&D经费内部支出结构的角度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对服务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而且存在区域差异,影响力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的趋势。R&D经费支出的内部结构的不同对区域的服务业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后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合理经费支出结构以及如何协调发展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服务业的问题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江苏省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2015-2018年发布的财务信息,通过选取R&D经费投入、人才投入指标为切入点,以网络DEA二阶段模型为框架,分析战略新兴产业R&D经费投入与专利产出、效益转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表明:R&D经费投入增加能够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效率,但对成果转化率的提升作用不明显,且与企业整体发展效率关系不显著。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及进一步推进区域创新体制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R&D竞争、溢出效应与战略贸易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Spencer和Brander(1983)以及d’Aspremont和Jacquemin(1988)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三阶段的博弈模型,对战略贸易政策下的R&D活动补贴措施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当R&D活动的国际溢出处于较高水平时,各国政府有必要对本国企业从事的R&D活动采取事前补贴措施;而当R&D活动的国际溢出处于很高水平时,各国政府有必要对本国企业从事的R&D活动采取事前补贴和事后征税搭配的措施,本文还针对目前高新技术产业R&D活动国际溢出水平较高的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永齐 《世界经济》2007,30(1):69-80
基于劳动力由R&D企业转向其他企业或建立新企业从而引致技术扩散,而新企业的建立势必涉及到融资这一事实,本文认为金融市场效率变动在促进劳动力流动进而引起技术扩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指出:融资效率的提高将增强资本的可获得性,会促进R&D企业内部人力资本学习水平上升,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由R&D企业流出转而建立自己的企业。从而加速技术扩散。这意味着融资效率的提高使得R&D投资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同时增加了R&D企业和非R&D企业的产出,即增加整个社会的边际产出。围绕这些问题,本文针对技术扩散效应将放大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问题展开了一定层次的论证。  相似文献   

14.
国外企业R&D生产率评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对R&D评估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评估企业R&D活动的总体框架.在探讨企业R&D生产率内涵、企业R&D活动的特点及影响评估企业R&D生产率因素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评估企业R&D生产率的定量和定性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其基础的研究与开发 (research&deve1opment,即R&D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本文从相对量的角度将江苏省目前的情况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等比较 ,以了解江苏省在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来源结构、R&D经费分配结构和R&  相似文献   

16.
李逸卓 《科技和产业》2023,23(14):236-242
2019年突发COVID-19疫情给规上工业企业R&D投入产出带来严重的影响,合理规划R&D投入产出,对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在分析COVID-19爆发前后规上工业企业 R&D投入产出情况的基础上,以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中新产品产出率、出口率、技术效率、有效技术效率为解释变量,企业R&D活动情况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运用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构建模型,采用SPSS26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R&D投入产出溢出效应。研究表明,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规上工业企业R&D新产品产出率和新产品出口率、技术效率和有效技术效率对溢出效应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调节因素下表现出的显著性水平不同。其中,疫情发生后新产品出口率在5%水平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本文旨在加深人们对R&D产业的认识,并通过对上海R&D产业现状的分析,来预测未来若干年上海R&D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1—2016年江西省高校R&D创新绩效的面板数据,利用LASSO方法筛选,探究江西省高校R&D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R&D全时人员、R&D投入强度、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次数、省人均GDP、技术转让合同数以及专利出售合同数6个因素对江西省高校R&D创新绩效影响显著。进一步提出江西省高等院校加强对自身R&D活动的重视和投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佘惠敏 《中国报道》2023,(10):58-59
<正>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9月18日发布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首次超过3万亿元,达到30782.9亿元,比上年增加2826.6亿元,增长10.1%。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5—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59家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数据,在技术创新效率测度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中国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处于低水平阶段,且呈下降趋势;知识生产效率明显高于成果转化效率,成果转化效率低是造成技术创新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政府补助、R&D人员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强度、企业规模4个指标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效率;金融支持力度正向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较小。在此基础上,为促进中国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