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银行处罚屡创新高,其背后的监管逻辑与有效性受到关注。本文搜集2009—2021年银保监系统发布的25040份处罚信息公开表,基于量化分析发现:(1)银行监管处罚增长明显,股份制银行处罚总量和均量较高,处罚事由集中在信贷和内控,京沪津、北部沿海和东部地带均罚金额高,湘新云、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带均罚次数高。(2)个人处罚倾向高频次,单位处罚强调高金额;非经济处罚呈右偏V形变化,个人表现强于单位;处罚次数省际差距在缩小,但处罚金额差距未收敛。(3)处罚次数产生了逆向激励作用,处罚额呈现较强的正向抑制性;监管处罚震慑性减弱,重复罚款好于高频次处罚;处罚改善了银行绩效,但对风险和高管的约束性不明显。本文结论对优化银行监管处罚体系、推动监管治理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行政处罚数据,研究了监管处罚对财产保险公司的业绩表现是否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研究表明,监管处罚发挥了直接威慑效应,抑制了违规分支机构的业绩增长,且这种威慑效应是短期的。此外,监管处罚还发挥了间接威慑作用,降低了与违规分支机构同属一家公司的其他分支机构的业绩表现,但对同一地区下其他公司的分支机构无显著影响。区分公司业务类型、股权性质、监管处罚类型和公司所处地区后发现,监管处罚的直接威慑效应存在异质性。进一步地,佣金激励、营销员规模和信任水平会弱化监管处罚对业绩表现的抑制作用。本研究验证了行政处罚的有效性,为监管机构健全和完善保险监管制度、深化属地监管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作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监管处罚对连锁独立董事异议行为的影响值得关注。文章以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监管处罚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被处罚以后,其所兼任公司异议行为的概率和频次会显著增加,即监管处罚对被处罚独立董事兼任公司的异议行为具有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溢出效应在独立董事平均年龄越小、兼任公司数量越少的情况下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监管处罚可以通过削弱独立董事兼任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或会计信息质量促使独立董事异议行为的产生。文章丰富了监管处罚溢出效应视角的研究文献,同时为独立董事履职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尽快出台一部明确国库监管的目的、对象、依据、内容和处罚措施的法律法规,使国库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国库监管能够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监管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改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高管联结的情景考察监管处罚间接威慑的有效性及其实现机理.研究发现,监管处罚发生后,违规公司财务错报明显减少,而其违规高管联结的未违规公司财务错报反而明显增加.深入研究发现,监管处罚发生后,违规高管更可能从未违规公司离职;但同时,积极发表否定意见的独立董事也主动从未违规公司离职,审计师对于未违规公司中高企的执业风险未有效调整审计决策.由此,上述公司治理的负面变化超过了正面调整,最终导致监管处罚间接威慑失效.最后,监管处罚间接威慑失效导致这些未违规公司的公司价值受到减损.综上表明,监管处罚要实现“惩一儆百”的治理效果,有赖于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协调配合.这对于监管层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反洗钱工作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随着FATF对我国完成第四轮互评估、《反洗钱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反洗钱监管要求将日趋严格,行政处罚力度持续加大。鉴于此,本文从介绍反洗钱行政处罚国内外背景出发,从行政法角度解读了《反洗钱法》规定的处罚情形、种类和金额,分析了行政处罚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反洗钱法(草案)》在处罚金额、类型、方式等方面增强惩戒力度,分析了“以案倒查”和“联合监管”等新的处罚着力点。最后,针对反洗钱行政处罚新趋势、新常态,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提出商业银行应理性看待反洗钱严处罚监管趋势、推动反洗钱工作向风险为本转变、积极应对面临的新挑战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行政和解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尝试论证银行业监管处罚引入行政和解制度的可行性,通过理论探讨、国际借鉴、价值分析和制度设计,提供银行业监管处罚和解制度的可行路径和基本框架。银行业监管处罚和解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行政执法效益,还交叉兼顾了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及金融消费者三方的利益诉求。本文充分借鉴国际行政和解制度的经验,以证券处罚和解制度为参照,提供一套具有法理支撑和实践可行性的银行业监管处罚和解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外汇局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了逃套汇、外汇非法交易等违法行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随着外汇检查工作的深入,外汇行政执法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主要表现在调查取证难、定性处罚难、处罚执行难等几方面。一、外汇行政执法难的原因分析一调查取证难1检查手段落后,影响调查取证的工作效率。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标志着外汇监管从直接监管转向事后监管。但直到现在,外汇局尚未建立完善的事后监管、风险预测机制。从外汇检查方面看,主要表现为外汇局仍沿袭过去现场“大兵团”检查方式,对发现的问题难以进行相应的…  相似文献   

9.
银监机构基层监管人员具有行政审核、现场检查、违规处罚、强制纠正等权力,加强对监管人员再监督,促使其认真履职、廉洁从业、依法监管,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基层监管人员行为不规范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了加强对监管人员再监督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FinCEN对美联银行的反洗钱处罚体现了重视反洗钱工作机制建设、重视违反可疑交易报告规定情况、具体的处罚金额与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机构自身的影响力相关等监管原则.启示我国反洗钱工作要加强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机制建设的关注力度,处罚力度应与机构影响力结合,正确理解和处理处罚与监管的关系以及在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检查方面应注重系统性风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