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工会财会》2009,(9):58-58
2009年5月31日,财政部发布了《工会会计制度》(财会[2009]7号),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实施。为了做好新制度贯彻实施的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工财字〔2000〕43号现将财政部会计司财会函字〔2000〕21号“关于同意《工会会计制度》在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施行的复函”转发给你们 ,请遵照执行。并请及时将该函件精神转达给所属各级工会及同级政府有关部门。财政部会计司关于同意《工会会计制度》在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施行的复函财会函字〔2000〕21号中华全国总工会财务部 :你单位《关于报送工会新的财会制度备案的函》(工财字〔2000〕33号)收悉。经研究 ,现复函如下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是非营利组织。从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制度的…  相似文献   

3.
熊敏 《财政监督》2005,(7):69-70
为了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财政部2004年4月27日以财会[2004]2号文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要求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执行。  相似文献   

4.
全国总工会与财政部共同修定的新《工会会计制度》已于2009年5月31日由财政部正式颁布,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实施。近日,全国总工会、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贯彻实施新《工会会计制度》准备工作的通知》,对实施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级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为贯彻实施好新《工会会计制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会财会》2011,(2):16-17
财政部颁布的新《工会会计制度》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正式实施,新《工会会计制度》由财政部制定颁布,使《工会会计制度》进入国家会计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工会在各界的社会影响和工会会计的法律地位,促进厂各级工会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行为的规范管殚.为工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6.
财会动态     
《中国工会财会》2010,(3):48-49
▲关于各级工会可免费下载使用全总新《工会会计制度》管理系统软件的消息根据《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做好贯彻实施新〈工会会计制度〉准备工作的通知》(财政部财会[2009]10号)规定,“工会会计核算软件将由全国总工会统一发放到包括基层工会在内的各级工会组织免费使用……务必要坚持‘免费发放,覆盖基层’的原则,保证会计核算统一,汇总一致,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7.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颁布的意义2004年8月18日,财政部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为《制度》),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自1998年我国预算会计改革以来在我国非企业会计改革方面的一大成果。长期以来,民间非营利组织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可依,一直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实上,民间非营利组织与事业单位在资金来源、运营目的、业务活动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执行同一会计制度不利于准确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2009年5月31日颁布了《工会会计制度》,并要求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实施。辽宁省总工会财务部认真落实财政部和全总的部署,与省财政厅联合举办了全省新《工会会计制度》师资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笔者看到很多财务人员往往更注重对号入座,从会计核算的业务上简单套用新《工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8月28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范围内全面实施。该制度是我国第一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标志着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空白。具体分析解读《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涉及的基本问题与具体处理,希望我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更加规范,促进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会财会》2007,(3):59-60
为加强工会组织建设,进一步支持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确保工会经费依法及时足额收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吉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规定》、《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贯彻工会法支持工会工作的通知》(吉政办发[2005]27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基层工会组织筹建期间拨缴工会经费(筹备金)事项的通知》(总工办发[2004]2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税务机关代收项目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5]160号)的有关要求,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工会经费和工会筹备金由地税机关统一代征。现就有关事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31日,国家财政部发布文件,决定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新《工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新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工会会计核算体系,成为了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新制度适应新时期工会工作发展的需要,规范了各级工会组织的会计行为,统一了核算标准,使工会各项经济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2.
已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实施的新《工会会计制度》对工会会计核算的内容、结构、程序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规范工会会计核算提供了良机。本文从工会会计报表体系重大调整以及会计科目设置两个方面对新制度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财会动态     
《财政监督》2011,(12):75-75
财政部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日前,财政部下发《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11]17号),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同时,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废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会财会》2009,(9):59-59
2009年5月31日,财政部印发了新版《工会会计制度》,并将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实施。现将有关培训事项通知如下: 一、为了确保新旧工会会计制度实现平稳衔接过渡,各级工会财务部门要认真抓好新《工会会计制度》的层层培训工作。近期内,全总财务部将与财政部会计司联合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对象为各省级工会、省辖市及部分计划单列市总工会财务人员。  相似文献   

15.
<正>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实施的新《工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这是我国工会财务发展史上,首次以国家部委规章的形式发布的"国标",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对1998年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工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概括起来讲,新制度有四大进步。  相似文献   

16.
王云 《上海会计》2005,(1):24-25
根据财政部财会[2004]2号文件的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除已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以个人独资、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外,原来执行《工业企业会计制度》等行业会计制度的小企业,均改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今年5月31日向各地财政部门和各级工会正式下发了《关于印发(工会会计制度)(工会新旧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09]7号),并决定从2010年1月1日执行。为了做好新《工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学习和实施,根据新制度的特点和工会的实际情况,现将自己学习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财政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现予印发,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9.
由财政部颁布的新《工会会计制度》,从2010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各级工会组织范围内实施,新《工会会计制度》以《会计法》、《工会法》为依据,是规范各级工会组织行为和会计核算的国家级会计法规,适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需要,对促进各级工会组织更好地发挥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能,特别是对加强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会财会》2007,(1):62-62
青总发[2006]68号2006年10月26日第一条为加强工会经费的管理,严肃财经纪律,防止任意截留、挪用应上解的工会经费,确保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截留、挪用应上解工会经费处罚的暂行规定》(总工发〔1994〕22号),结合青海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按照《工会法》规定以及全国总工会和省总工会制定的经费分成和上解比例,按时足额上解工会经费。违者,依照本规定给予处罚和处分。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