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创新与知识产权对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以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分析知识产权的排他性权利实质及特征,论述了知识产权在我国的现状,以契约理论回答了如何实现知识产权产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大力推动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在阐述知识产权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知识产权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系,分析了知识产权提升河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提升河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以“上岛咖啡”为代表的我国创业企业漠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现象,分析了创业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其应当遵守的原则,最后结合知识产权保护理论和创业企业的实际提出保护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创业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为企业以后的发展壮大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价值链视角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路径的分析框架,并以联想品牌成长路径为个案,探究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成长路径的变迁过程及其核心能力演化轨迹,为我国企业创建自主知识产权名牌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点,高校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为了使我国高校培养出的新闻学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新闻学知识产权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根本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建立以理论为支点,以提高新闻学学生的知识产权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也成为众多研究者研究的对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其对发展中国家不能完全适用,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易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知识产权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进行对比的基础上,阐述了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的内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存在的问题,从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人才、知识产权资产、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出了我国企业培育知识产权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如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目前在该领域少有执法实践。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反垄断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既有一致性又有冲突性的基本关系,探讨了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的理论基础,进而在借鉴国外经验和阐述我国反垄断实践的基础上,对滥用知识产权反垄断执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保护知识财产产权人的利益,知识产权制度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从社会总体福利角度分类型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贸易福利效应具有理论创新和经验检验价值。本文以投资东道国为视角,将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投入和贸易福利置于同一分析框架,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可通过改变海外企业技术投入决策,从消费者效用和企业收益两方面进一步影响贸易福利。虽然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对贸易福利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且影响效果随产品类别和贸易形势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中国仍具有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空间。协调统筹涉外知识产权事宜,灵活把握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探索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是未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的主要支撑点,我国企业应从战略层面考虑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能力,从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投资中获得巨大收益。第一,制定并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树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利地位;第二,设立独立、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第三,积极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第四,结成专利联盟或通过交叉许可与其他企业达成互不起诉协议;第五,利用合作、收购、兼并等方式获得知识产权;第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性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意识浅薄,对知识产权管理很少进入资本化经营运作层次,因此须将战略管理的思想整合到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绩效评价过程,界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性绩效评价的概念,分析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性绩效评价的作用机制,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性绩效评价模型,以便对企业知识产权长期系统的、全面的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简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差异的现状和原因之后,从利益集团的视角分析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需求和供给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诱发机制。研究结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集团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从政治捐赠和总福利水平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形成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供给。从而形成了制度层面和产品层面的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诱发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丹  陈省  王滢 《商业研究》2005,(11):190-192
TRIPS(与贸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涉及领域最广、保护水平最高、保护力度最大、拘束力最强的国际公约,其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争端解决机制。我国为了符合TRIPS协议的最低标准,在加入WTO前修改了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使之与其基本要求相一致;然而加入WTO后一段时间以来国外的企业纷纷向中国发难,导致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之所以在加入WTO后问题频出,既有外界的因素,又有自身的原因,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并实施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宏扬自己的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经济学、博弈论等有关原理,推导出了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模型。该模型主要分析了市场容量、东道国税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因素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最后,对我国政府在如何制定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倩 《江苏商论》2022,(1):26-29
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的发展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武器,在知识产权溯源治理、登记确权、侵权存证、产权交易、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确权、维权以及溯源治理方面的法律机制,有助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更新迭代,也有助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已进入涉外知识产权纠纷高发期,这成为制约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瓶颈因素。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纠纷的特点,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宏观层面和企业微观层面化解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保护是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也是制约和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利用2000—2006年中国24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一阶差分广义矩(GMM)方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出口总量和结构存在显著正向作用,但不同的变量的作用存在差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高技术产品进口与出口正相关,研发投入与出口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用激励创新、先占原则、劳动理论论证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难度较大,鼓励商业化、侵占、不当得利、精神权利保护等理论则有一定的说服力,而商标侵权和商标淡化只适用于极少数案例。传统知识虽与知识产权有较大区别,但是它总体上也属于知识产权、财产,现有的财产权理论支持传统知识中性保护而不是强保护。  相似文献   

20.
In today's environment, timing is a critical part of business strategy. Nowhere is this truer than as regards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 marketplace. The crea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 often depends on consistently taking the right legal action at the right time. The consequences of failing to do so can be disastrous but may only be felt at a later time or in other markets. The difficulty for business people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time-sensitive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nnot be managed effectively by relying on intuition or resolving to see a lawyer when the need aris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asic primer on the critical role of timing in identifying, creating, and protec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sets. It discusses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patents, copyrights, trademarks, and trade secrets—and compares the role of timing in the creation and protection of each asset type. Most importantly, it summarizes the key issues of timing in the crea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