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般纳税人企业难于抵扣税额凭销货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抵扣。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1.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或非增值税纳税人购进货物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只能取得由税务部门代开的征收率为6%的发票,这种条件下,一般纳税人在产品无增值情况下,假如按不含税价缴纳13%或17%的销项税,其应抵扣进项税额就少了7%或11%,不能体现增值税转嫁性质或者说税负转嫁不甚合理;2.税负转嫁不合理,使前一个环节缴纳税率低,后一个环节自然要承受前一个环节转嫁来的税收负担或者说前一个环节缴纳税率高,…  相似文献   

2.
由于增值税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制度,这对于纳税人会计核算是否健全,是否能够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有较高的要求。而增值税实施面广,纳税人多,情况复杂,对于众多的纳税人来说,其会计核算水平却有高低不同;另外,某些经营规模很小的纳税人,其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对象多是最终消费者,也无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为保证对专用发票的正确使用和安全管理,严格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并对某些经营规模小的纳税人简化计税办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税收制度以至整个税制机制应当具有规范性,并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此,1994年国家对原有的增值税进行了全面彻底改革,并以增值税改革为核心,建立了新的流转税格局。增值税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具有征税范围的广泛性,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值税是实行凭国家印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款进行低扣的制度,专用发票不仅是纳税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商业凭证,而且是兼记销货方销项税额和购货方进项税额进行税款抵扣的凭证。  相似文献   

4.
也谈增值税纳税的核算──兼与王诚同志磋商殷浩新的增值税的实施,与老的增值税制相比,后者征收范围狭窄,且征收不科学、不规范。新的增值税为价外税,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税款进行具有多环节多层次税款低扣征收、税不重征等特点,并对企业的成本核算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析向小规模纳税人进货的价格界限田卫东,邵剑我国1994实行税制改革以后,有关增值税的法规规定,作为一段纳税人的企业在计算其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时,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进项税额.但这只限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企业购进货物和支付劳务费时,如果未取...  相似文献   

6.
根据增值税的征收原理及有关规定,纳税人享受免税优惠,其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销售额不再计算缴纳销项税额,相应的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也不能向购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购买方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因此会增加购买方的纳税负担,也会影响销售方将货物顺利售出。  相似文献   

7.
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管理一直是增值税征管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增值税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做法,所以通过购买虚假专用发票(假票虚开、真票虚开)抵扣税款偷逃增值税及通过虚开专用发票牟利的犯罪活动一度非常猖獗。随着“金税工程”的不断完善,虚开专用发票的犯罪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是犯罪分子又开始寻找增值税政策或征管中的其他机会,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开具给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创新”出新的犯罪花样。一般按照如下例中的方式操作:作为一般纳税人的甲纺织厂向小规模纳税人乙销售布匹,销售收入为117元,按照现行专用发票开具规定,甲不得给乙开具专用发票,只能开具普通发票。但是一些小规模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的办法,可以不要发票,或者为换取乙同意不要发票,甲适当压低一下价格,将这笔销售业务应开具的专用发票开具给另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丙水泥厂,丙支付给甲一定的开票费,比如5元,甲可以在不多缴税款的情况下多得5元,丙可以多抵扣17元,净赚12元。在这一交易中,乙不吃亏,甲丙都得利,但是国家流失税款17元。  相似文献   

8.
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一、按全部销售额计算税款,但只对货物或劳务价值中新增价值部分征税;二、实行税款抵扣制度,对以前环节已纳税款予以扣除;三、税款随着货物的销售环节逐渐转移,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但笔者认为党政军是有较的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放弃免税权的增值税纳税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增值税的征收原理及有关规定,纳税人享受免税优惠,其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销售额不再计算缴纳销项税额,相应的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也不能向购货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购买方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不得抵  相似文献   

10.
强化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税收管理势在必行□唐仁来□新的增值税制实行凭票抵扣税款。考虑到废旧物资回收经营过程中,从民间和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收购的废旧物资,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而没有税款抵扣凭证不能抵扣税款,加大了回收经营者的税收负担,针对这一实际,财政...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增值税采用国际通行的做法,对一般纳税人实行"购进扣税法",即凭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进行抵扣并计算应纳税额的办法,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非常重视,使用管理极为严格.本文主要侧重于一般纳税人.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中,增值税是主体税种。增值税以收入占财政收入近60%的比重,挑起了我国财政收入的大梁,并对整个经济的运行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税制改革后我国增值税采用发票扣税制度,这就使增值税专用发票具有了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是纳税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商事凭证,货款结算的依据,而且是纳税人购买货物支付上一环节税款的证书,抵扣税款计算增值税的凭证。增值税专用发票贯穿于货物交易活动的全过程,维系着每道环节税款抵扣“链条”的运行,是增值税运作系统的中枢,是实施税款抵扣制度的基石。一旦出现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将造成税款抵扣机  相似文献   

13.
现行增值税全面引进了多数国家采取的凭增值税专用发票 (以下简称专用发票 )抵扣进项税额的制度。这对于简化纳税手续,促进我国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及与国际接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 )专用发票使用行为不规范。一是增值税征收范围过窄,使得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收范围相互渗透,发票收受也相互交叉,最终导致专用发票“链条”作用不能正常发挥;二是利用“虚开代开”发票偷逃税款。例如,对于零售企业,由于销售货物不需全部开具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造成零售企业的实际销售额超…  相似文献   

14.
一、增值税的三种类型 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是指从销  相似文献   

15.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  相似文献   

16.
增值税审查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姚林香,欧阳薇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目前,我国对所有产品生产、批发、零售、进口...  相似文献   

17.
增值税是我国三大流转税之一,它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由于流转税具有覆盖面广、税源大和组织收入及时、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的《增值税条例》规定,实行以票抵扣进项税额的办法,即购货方以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作为进项税额抵扣依据。这是目前世界上比较通用的增值税计算征收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偷税行为的发生,也可以简化税款的计征手续。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科学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行以票抵扣进项税额的条件已基本成 熟。但由于经济成份的复杂性及管理的不配套、管理方法的不完善,从新税制实施以来的情况看,增值税实行以票抵扣进项税额还存在不少问题。这里笔者提出了个人在征收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诸位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增值税条例》中规定,将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作增值税非应税项目等为视同销售行为,要征收增值税。其如此确定的目的:一是为了保证增值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不致因发生上述行为而造成税款抵扣环节的中断;二是避免因发生上述行为而造成货物销售税收负担不平衡的矛盾,防止上述行为逃避纳税的现象。于是我国的会计制度为了与税法的规定相配合,对视同销售行为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方法。但同时却又引发了新的税务问题,出现新的税负不公平现象,又为纳税人偷逃税款有了新的可乘之机。上述结论以下例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四年出台并实施的新税制改革是我国历次税制改革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全面、系统、结构性的改革。新税制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等环节全面实行增值税。增值税的实施,要求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根据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税金,进行税款抵扣。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