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报纸新闻时评的复兴和"受众本位"理念的确立,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业的两大显著特点。随着"受众本位"思想在我国的确立,以受众为中心研究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现状和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文即以受众观念的嬗变过程为切入点,结合新时期我国大众传媒环境和受众需求特征,分析"受众本位"语境下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现状在和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改变了高校新闻编辑的媒介生态环境,客观上要求高校传统新闻编辑角色重构和采编流程再造.高校新闻编辑应从单纯的“新闻编制者”转向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提供者”,从单纯的“新闻把关人”转向“新闻解析者”与“公共论坛主持人”.高校新闻采编流程应从单一媒体转变为全媒体,从静态线性转变为多元互动,从传播者本位转变为受众本位.  相似文献   

3.
贺勇 《理论观察》2010,(2):173-175
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也称为受传者。新闻传播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让广大受众接受新闻传播者传递的有关信息,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情绪、价值取向和行动决策等。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以受众对新闻的接受为终点。  相似文献   

4.
张俐 《发展》2010,(4):90-91
写好一则新闻,不仅要有一个好的线索、优秀的文笔,还要有一个好的新闻角度。选取新闻角度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表现事实的新闻价值,使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本质。本文主要讨论在选择新闻角度中,如何正确处理事实中有新闻价值的部分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突出新闻价值和反映事实本质之间的关系,怎样的角度才是一个好的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一旦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生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也会在受众的心中大打折扣。随着各大媒介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利益的驱动,有的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天平发生了倾斜,片面地追求时效性,迎合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于是出现了一条条让受众气愤的假新闻。本文中重新审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浅析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导语是新闻作品中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从传播事业的发展前景看,受众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导语写作更富有个性,不断开掘导语写作的空间,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周飚  周晓 《理论观察》2007,(1):140-141
同一新闻事件宣传效果的好坏,策划是关键;受众需求在媒体新闻策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受众是任何媒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新闻策划时必须以受众为出发点进行创新和满足受众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8.
张晓东 《魅力中国》2014,(20):281-281
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民情,由于传播方式平民化,深受观众的喜爱,不仅是广大百姓诉求的绿色通道,而且还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民生新闻的出现既从表面上代表了一类新闻的类型,同时也是一种全新的新闻操作理念的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受众为本。  相似文献   

9.
一、现代受众意识的涵义 现代受众意识,是一种与传统的我传你受我播你听的"以传者为中心"相对甚至相反的传播理念,它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在传播新闻时自觉地站在受众心理的角度,顾及受众的爱好与兴趣,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所体现出来的行动理念和指导思想.其具体表现为改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为"以受众为中心",变"控制受众"为"服务受众",信息由传者"推"(push)变为由受众主动"拉"(pull),"研究人们如何处置媒介"取代"研究媒介如何对付人们".  相似文献   

10.
董亚香  董琳 《理论观察》2005,(5):125-126
随着新闻媒体的迅速扩张以及互闻网的大行于世,新闻传播已进入多媒体时代,随之而来的媒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结蒂还是对受众的争夺.因此,传统的主流媒全在新闻宣传工作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了解今天的受众想知道什么,了解今天的新闻采写还存在哪些问题,了解受众的口味,摒弃陈旧的新闻采写模式,为受众提供代表新闻未来发展趋势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11.
一周要闻榜     
《中国经济快讯》2010,(26):22-22
ECFA 重庆签署 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备受关注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内容涉及双方合作措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等程序内容。双方同意,在协议生效后6个月内开始实施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划。同时,双方还将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负责处理与协议相关的事宜。《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一周要闻榜     
胡锦涛主席赴德参加G8+5会议;中国股市调整并未改变牛市基本面;中国同哥斯达黎加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方坚决反对美方通过所谓达尔富尔问题涉华议案;外资银行将开办人民币银行卡;周小川称是否加息要看五月CPI;美破获肯尼迪国际机场袭击阴谋。  相似文献   

13.
动态     
《中国经济周刊》2006,(17):11-11
微软未来五年37亿美元投资中国,UT斯达康“牌”阴云未散,西门子获京沪高铁技术合同  相似文献   

14.
7月18日,英国《公共图书科学》杂志发表了《未来的关键:英美烟草公司以及中国的香烟走私》一。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院的Kelley Lee博士和爱丁堡大学Jeff Collin博士,在分析大量英美烟草公司内部件后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烟草公司一直通过控制供应链(代理商和中间人)和价格来操纵向中国等地区走私香烟市场,运作方式包括设立英国的离岸公司、新加坡的保税仓库等。  相似文献   

15.
公司     
《中国经济周刊》2005,(41):11-11
伊莱克斯三年四换中国总裁 10月19日,伊莱克斯(中国)宣布,原中国区总裁唐佳敦正式辞职,其亚太区总裁白桦志将兼任这一区域的工作。据悉,这已是2003年以来伊莱克斯第四次更换中国区总裁,而其中国区始终处在亏损状态。伊莱克斯中国区总裁为何频频离职,白桦志没有给出原因,但他没有否认中国业务一直亏损。据悉,伊莱克斯将全力进军中国厨电市场,并巩固其在中国冰箱、洗衣机高端市场的地位。而中国空调市场尚处混战状态,伊莱克斯在中国空调市场的策略是维持“不出新品,不做宣传”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快讯》2007,(5):10-10
2007年1月20日晚,水井坊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华人首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嘉诚摘走特别荣誉大奖;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祥、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等10位经济明星捧得年度人物奖杯;高原卫士、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哈西·扎西多杰成为年度社会公益奖得主;华旗资讯总裁冯军夺得年度创新奖。  相似文献   

17.
一周要闻榜     
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彻底告别“电荒”,国家工商总局颁布动产抵押登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一周要榜     
国务院要求审计出违规资金该还要还该究要究;环保总局再用重典——“区域限批”风刮四大流域;生活饮用水新标准7月起实施新增71项指标;山西洪洞黑砖窑案开审;全国省级党委班子年轻化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19.
一周要闻榜     
温家宝强调:坚持不懈地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方坚决反对澳大利亚允许达赖在其国内活动;社科院报告称我国7成农村无青壮劳力可转移;印度经济2006财年增长高达9.4%;重庆成都获准设立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20.
一周要闻榜     
G20推出1.1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期;《中法新闻公报》促中法关系重回正轨;首期地方政府债券4月3日上市;“包业板”或将8月后开启;我国大规模城镇亿建设将持续30年-3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