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形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规金融是指不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和规范,处在金融当局监管之外的各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及企业、居民、农民等所从事的各种金融活动。国内学术界常将其称为民间金融。据中央财经大学调查:其信贷2003年发生的交易额相当于地上金融三成左右,参照地上金融的规模,地下信贷的规模大约在7400亿元-8200亿元间,最大可能在7500亿元左右。1984-1990年我国民间借贷的规模平均每年以大约19%的速度增长,农村经济一定程度上依赖非正规借贷。全国15个省份农户只有不到50%的借贷来自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通过非正规金融途径获得的借贷占农户借贷规模的比重超过了55%。农村非正规金融为何有这样的发展势头,应如何规范和发展农村非正规金融,笔者谈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国家逐步放开了民间小额信贷的限制,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民间信贷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发展,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资金通过正规融资渠道受到约束与制约时,民间融资日趋活跃,规模逐步扩大,而其具有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回报为目的的特性,决定了民间融资往往与正规金融逆向而行,对国家货币信贷政策的实施产生抵消效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农户主要通过民间融资获得生产生活性资金需求。民间金融的发展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影响农户生产投资和农户非生产需求,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往往依赖于关系型信用来实现,关系型信用的非正规民间信贷成为农村社区具有"内部化"效益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关系型信用对民间金融的影响,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民间非正规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重要补充,对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金融支持功能。信贷配给是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内生基础,民间非正规金融将历经由内生金融向外生金融的演变过程,最终实现从需求主导型的市场引致性内生金融制度到供应主导型的政府强制性外生金融制度的转变。以此为依据,规范我国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是:规范民间非正规金融的资金募集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建立民间非正规金融的风险控制机制和业务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12,(9):20-20
2012年1—7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4,480ff,元,同比名义增长25.5%.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2.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7.7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部地区33.796亿元,增长27.4%;西部地区22.963亿元,增长30.8%。  相似文献   

6.
《中外管理》2004,(9):82-83
中国目前拥有2.8亿手机用户,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市场。预计到2008年,用户将会达到大约4.35亿。这是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7.
规范与引导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民间金融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融资困境中的一种理性选择。对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顺其自然还是抑制,这是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构建民间金融的必然性、民间金融的作用和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民间金融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融资困境中的一种理性选择。对民间金融的发展是顺其自然还是抑制,这是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构建民间金融的必然性、民间金融的作用和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林娜  林卓 《中外企业家》2012,(9):122-124
民间金融是对正式金融的有效补充,对一个国家的金融供给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路口,加强民间金融法律监管是引导民间金融阳光化的首要步骤。我国民间金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相应的监管法律却处于真空状态。鉴于此,在分析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法制化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民间金融法律监管体制制定的方向,以期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间金融的风险日益加大,因此迫切需要对民间金融进行引导与规范。河北省的民间融资规模小,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从而找出解决路径,试图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中的供求失衡问题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发展河北省的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1.
郭田勇  赵世宇 《数据》2010,(5):18-19
从日前举行的2010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人民银行牵头修订《贷款通则》成为2010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诸多议案的第一条。新《贷款通则》即将出台意味着民间融资将首度有法可依.因为《通则》修订的目的之一即为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为1979--1991年,其特点是以利用外债为主,包括外国政府和进出口银行信贷、国际多边经济组织信贷等官方、半官方信贷,也包括商业性贷款和债券融资。在此期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796.28亿美元,其中借款为527.43亿美元,占66.2%;外商直接投资为233.48亿美元,占29.3%;外商其它投资为35.37亿美元,占4.4%。这一特点源于历史惯性,也源于管理经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民间金融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民间金融在近些年出现了势头猛、方式新、力量大等特点。但是民间金融毕竟不是国家或政府设立的,它是市场的产物,必定要收到市场缺陷的限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法律监管,导致民间金融一直存在着风险大、秩序混乱等特点。本文就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民间金融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对民间金融法律监管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大量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官方利率与民间利率的实际巨大差异。这种利率鸿沟.源自中国目前对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所设的利率管制。多数企业求助于民间借贷.民间融资利率比官方利率高出5倍一7倍.部分民间融资的年化利率达到30%-50%。  相似文献   

15.
民间融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间融资是指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在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以取得高额利息与取得资金使用权并支付约定利息为目的而采用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暂时改变资金所有权的金融行为。民间融资是游离于国家正规金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间融资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莎莎 《企业导报》2009,(3):134-135
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活动发展迅速。作为正规金融的一个有益补充,民间融资在优化资金配置、促进社会融资结构及民营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它也会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目前,我国的民间融资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国家应积极做好各方面工作,发挥民间融资的积极作用,降低其消极影响,让民间融资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1998年至2002年6月,郴州市财政共投入资金113217万元用于支持产业项目建设,共引导信贷投入资金约270亿元。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投入,带动了集体和民间资金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1年,郴州市GDP257.11亿元,比1998年增加46.64亿元,年均递增10.2%;财政总收入19.1亿元,比1998年增加4.61亿元,年均递增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9亿元,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几年来,郴州市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积极的财政手段引导金融扩大投入。  相似文献   

18.
喻卉 《企业导报》2011,(13):132-133
民间金融是正式金融制度之外的一个主要的融资渠道,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作为一种自发的内生于乡土社会的金融模式,民间金融的存在有很强的本土色彩,是正式金融的一种补充。民间金融的运作与正式金融是存在差异的,本文通过回顾以往关于民间金融的研究,试图从信任着手,探讨民间金融中信任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现在,似乎是该中国的民间PE们大放光彩的时候了。调查发现,现在全国大约有200亿元左右的合伙制基金在募集中,预计到2008年7月这个数字有望达到300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为民间融资正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钦 《英才》2005,(7):26-26
2005年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指出,2004年以来,受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民间融资趋于活跃,抽样调查显示,2004年浙江、福建、河北三省民间融资规模分别约在550亿元、450亿元和350亿元,相当于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