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十五"期间苏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无公害农产品比重65%,优质农产品比重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优质安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本实现订单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增加一倍,销售利润增加两倍,争取有5个集团公司上市,新创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40个以上;每市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市、县信息网络体系和队伍建设;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年递增10%,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年递增12%;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年递增5%.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苏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加强品种、技术更新,优质农产品比重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积极发展无公害生产,主要农产品商品生产无公害比重达到85%;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本实现订单化;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增加50%,销售收入翻一番,争取龙头企业新上市2家以上,新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0个以上;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每市建成1个综合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市、县信息网络体系和队伍建设;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年递增5%,农产品出口创汇年递增15%;农村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达到50%.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苏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无公害农产品比重65%,优质农产品比重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优质安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本实现订单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增加一倍,销售利润增加两倍,争取有5个集团公司上市,新创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40个以上;每市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基本完成市,县信息网络体系和队伍建设;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年递增10%,农产品出口创汇总额年递增12%,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年递增5%。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淳县将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明确方向,调大主导产业当前,必须紧紧瞄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按"高档次,创特色、上规模"的要求,下大力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调整,到2001年,粮经比例调整到4:6;畜牧水产业年产值达到9.2亿元;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到10到15个百分点。农业亩产值由99年的1000元提高到1300元以上。为此,要重点突破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扩种优质油菜。调高油菜种植比例,面积占夏熟作物的85%左右;  相似文献   

5.
动态     
<正>南京:城镇化率超80%南京市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2013年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80.5%,比上年提高0.27个百分点,在江苏省位居第一。无锡:江阴年内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江阴作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占耕地面积比重分别达60%和14.5%,农业标准化已覆盖全市90%的主导农产品,全市"三品"产地面积与耕地占比提高到83%。"三资"投入农业累计达50亿元左右,重点打造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代表的十大现代农业园区,规模达数十万亩,建成  相似文献   

6.
数说     
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科技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情况。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表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56%以上,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3%提高到48%,基本保持在每年近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速  相似文献   

7.
本网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与乡镇企业工作专业会议上获悉:农业部决定从 2006年起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将始终围绕提高对农户的带动力这个核心,力争今后五年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抓住农产品加工增值这个关键环节,预计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将达到1.5:1,平均每年提高0.1个点。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盐城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2018年,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50%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增家庭农场56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93家,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922人;农业公益性和社会化服务合力推进,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成效明显;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步伐加快,全面完成了土地确权任务,  相似文献   

9.
《江苏农村经济》2007,(6):27-28
四大目标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生产面积占全市农业生产总面积的60%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比重占总产值的30%以上,农业总收入增长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加大"三资"农业开发,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实际利用"三资"分别增长10%;深入推进"三大合作"改革,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100%的村实现村级收入50万元以上,50%的村实现村级收入100万元以上;加强农村环境建设,"三改"、"三清"、"三绿"有效推进,违章搭建现象得到遏制,农村整体环境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国内信息     
《上海农村经济》2004,(10):46-47
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三大变化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和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的落实,今年上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可喜的三大变化: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二是农民人均现金收人增长,扭转了连续7年低谷徘徊的局面。据初步测算,仅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减免农业税,就可使全国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左右,拉动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成效突出,优势农产品加速向优势产区集中,优质专用粮食比重进-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确定,到2010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业增加值达到840亿元,年递增7%;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3000亿元,年递增24.5%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30:45:25;全省粮食  相似文献   

12.
《江苏农村经济》2007,(2):24-26
强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目标任务: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5%;高效农业面积新增240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农业招商引资规模以上项目投资额达到360亿元.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加强专项资金扶持,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发展。一是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522家,5年增长了1.86倍。到今年10月底达到4229家,比去年底新增707家。全省产值超亿元和超10亿元龙头企业分别达1328家、4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9家,省级龙头企业685家。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061亿元,5年增长了2.54倍,占工业总产值的20.3%,高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率9.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的定义,至今没有统一的说法,但世界各国比较认同的几个标准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低于20%.  相似文献   

15.
<正>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也是一个地方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江苏省连云港市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农业资源,充分发挥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培育农业品牌。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1650多个,其中绿色食品180个、有机农产品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0个、绿色生资产品6个,各类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12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6个,江苏著名商标44个。已形成稻米、蔬菜、食用菌、花卉、林果、水产六大主导产业和极具特色的地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甘肃省努力实现农民收入增幅达到12%,力争粮食总产达到950万吨,减少贫困人口40万,草食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一个具有一般性的公共支出与减贫关系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0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各项公共支出的减贫效应。实证分析发现,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性公共支出对减贫存在显著效应,但科教文卫支出作用并不显著。社会救济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575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402个百分点,农业性公共支出每增加1%会导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0584个百分点。各项公共支出的减贫效应排序为:农业性公共支出>社会救济支出>基本建设支出。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97.8%从农业部获悉,2017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58.5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3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年均增长11%,整个工业总产值比重也从16%提高到18%;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从1.8∶1提高到2.2∶1。其中,7.6万家规模以上企业,特别是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2万家企业以及超过100亿元的70家龙头企业是主要力量。可以说,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我国农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绿邦农业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农委主管的江苏农村经济杂志社投资创办的国资企业,专业致力于优质农产品网销业务。公司独家运营的江苏优质农产品营销网是江苏农业现代化工程中唯一重点打造的省级农产品网销平台。"绿邦农业"微网站是江苏优质农产品营销网的移动客户端,面向广大消费者推荐销售名特优农产品。欢迎扫描网站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