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利率水平自上世纪90年代经过八次降息之后,降到了2004年10月29日之前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仅为1.98%的低水平,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代款利率则为5.04%。而美国过去40年来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平均在8%—9%。以此来看,中国抵押贷款利率存在很大上升空间。数据显示2004年9月份的通货膨胀为5.2%,而调整后的一年存款利率不过2.25%。所以未来的一段时间,利率水平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另外美元近期连续几次加息,表明美元已正式进入加息周期。从人民币与美元的互动关系来看,调息以后,人民币利率进入一个加息周期也是必然趋势。一般认为,加息对资产价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不可观测成分模型及贝叶斯方法对中国的潜在GDP和产出缺口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产出缺口能较为精确地反映中国经济所面临重要事件的冲击效应以及经济周期的变化信息;外部突发因素和经济政策是导致中国产出缺口波动和经济周期形成的双重主导力量;中国面临潜在GDP增长率逐步下行和实际GDP更趋向低于潜在GDP的双重压力。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通过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适度降低对外依赖,是维持中国经济在一个适度潜在增长率以及产出缺口波动相对较平稳状态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并运用“Kalman滤波”方法估计1979-2004年间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然后根据这些结果检验了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的影响、决定产出缺口大小的影响因素等,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对我国2005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框架,在考虑利率滞后项和预期项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构建中国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采用199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事后调节和事前引导的实际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主要受经济主体通货膨胀预期和产出缺口的影响;利率变化在短期内并不改变通货膨胀的变化方向,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步显现;预期实际利率对当期物价波动有着正向引导作用,并且在子样本的稳健性分析中证实这种关系有加强趋势.这些实证检验结果对我国调控物价水平及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潜在增长率是在潜在产出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概念,指经济处在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增长率。潜在产出是指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条件下,在不引发加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可持续的最高产出。潜在增长率可视为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水平和  相似文献   

6.
加息历程2004年10月29日前:5年以下(含5年)4.77%,5年以上5.04%。2004年10月29日至2005年3月16日:5年以下(含5年)4.95%,5年以上5.31 05年3月17日起:5年以下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5.85%的0.9倍,5.265%,5年以上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6.12%的0.9倍,5.51%。即加息原因记得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理论框架,应用HP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并通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固定值,也就是说我国存在着传统型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通货膨胀率、储蓄存款、消费对存款实际利率长期影响的AR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四大现象: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巨大差别;通货膨胀率是影响实际利率的最重要因素;储蓄存款和实际利率存在异象;消费膨胀促进加息。建议制定利率水平应更加及时,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用利率工具来抑制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目前我国通胀有其合理性,还不能认定为严重通货膨胀;短期内还有加息空间。他表示,解决结构性价格上涨的问题,加息不是最佳选择。王小广表示,我国通胀目前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有其合理性。农产品、粮食、猪肉等价格过去长期偏低,加上短期缺口很  相似文献   

10.
国际     
《山东企业管理》2014,(3):19-19
美联储暗示明年或加息 3月19日,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暗示,量化宽松政策有可能在今年秋季完全结束,且指出联储可能在哑结束后约6个月(即2015年春季)加息,这早于市场此前预计的明年中期。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的剩余产能有所下降,需要将加息时点提前,以保证通货膨胀率不会超过296的政策目标水平。美联储官员同时预计,利率将在2015年底前升至1%的水平。跳水,纽约金价也大幅下挫。  相似文献   

11.
金融事件一:加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5年3月17日起,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以5年期以上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其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6.12%的0.9倍(即5.51%),比现行优惠利率5.31%高0.20个百分点。此外,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城市或地区,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可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此前,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曾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次加息,持续加息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我国居民储户的负利率状况,其本意是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发展。但是由于股市与利率天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息不可避免的对股市造成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和实证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加息的背景和对股市的作用机制,得出结论是利率调整对股市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证明在面对部门非对称冲击时通过差异利率的调整将有效降低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程度。将四类货币政策规则分别引入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相对无差异利率政策,差异利率政策下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受冲击影响而发生波动的方差和区间都更小;当通过央行损失函数对各类货币政策规则进行考察时,除非央行对通货膨胀过度关注,带有常数货币政策规则的差异利率政策所导致的央行效用损失都是最小的,从而也是理论上最优的结构性货币政策规则。  相似文献   

14.
财经速览     
《房地产导刊》2007,(18):11-13
8月 CPI 再创新高年内或再次加息"我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感到担忧。"9月1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如是说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8月份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为今年月度最高涨幅,远超过此前5.9%的市场平均预期。9月7日,周小川表示央行正密切关注实际贷款利率为负的问题,并希望看到实际利率转为正值。不过他亦补充道,  相似文献   

15.
<正>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提高了存贷款利率水平,增设了利率档次,采取了贷款加息优惠措施,利率的杠杆作用有所加强。但是,至今实行的仍是刚性利率,即由中央银行统一管理存贷款利率,各专业银行按规定执行。这造成不少弊端,削弱了利率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去年年底,央行突如其来的加息措施,给原本就热闹的房地产市场又添了不少热闹。刚刚公布的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了3.9%,水平是央行调整利率水平的首要考虑,央行有关领导曾一再强调,如果CPI高于贷款利率,央行将考虑加CPI息。2005年,央行会否再度加息、宏观调控的走势,更是成为近期业界最热门的话题。本期《楼市》对话栏目请来两位嘉宾,对新年的宏观调控进行讨论,以期对引导市场预期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陈淮撰文认为 ,我国年内升息的可能性已经潜在。主要理由是 :一、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持续升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5月 16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 (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 )和贴现率各提高 0 .5个百分点 ,分别升至 6.5%和6%。这是美联储去年 6月以来第 6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 ,这一利率已达到近 9年来的最高水平。 6月 8日欧洲中央银行将其主导利率提高 0 .5个百分点 ,即从 3.75%提高到4 .2 5% ,这是欧洲央行今年以来第 4次提高利率。在这种大背景下 ,为防止出现外汇外流 ,我国央行从 5月 …  相似文献   

18.
近期,随着一些主要经济体相继提高利率,持续约3年的国际低利率时期走向结束,全球货币政策总体上从放松转向收紧,这将给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加息的动因和趋势美国:今年以来,美联储已三次提高利率。6月30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调高0.25个百分点至1.25%,这是美联储4年来首次提高利率。8月10日,美联储再次加息0.25个百分点,联邦基金利率调高至1.5%。9月21日,联邦基金利率调高至1.75%。当前美联储调整利率的最主要动机:一是认为利率过低,二是希望抑制不断抬头的通胀。这两点都支持美联储进一步的升息举…  相似文献   

19.
奥肯定律是以其发明人的名字命名,阿瑟奥肯曾在1968-1969年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他根据美国的经验数据发现,失业率每高出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真实GDP增长率将低于潜在GDP增长率3个百分点。奥肯把失业率作为一个变量,代表由于资源闲置而对产出额产生的影响。他将求出的失业率对自然失业率的偏差导致产出量的损失再加上已达到的实际产出额,便是潜在产出额,反过来,奥肯定律反映了失业率给GDP造成的损失。这条著名定律描述了真实GDP与失业率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今宏观经济学的著名经验定律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如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9.5%左右,货币供应量控制在2000э2008年均增长17%左右的水平,那么,实际经济增长率仍将低于潜在增长率,货币供给不会对价格总水平上涨产生很大压力。一、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相对温和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经济存在负产出缺口(潜在经济增长与实际经济增长之差)的情况下,货币增长初期可能更多地引起产出增长而不是引起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