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董原 《商场现代化》2012,(18):117-118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机制,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是目前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两种最主要的方式。本文以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的昆明制药为案例,以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以下内容:1.昆明制药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分析和评价;2.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与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异同点。通过这两方面的分析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政策以及选择股权激励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股权激励的发展,如何选择合理的股权激励模式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实施的几种股权激励模式,针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几个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股权激励的常见模式,主要有延期支付计划、期股、虚拟股票、员工持股计划、对下属公司股权激励计划、MBO、高管持有发起人股份或非流通股等模式.由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成本与公司效益有密切联系,因此选择股权激励模式时需要基于上市公司类型和发展阶段,根据股权激励模式成本,选择具有操作上的可行的并且比较能发挥激励作用的股权激励模式,以使得股权激励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股权激励的常见模式,主要有延期支付计划、期股、虚拟股票、员工持股计划、对下属公司股权激励计划、MBO、高管持有发起人股份或非流通股等模式。由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成本与公司效益有密切联系,因此选择股权激励模式时需要基于上市公司类型和发展阶段,根据股权激励模式成本,选择具有操作上的可行的并且比较能发挥激励作用的股权激励模式,以使得股权激励效应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江燕平 《现代商业》2023,(9):119-123
本文结合我国市场状况,围绕股权激励及其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三个假设。通过分析2010—2019年间的上市公司数据,将总资产利润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激励股数占总股本比例,股权激励模式等作为解释变量;资产负债率等作为控制变量,构建模型,研究表明,实行股权激励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且企业绩效提升程度与股权激励强度成正比;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相比,前者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更显著;成长性不同情况下,股权激励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对实现管理者长期激励、增强公司发展动力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股权激励已经被众多上市公司采用,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受到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青睐.本文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切入点,比较分析这两种激励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并提出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选择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郎越时 《浙商》2007,(6):86-87
股票期权模式是国际上一种最为经典、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股份期权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股票期权改造模式。除此以外,国际上通行的股权激励方式还有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持股、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延期支付计划、限制性股票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三种股权激励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采在2008年至2014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各种股权激励方式对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的影响。并分别对实施股票期权的样本和实施限制性股票的样本分开分析。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且存在一定的区间性。在某一区间内,企业绩效随着股权激励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而在另一区间,企业绩效随着股权激励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两市正式实施高管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计划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回归模型分析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度与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正相关.股权激励程度的增加会诱使经理人增大盈余管理的程度,但随着经理人激励程度越来越高,管理层因股权激励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会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
股权激励使得公司高管获得了公司代理人和股东的双重角色,使高管的利益和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以我国2012年公布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一年与实施后一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探讨股权激励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以及不同股权激励模式下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可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效果优于限制性股票模式。  相似文献   

11.
叶映红 《价格月刊》2009,(7):85-86,94
股权激励曾经被视为高级人才的"金手铐",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方式主要有期权、股票和股票增值权三种.熊市下曾经风靡一时的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大面积失效,凸显了股权激励计划尤其是股票期权计划的缺陷,对企业和受激励者本身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时,不但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还要注意选择激励方案的出台时机.  相似文献   

12.
黄蕾 《消费导刊》2013,(9):69-70
股权激励是上市公司对高管激励的主要方式,对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上市公司有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业绩股票等股权激励方式可以选择,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完善资本市场、健全经理人选拔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选择躺的股权激励方式才能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两种激励方式从权利义务、估值、会计、税收等多角度进行剖析,并对最近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发现,公司偏好选择股票期权,两种激励方式的主要行业选择没有差异,但股票期权的行业分布较为广泛。运用事件研究法比较两种激励信号的证券市场反应后,发现证券市场对限制性股票的股价公告效应并不明显,而股票期权的公告效应十分显著。本文认为应该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法规,部分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提倡自主创新的背景下,股权激励被视为调动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而我国上市公司已于2005年开始了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对已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年份、激励方式、股票来源以及与业绩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自主创新背景下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股票来源、激励方式可多样化,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相关的政策法规等。  相似文献   

16.
国内企业的股权激励模式大多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为主。就激励效果而言,根据以往数据来看股票期权模式的实施效果要优于限制性股票模式。本文依据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最新上市公司数据,通过stata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采用限制性股票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模式,其优越性仍略高于限制性股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股权激励这种既能有效缓解委托代理矛盾又能对管理层进行长期激励的管理方式不断被我国企业吸收借鉴。股权激励方式是影响股权激励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股权激励方式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企业在选择不同激励方式时要充分依据自身企业特点,实现良好股权激励方案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所采用的各种模式,着重分析了在证监会制订颁布了相应管理办法之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所采用的两种模式,其各自的特点和方案设计难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碰到经营者片面追求股票上涨收益、绩效考评体系不健全、拉大管理层和员工收入差距和证券市场监管不严等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采用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等多种形式、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全民股权激励和加强信息监管和社会监督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与代理理论的整合视角,选取2006—2018年首次公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年龄、教育背景和任期指标来表征管理层人口特性,研究了管理团队人口特征、股权结构与股权激励契约设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团队人口特征显著影响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年龄大、教育水平低、任期短的管理层更可能被授予股票期权,年龄轻、教育水平高、任期长的管理层更可能被授予限制性股票。研究还发现,股权结构对管理团队人口特征与股权激励契约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高股权集中度和非国有控股能够强化管理层年龄、教育水平、任期与股权激励契约模式选择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在高股权集中度和非国有控股的公司,管理层年龄越大、教育水平越低、任期越短,选择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模式的可能性更大。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如何基于管理层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偏好和委托代理关系中职位的偏好,设计最优股权激励契约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