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辉 《农业经济》2022,(5):15-16
创建辽东绿色经济区是十四五时期辽宁省打造“一圈一带两区”的关键一环。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丹东市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区农业资源禀赋突出和产业发展基础扎实的优势,把绿色农业发展成示范、标杆型产业。丹东市推进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中面临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融合不紧密、品牌效益产出不强、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等短板,影响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因此,从“绿色转型、集聚循环、质量安全、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区绿色农业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2.
王惠泽 《山西农经》2024,(4):132-134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绿色转型。针对现阶段农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的主体产业优势不足,产业链不完善、农业资源投入少,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理念不足,缺乏创新动能的困境,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明确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通过集中培育主体产业,扩大发展优势、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树立绿色理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向绿色方向转型,推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长白山林区野生山核桃资源优势和有待开发的现状,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加速长白山林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能为大量林区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长白山林区经济的发展。天然林全面停伐后,长白山国有林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发展山核桃产业,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符合生态建设要求、市场前景广阔的可持续绿色转型产业。  相似文献   

4.
何静  余坤  古敏  晏黎 《山西农经》2023,(6):150-155
农业绿色发展是我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农业产业绿色转型是农业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探讨了内江市威远县无花果产业绿色转型现状,提出了无花果产业绿色转型的路径,从去污、提质和增效3个方面提出对农业产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绿色转型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绿色经济,学科属于环境经济学,但同时具有生态经济属性,拥有可持续经济的本质特征,而绿色产业就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山西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论文从绿色经济与绿色产业的概念解析入手,深入分析山西省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从而发掘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山西省今后践行绿色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养殖废水对水质的污染,节约水资源,渔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新形势下,发展现代渔业、实现渔民持续增收、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对渔业转型升级有着深远的意义。作为基层渔业技术推广站,必须思考如何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围绕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保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柴达木地区生态现状及区位影响、生态治理和绿色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存在资源匮乏、土地沙化面积多、治理允度大、绿色产业起步晚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柴达木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和绿色发展对策建议,对今后柴达木地区生态治理及实现绿色产业转型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辽宁省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以二重理性理论为研究框架,构建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理论模型,运用Order-Probit模型分析影响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因素。研究发现,工具理性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抑制作用,而价值理性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促进作用,二重理性的冲突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产生削弱作用。受教育程度、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种植劳动力比例和种植收入比例对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水稻种植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粮食流通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转方式、调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新形势、新任务。以辽宁省粮食集团为例,推进辽宁粮食电商贸易与物流服务进行深入研究,以加快"互联网+粮食电商"平台建设,打造粮油网络经济为突破口,推进与高校合作,实现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需要,探索产学研"双向联合体"模式,与沈阳师范大学联合实施"东北粮食现货电商交易及物流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有效解决辽宁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问题,对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将为银行业利用金融杠杆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造就广阔的发展空间随"多彩贵州"、"中国宜居城市——爽爽的贵阳"等城市名片的集聚效应,贵州生态大省的美誉蜚声海内外。贵州银行业如何配合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GDP,实现信贷资金的绿色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贵州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绿色信贷占比逐年提高。近年来,贵州银行业在支持发展绿色产业和控制"两高一剩"及落后产能信贷投放上做了大量工作,对"两高一剩"项目信贷投放渐离态势明显。对绿色金融的标准认知尚不统一。自绿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产业全新发展环境下,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现了农业科研力量与先进技术、绿色粮食生产和营销的全面融合,为绿色粮食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基于此,本文以"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绿色粮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绿色粮食产业发展的意义,并从完善产业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创新产销模式等角度,探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绿色粮食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需求和消费习惯供需矛盾的演变,作为消费行业的旅游业的发展由单个景点发展到旅游线路竞争,再到城市竞争,现已转向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与竞争。渝东北"金三角"区域旅游产业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共建共享区域旅游资源、实现区域内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但也存在诸多困境。文章基于对"金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资源禀赋的分析,提出通过贯彻全域旅游思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四个"一体化"、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与路径,助力渝东北"金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旅游的聚合、竞合与融合,实现"金三角"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拉动地方经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当前绿色食品产业面临的问题。对"互联网+"背景下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推动"互联网+"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绿化必须依靠产业转型,同时通过产业转型的路径和方式实现产业绿化。以韶关市为例,分析通过绿色就业来促进产业转型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依据DPSIR原理,从产业动力、产业生态、产业转型、产业效益构建分析框架,基于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PVAR模型,分析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按“缓慢爬升—波动稳定—向前快速提升”过程演变;驱动力和状态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程度最大;压力和状态的变化主要依赖于驱动力和影响的冲击作用,状态和驱动力是影响的变化主要来源;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四川广元森林覆盖率达56.18%,具有生产优质农产品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绿水青山"如何转变成"金山银山"?面对转型考题,广元围绕创建全省特色农业强市的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带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更是脱贫攻坚的倍增器。"在广元市委书记王菲看来,广元生态资源富集,大山大水大森林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辽宁省为例,通过评价其旅游业发展水平,动态分析其旅游业驱动力,试图探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转型问题。[方法]利用旅游收入、旅游规模及旅游产业构建评价指标,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指标确权,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及面板数据,对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时空差异实证分析。[结果]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整体较高,2012~2014年受新型城镇化带动作用较强,优化趋势显著,大连及沈阳为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区,铁岭与锦州为旅游业发展优化趋势高值区;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特征由研究基期的以"大连、沈阳"为旅游发展高水平集聚区逐步强化为研究末期的"大连、沈阳、铁岭及锦州",核心城市沈阳及大连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铁岭、锦州、营口及本溪旅游业发展水平进步巨大;影响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力因素为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该指标在众多指标中所占权重值最大。[结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城镇化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推进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助于推动安徽企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助于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发展,促进安徽经济的奋力崛起。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角,分析了当前在推进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创新实力不强、协调发展不够、绿色转型不力、开放水平不高、共享范围不广。为此,应当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创新发展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协调发展完善市场体制机制,以绿色发展提升产业生态效益,以开放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实力,以共享发展分享产业经营收益。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闵行区按照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产业融合提升"的工作思路,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深入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一、现状及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闵行区共有"104区块"12个,用地面积45.15平方公里。产业园区11个,主要用地分布在"104区块",其中国家级园区3个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内涵与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系列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问题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文献梳理的视角,界定农业绿色发展的概念,阐述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原则,为我国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指导和借鉴。[结果](1)农业绿色发展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资源利用节约高效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保育为根本要求,以环境友好为内在属性,以绿色产品供给有力为重要目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模式;(2)农业绿色发展的范畴涵盖农业布局的绿色化、农业资源利用的绿色化、农业生产手段的绿色化、农业产业链接的绿色化、农产品供给的绿色化、农产品消费的绿色化等"六化"共进;(3)农业绿色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闭合、绿色主导,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四大原则。[结论]农业绿色发展是在对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和对未来农业发展方向进行预判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