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即把授信企业分成三六九等进行评级,并根据资信评级的结果对企业进行授信,从而决定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问题.银行内部的资信评级,虽然可以使银行信贷风险大大降低,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也逐步呈现出了难以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引进外部评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杨向东 《华南金融电脑》2004,12(7):40-42,50
一、评级系统建设的背景。客户信用评级,也称内部评级,是银行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水平,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把握授信风险,从源头上提高授信资产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信用风险估值的内部评级法(The Internal Rating—Based Approach,下简称IRB)的推出。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行新一代客户信用评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评级系统建立的背景客户信用评级,也称内部评级,是银行准确评估借款人的资信水平,测算借款人的违约概率,把握授信风险,从源头上提高授信资产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信用风险进行估值的内部评级法(IRB,InternalRating-BasedAp-proach)的推出。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适应新的监管要求的必然趋势。巴塞尔新协议代表了新的监管趋势和要求,只有适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银行才能在日趋国际化、多元化的市场中获得生存与发展。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是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新资本协议对于银行风…  相似文献   

4.
覃发艳 《时代金融》2009,(1X):52-54
对湖北宜昌市银行机构小企业评级授信的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建立独立的小企业评级授信体系,但评级标准、评级结果差异较大,对小企业评级和授信面很窄。建议加强银行对小企业评级授信工作的指引,进一步优化小企业评级标准,加强对小企业评级授信辅导,对高信用级别小企业放宽授信条件,切实发挥评级授信对缓解小企业融资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银监会出台的<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银行应建立和完善小企业客户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对中小企业客户开展评级授信也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农信社与客户的关系,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同时也有助于防范操作风险发生.以往总是依靠个人经验判断的传统做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级授信体系,从整体上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县域金融机构要创新支持涉农企业的评级、授信模式,避免一刀切,适当降低对企业的信贷准入门槛,将企业纳入年度信用培植重点,提高企业申请银行评级授信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2014,(12)
正近年来,部分地区信用风险释放有加快态势,这与前些年信贷大规模集中投放有关,与一些企业盲目乐观、过度投资有关,与银行业信贷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有关。从微观层面看,与部分企业高财务杠杠有关。在一些地区,企业过度融资、银行过度授信,授信安排中过度依赖担保等问题相互交织,使得信用风险问题更加复杂。从银行自身来看,各家银行都基于自身的内部评级模型对企业评级授信、确定"合理"授信总量。但多家银行的授信  相似文献   

8.
金明  程华南 《金融纵横》2005,(12):29-31
据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调查,目前.除部分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外,省内各家商业银行都使用其总行统一开发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对贷款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并把内部评级结果作为授信业务授权管理、客户准人和退出管理、授信审批决策、授信定价和授信资产风险分类的重要依据:对外部评级结果基本不用,主动委托外部评级机构对其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则更为鲜见。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满的临近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9.
信用评级市场是现代金融不断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状况已成为一个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企业信用评级的结果决定着企业能否得到银行的信贷授信,评级结果的准确性也与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0.
1.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规范授信资产业务操作。(1)加强贷前管理。建立客户信息系统,对客户授信评级。为保证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全面而快捷地了解、掌握客户的信息,及时分析信息,科学得出结论,银行必须建立有效的客户信息系统(包括企业和企业法人的信息,避免通过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有银行就开始尝试建立“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明确”的授信管理体制,后来又逐步引进了客户信用评级体系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本文对我国当前银行授信工作开展的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思路。一、授信的定义和作用(一)授信的定义。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括贷款、贸易融资(如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贴现、承兑、信用证、保函,担保等表内外信用发放形式的本外币统一综合授信。最高综合授信额度是指银行在对单一法…  相似文献   

12.
一、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中国银行业授信资产在总资产中仍占主导地位,风险资本占用在银行资本占用的比重超过了三分之二,有效管理信用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心。通过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建立含有客户和债项二维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对提升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抵押担保能力不足、银行贷前及贷后管理成本高.但究其深层次根源,则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难以对中小微企业的违约率进行可靠测算,从而难以估量这部分授信的资本占用,加大了银行自身资本充足率管理的难度.本文利用银行较易获取的企业交易信息(发票信息)、信用评级、信贷记录等有限信息,通过构建Logistic回归的违约率测算模型,测算出不同信用水平下中小微企业的预期违约率.在此基础上,以银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银行最优信贷策略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以此模型指导银行对潜在中小微企业客户开展授信活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培育借款企业外部评级市场,促进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工作,但由于欠发达地区受各信用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信用评级基本情况 甘谷县作为国贫县,工业企业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2012年全县工业企业4000多个,完成工业总产值18.89亿元,同比增长18.5%.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县域工业企业信用评级主要来自银行内部评级和政府监管部门评级,基本没有涉及信用中介机构外部评级.一是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已具一定基础,但差异较大.目前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已形成较为规范的内部评级体制和流程,评级对象为所有正在使用或申请使用银行授信的企业,每年只在4-6月份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但有的商业银行只对企业申请贷款时才进行评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深入,引进西方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理念,信贷管理制度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客户信用评级、客户授信、贷款五级风险分类等无疑是为信贷经营管理人员提供了可行性较强的操作规范体系,对信贷经营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固有的国有银行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台湾征信业监管及对内地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台湾征信组织体系构成   我国台湾征信业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由民间专业征信、银行内部征信、银行间联合征信、企业内部征信及银行对授信企业信用评级和专业信用评级组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组织体系.   ……  相似文献   

17.
授信管理与客户信用上限管理的关系 客户信用上限管理是控制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客户信用上限管理是银行对客户生产经营状况、趋势及信用状况设定的信用风险控制的最高警戒线的管理方式,是对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风险度等量化监控的补充和完善,目的是控制单个客户过量融资,防范和控制授信风险。客户信用上限管理设定的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的最高警戒线可称之为最高信用限额,这个最高信用限额仅供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人员掌握,是银行内部的商业机密,不能擅自对外泄漏。  相似文献   

18.
为防范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实现信贷资源有效配置,2003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应遵循适度原则,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风险大小和自身风险承担能力,合理确定对集团客户的总体授信额度,防止过度集中风险”。《指引》明确将“一家商业银行对单一集团客户授信控制总额超过商业银行资本余额15%以上”的情形规定为“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情形。根据《指引》精神,各商业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最高信用额度风险控制标准。而以集团净资产为基数,以信用等级为调节系数的最高额度风险控制,成为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控制的主要措施(方法),即集团客户授信风险限额(最高授信额度)=集团净资产×集团信用评级调节系数。该指标将集团客户授信最高额度与集团自有资金盈利能力和信用评级状况相结合,首次对集团客户授信总量进行了量化控制,在防范集团客户授信信用风险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随着集团客户交叉持股、偏离主营业务的大规模兼并扩张,以及盲目涉足境内外期货等现象的普遍出现,商业银行信用授信的风险日益多样化。现有的以净资产和信用评级为主要指标的风险限额控制模型的局限也就日益显露出来,从而对集团客户授信最高风险限额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一、防范化解授信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授信是指银行向客户(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法入、自然人)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客户需按约定期限和利率还本付息),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的信用向第三方作出保证的行为.它既是银行主要的营销活动之一,又是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授信让渡的一是资金二是信用,据此授信又分为实有授信和或有授信.无论是实有授信还是或有授信都促成了客户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目的.由于实有授信有可能造成资金风险,或有授信也可能转化为实有授信并进而可能造成资金风险(比如票据承兑中造成银行垫款),所以银行往往会采取必要的防范、化解授信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的措施,以减少风险或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防范与化解大额客户授信风险是当前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但近年来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营销中,大额客户贷款授信与投放“扎堆”、“垒大户”现象普遍,贷款授信过度集中引发的信贷资金风险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本文从企业客户方面、银行授信管理及社会信用三个方面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大额授信风险的形成原因,提出国有商业银行要广泛开展大额客户授信风险调查分析;做好风险排查工作,加强信贷资金用途管理,防止贷款被挪用;积极推广银团贷款,强化大额客户授信统一管理;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等防范授信风险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