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概况的基础上,以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乡村旅游为例,分析了制约九资河镇乡村旅游的障碍——机制体制不健全,以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利益分配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机制并且对发展模型进行了构想,以期能够促进九资河镇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包括:接待设施供求错位,旅游产品单一且文化含量不高,营销观念及手段落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遭遇瓶颈,重乡村旅游经济收益轻乡村旅游文化及环境消极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接待设施的先进性;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产品;转变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手段;政府积极引导,建立社区参与旅游业的长效利益分配机制;重视方面影响,做好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笪玲  张述林 《改革与战略》2009,25(6):128-131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策略应该依据地区特点不同而有所差异。文章通过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探究,选取都市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近郊乡村的璧山县为例,运用PRS模型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类区域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和提供旅游活动的社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缺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各类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研究根据甘肃不同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参与的建议模式,试图为西部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和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增建  王金叶 《乡镇经济》2009,25(5):109-11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是一种强调由当地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发展模式,它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参与,其关键是通过内部整合力量、社区动员、当地旅游资源和社会团体潜能开发、乡村特有文化保护、政府职能转变等,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完成社区组织建立和组织创新、构建内外各利益群体协调平台、增强个人和组织的权力、重构符合时代发展的乡村文化、建立利益相关者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创新政府参与形式等等,最终形成由当地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地方综合发展能力提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社区及居民作为人文景观是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贺州在建桂台客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有效参与。前期的旅游开发中,存在政府和企业对社区参与认识不足、利益分配不均、社区间和社区内部"明争暗斗"等问题,已经影响到旅游活动的开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桂台两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旅游发展,加速示范区的建设,政府、企业和社区要共同努力,完善建设社区参与机制和利益公平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7.
何方永 《特区经济》2009,(7):141-143
以成都三圣乡研究对象,对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感知与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三圣乡红砂村乡村旅游地的居民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性对于乡村旅游的重要性。但是居民对乡村性的认知强烈表现出功利思想,对于自身在乡村性维持中的作用认知明显不够。研究认为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为当地居民带来利益是保持乡村旅游乡村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区参与是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参与的目的就要实现社区赋权。文章在对喀斯特乡村旅游及其社区参与、社区及社区参与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喀斯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关键是要从经济、政治、心理和社会四个纬度上实现对喀斯特社区的赋权。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需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集约利用乡村各种资源,采用生态化的开发模式,结合当地的农业和特有的民俗文化开发系列化旅游产品,借助现有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避开生态敏感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政府、企业、社区等利益相关者需要以多种模式进行密切合作,设计合理的社区参与方案,才能促进当地旅游业和社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区域合作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区域合作发展乡村旅游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在区域合作框架下,乡村旅游涉及许多要素和多个利益主体,构成一个复杂系统。乡村旅游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要由政府、社区和企业三方面组成,他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尤其需要在区域整体基础上,建立面向游客需求的产品开发机制,以及全面参与的营销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11.
社区参与是指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发展,并通过参与来享受经济、社会等各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成为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以甘肃省玛曲县社区参与情况为例,对社区发展的相关利益群体进行分析,提出玛曲县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并建立社区发展保障机制,力图为玛曲县旅游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社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人民物质水平得以显著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其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强化,而这其中旅游成为大众首选项目,能够陶冶大众的情操。乡村民宿旅游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方式,然而却在利益分享方面显现出弊端,在这方面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构建乡村民宿旅游的社区参与和利益分享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旅游紧扣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充分调动各类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以解决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结构性、制度性、利益分配和城乡二元制度等诸多问题,对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主体的组织重构、乡村治理格局的优化、治理关系的整合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旅游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维度进行探究,阐明旅游参与实现多维“乡村性”价值回归的“三风”治理模式,并构建旅游影响下乡村“高质量空间生产”框架;以此为理论框架对共同富裕的赋能过程进行解构,并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黄龙岘村为例,对旅游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过程进行演绎。乡村“高质量空间生产”的机制解构与案例分析,表明旅游参与乡村治理模式更应注重乡村生态宜居的长效发展,突出乡村经济振兴与文化振兴相统一,并发挥乡村资源利用与人才利用的双重效应,提供一个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参与是社区及其居民发展旅游业的需要,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的需要。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是:提高居民参与度;对居民进行相关旅游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建立有效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5.
旅游企业是乡村旅游创新的主体。但整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企业规模较小,创新资源相对不足,乡村旅游企业难以完全凭借个体力量实现创新,而是需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互动和合作,获取必要的创新资源,构建可持续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尝试分析外部关键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旅游供应商、竞争企业、旅游消费者和当地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企业创新的影响,以期在理论层面丰富乡村旅游企业创新的研究内容,并在实践层面对我国乡村旅游企业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尝试对傣族园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为解决旅游区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提供借鉴。依据共生理论,在全面分析傣族园共生冲突和目前的共生模式基础上,提出对称互惠一体化模式为利益相关者理想的共生模式,然后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和利益保障三方面来构建利益相关者的共生机制以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7.
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周边涉及半农半牧的12个藏族村庄,景区与周围村民的生活和劳作息息相关。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社区与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冲突不断凸显。所以,景区周边社区科学合理参与旅游开发已成为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以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社区为核心主体进行研究,分析社区与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提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旅游企业及社区居民共同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社区参与机制及其保障机制,以期更好更快地突破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文章以在中国知网平台检索到的2012~2017年五年来"乡村旅游"为题的核心期刊文献为综述对象,对其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并对乡村旅游的热点问题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社区参与、转型升级等进行分析和综述,最后指出我国的乡村旅游研究趋势。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后续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本文在社区参与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基础上,以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为案例,结合社区现状,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社区参与实现途径、实践困境与必要性,研究政府、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及外来投资商等相关利益主体间相互关系,构建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模式,强调以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社区利益,对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德刚  田芸 《山东经济》2010,26(1):131-135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农业、乡村社区与旅游业交叉渗透的新业态旅游方式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但其深化发展受到了土地制度的制约,体现出农村土地使用的分散性与旅游经营的集中性要求的矛盾。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关于土地流转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通过在指导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实践的三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理论探讨,试图总结出对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流转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