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2.
段银弟 《金融研究》2003,(11):89-94
本文运用西方制度经济学的“成本—效益”理论,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利益主体及其效用函数,揭示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轨迹是政府效用函数与政治银行家的个人效用函数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质。  相似文献   

3.
当今,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假设已经很难解释资本市场异化现象.将行为金融学纳入其中,从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几方面因素出发,投资决策的非稳健性,从而影响资产定价.最后,为稳定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出一些建议.因此,研究次问题对解释金融资产异化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行为金融理论研究在资产定价领域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为金融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的理论前沿热点之一。行为金融理论分为期望理论、过度和不足反应理论、噪声交易理论和固锚理论四个理论分支。该理论认为,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今,传统的资产定价理论假设已经很难解释资本市场异化现象。将行为金融学纳入其中,从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几方面因素出发,投资决策的非稳健性,从而影响资产定价。最后,为稳定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提出一些建议。因此,研究次问题对解释金融资产异化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现代金融理论以投资者理性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将证券资产定价转化为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关系,实现证券资产的间接定价。行为金融理论以心理学对人的决策过程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重新审视证券资产定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但这些理论模型间缺乏内在一致的分析框架,尚未突破现代金融理论的分析范式。  相似文献   

8.
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者行为个性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中国金融》2006,(5):63-64
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行为金融理论是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分析的研究成果,包括主要理论基础和投资行为模型。  相似文献   

9.
赵华 《济南金融》2007,(3):16-19
从随机游走、行为金融到混沌,从现代资产定价理论、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到异质信念资产定价理论,三种学说和三种定价理论同时存在于当今资本市场的研究中,它们分别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解释了资产价格的波动。本文的研究理清了三种重要定价理论之间的关系:理性与有限理性,线性与非线性,价格波动的外在机制与内在机制,为人们进一步研究资产定价理论提供了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金融已经不能完全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进而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行为金融,该理论融合多个学科,充分考虑了人的心理因素,从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经济现象。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受到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从行为金融角度,以股票市场投资者为对象,研究投资者行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